-
云南漾濞發生6.4級地震 地震致30人死傷
5月21日,云南省大理州漾濞縣發生6 4級地震后,大理州迅速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各項救援工作正有序進行。據介紹,受災地區存在災害程度深、救
2021-05-23 10:46:36 -
科學施工攻克技術難關 世界最大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正式下閘蓄水
灤河東去水流急,山巒疊嶂峰嶺多,在距離北京180公里的河北豐寧滿族自治縣內,山水間掩映著一座世界裝機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河北豐
2021-05-21 17:03:07 -
變臉活動星系核研究刷新多項認知 有助于理解核中心物理結構
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該臺研究人員通過寬發射線反響映射觀測,在變臉活動星系核研究中獲進展。天文學權威期刊《天體物理學
2021-05-21 14:22:22 -
互聯網平臺募集善款逐年增高 “數字化”成公益發展新引擎
互聯網年度募捐人次破百億,數字化時代該如何助力公益發展。5月20日,2021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在重慶開幕,圍繞公益數字化等一系列話題進行
2021-05-21 14:18:03 -
生物多樣性走進“覺醒年代” 多重因素推動公眾保護意識提高
自然界正在受到威脅。一些關于地球生物多樣性的報告稱,有100萬種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人為原因導致了83%的野生哺乳動物和一半的植物消失。
2021-05-21 09:08:54 -
英科學家研制出機器拇指 人腦可控制“第三根拇指”執行復雜任務
據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網站19日報道,該校科學家研制出了一種機器拇指——第三根拇指,并讓受試對象使用這個機器拇指。結果發現,受試者
2021-05-21 08:29:53 -
FAST新發現201顆脈沖星 為我國探索外太空做出巨大貢獻
中國天眼FAST自2016年9月落成啟用以來,為我國探索外太空做出了巨大貢獻。5月20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今日國家天文臺研究團隊正式發布了FAST
2021-05-20 15:40:29 -
強降水后農民朋友普遍有冷感 有感低溫對早稻生長發育有何影響?
5月中旬在持續多日較強降水與較高氣溫之后,16日以來,農民朋友普遍有冷感,這對早稻生長發育有何影響?5月19日,記者采訪了湖北農業氣象專
2021-05-20 14:37:18 -
“獨家漿料”+低溫冷鑄 解決收縮坍塌與隨機裂紋難題
想象一下,如果握在手里的甜筒冰激凌化了,而甜筒殼底部恰好破了個洞,任由冰激凌往下滴,會滴出怎樣的圖景?近期,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
2021-05-20 13:58:28 -
調控電子分布轉變氧化物界面超導屬性 加點電壓這種超導體變身絕緣體
鋁酸鑭和鉭酸鉀原本是兩種絕緣體,但組合在一起,界面就能導電甚至出現超導現象——今年2月才在《科學》雜志正式亮相的這一發現,勾起了科
2021-05-20 09:06:40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D星 該星將推動海洋強國建設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5月19日12時03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D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
2021-05-19 14:18:24 -
暴雨雷電大風齊現身 氣象臺發布防御指南做好農田排澇
中央氣象臺5月19日06時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如果外出的朋友,還是要注意了。預計,5月19日08時至20日08時,貴州東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
2021-05-19 11:26:47 -
數據研究表明世界上約有500億只鳥 家麻雀有16億只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撰文稱,他們基于公民科學觀察和詳細算法,估計了包括鴯鹋和企鵝等不會
2021-05-19 09:46:46 -
科學家破解特殊DNA合成機制 可在新材料、信息存儲等領域實現應用
近日,天津大學張雁教授聯合上海科技大學趙素文教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趙慧敏(音譯)教授等,解析了一種特殊DNA的合成機制,并發現了這種特
2021-05-19 09:08:09 -
天問一號著陸火星 中國火星探測的首選地為何花落烏托邦平原?
無數次的深情凝視,只為心無旁騖地投向你的懷抱。5月15日,在環繞火星飛行探測了3個多月后,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終于穩穩地落在火星烏托邦平
2021-05-18 14:37:49 -
蘇州、武漢相繼發生龍卷風災害 左扭右晃走位奇特的龍卷風如何形成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近日,蘇州、武漢兩地相繼發生龍卷風災害,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5月14日19時前后,蘇
2021-05-18 14:30:57 -
中國成功實現火星著陸 天問一號著陸后環繞器去哪了?
2021年5月15日,中國成功實現火星著陸,實現這一壯舉的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鮮為人知的是,天問一號探測器包括環繞器和
2021-05-18 14:28:38 -
氣候變化或危及全球三分之一糧食產量 發展中國家將遭受更沉重打擊
眾所周知,氣候變化會對農業和畜牧業產生負面影響,但關于地球上哪些地區會受到影響,或者最大風險可能是什么,人們幾乎沒有科學認知。芬蘭
2021-05-18 09:00:13 -
暴雨極端天氣頻發 新疆冬小麥單產恐受損
玉米本周,大興安嶺、黑河一帶降水量預計超過30mm,部分時段可能出現降雪;吉林、遼寧以及內蒙古中東部天氣偏干燥,但整體墑情尚可。總體天
2021-05-18 08:26:15 -
“拉索”“看”到了最高能量光子 分別來自天鵝座和蟹狀星云
超高能光子的加速度究竟是誰給的?5月17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新聞發布會獲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
2021-05-17 14:09:42 -
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75.9% 經濟運行穩中加固
5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2021年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
2021-05-17 14:06:50 -
停泊軌道3個月探測預選著陸區 “天問一號”為何要進行預選著陸區探測?
在天問一號兩器分離前,火星環繞器首先在停泊軌道上運行3個月,探測預選著陸區,為降落火星做準備。為何要進行預選著陸區探測?與已經成功
2021-05-17 10:24:49 -
南水北調累計調水400多億立方米 科技創新為南水北調提供永續動力
南水北調,縱貫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繪成一幅波瀾壯闊的立體畫卷。要深入分析南水北調工程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
2021-05-17 10:17:29 -
中國首創應急信標裝置 為天問一號裝上“會打電話的黑匣子”
5月15日,執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著陸,邁出了我國星際探測征程的重要一步。后續,祝融
2021-05-17 09:18:24 -
多項硬核技術助力天問一號登陸火星 邁出我國星際探測征程重要一步
5月15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著陸,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印跡,邁出了我國星際探測征程的
2021-05-16 16: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