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自然法則極限 維持摩爾定律的“動力”在哪里
3月末,蔚來汽車宣布因芯片短缺暫停生產5天,這一公告引起社會熱議。不僅是汽車,如今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芯片,隨著芯片在日常生活中占據
2021-04-08 09:07:33 -
到達預定飛行位置 機智號將在火星進行歷史性首飛
正在火星上執行探測任務的機智號(Ingenuity)無人機近日向地面傳回了首張彩色照片。目前它已經到達預定的飛行位置,計劃在本月晚些時候在火
2021-04-07 15:13:48 -
《自然》雜志發表人類演化研究:新證據揭示內陸也有早期現代人復雜行為
據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人類演化研究,澳大利亞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南非一內陸遺址發現的早期現代人復雜行為的證據。該研究結果對
2021-04-07 09:08:04 -
新發現!我國云南發現3個螢火蟲新種和4個中國新記錄種
螢火蟲是最著名的陸生發光生物。記者6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近期在我國云南發現了3個螢火蟲新種和4個中國新記錄
2021-04-07 08:25:34 -
俄羅斯開發出新型聚合物基固體電池 幾秒鐘內可完成充電
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的聚合物基固體電池,可在幾秒鐘內完成充電。該大學電化學系教授奧列格·萊文說:根據實驗結
2021-04-06 15:37:28 -
科研人才不足制約農機發展 農機存短板影響糧食安全
保障糧食安全的要害是種子和耕地,但農機短板也不容忽視。春耕時節,記者走訪江蘇多所涉農高校、農機企業和農戶,發現目前我國農機研發制造
2021-04-06 08:58:41 -
最嚴“禁塑令”實施4個月 口罩和濕巾成白色污染新來源
白色污染治理面臨新難題。3月30日,在以推進塑料污染綜合治理為主題的浙江省政協民生協商論壇上,專家指出,目前塑料污染治理面臨著可降解
2021-04-02 08:35:31 -
專家支招 葉類蔬菜春季采后管理
蔬菜在人們膳食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和礦物鹽的重要來源。葉類蔬菜是重要的蔬菜種類,它以葉片及葉柄為產品,包括白菜、
2021-04-01 17:06:37 -
小麥陸續進入拔節抽穗期 如何做好“兩病一寒”防控
3月31日,我省召開小麥病蟲害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分析研判當前小麥生產形勢,安排部署以條銹病、赤霉病、倒春寒(簡稱兩病一寒)為重點的
2021-04-01 16:55:15 -
新疆和碩縣深夜抗擊暴雨雪災害 地緩解天氣災害對牧民帶來的影響
有了這些飼草料,這幾天家里的牛、羊就有口糧了,要不然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3月30日,新疆和碩縣乃仁克爾鄉烏勒澤特村村民賽山杰看著縣
2021-04-01 11:44:25 -
追求安全性!日本擬5年內建立短距離量子互聯網
日本Mercari公司、東京大學和大阪大學研究人員計劃在5年內建立短距離量子互聯通信網,使互聯網從追求便捷連接的時代進入到追求安全性的新階
2021-04-01 09:28:16 -
四大屏障保障核電站安全 核技術也能給美食當“保安”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已整整10年。據外媒消息,日本原子力委員會于3月10日發布最新調查報告并帶來了壞消息:福島核電站內部污染程度遠超預期
2021-04-01 08:45:15 -
三年具備覆蓋4億戶家庭能力 千兆光網加快布局“提速”數字中國建設
工信部近日提出,用三年時間,基本建成全面覆蓋城市地區和有條件鄉鎮的雙千兆網絡基礎設施。到2023年底千兆光纖網絡具備覆蓋4億戶家庭的能
2021-03-31 17:06:52 -
深海軟壁菌首次獲得純培養 突破深海難培養微生物的培養瓶頸
深海蘊含著海量的微生物資源,卻是地球上人們了解最少的生境之一。迄今為止,99 9%以上的深海微生物無法獲得純培養,科學家將之稱為難培養
2021-03-31 16:53:44 -
加大科技領域投資 未來5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預算可能翻番
據美國《科學》雜志網站日前報道,美國眾議院科學委員會提交的一項法案近日獲兩黨一致通過。根據該法案,未來5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
2021-03-31 11:27:14 -
國產宮頸癌疫苗上市 價格便宜一半接種療程縮短
國產宮頸癌二價疫苗上周在北京啟動首針接種。這位女士在打完第一針疫苗后1個月、6個月再次接種,即可完成接種程序,能有效遠離84 5%的宮頸
2021-03-30 15:30:17 -
科學家研制出超靈敏“分子溫度計” 可對抗腫瘤細胞提高治療準確性
俄羅斯與芬蘭兩國研究人員合作,研制出醫用超靈敏分子溫度計,有助于提高各類腫瘤治療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相關結果發表在《材料與設計》雜志
2021-03-30 10:25:08 -
奧賽部分地區卷土重來 重點中學成“操盤手”?
奧賽成績曾一度是小升初掐尖的參考。近年來,在多重禁令之下,小升初走向免試就近入學和全面搖號的陽光招生時代,也給奧數熱降了溫。而半月
2021-03-29 15:45:22 -
嫦娥五號太空稻移栽至試驗田 為探索生命起源物種進化等提供理論支撐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一批共重40克的航聚香絲苗水稻種子和返回器一起,穿越范艾倫輻射帶,遭遇太陽黑子
2021-03-29 11:46:18 -
“中國天眼”將向世界開放 接受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在4月1日正式面向世界開放,接受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據
2021-03-29 10:17:08 -
2021年中國乳腺癌患者達250萬 男性乳腺癌治療效果整體不如女性
28日,2021中國腫瘤健康管理大會暨第五屆乳腺癌兩全管理首席專家論壇召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教授馬飛表示,2021年中國乳腺癌患者達25
2021-03-29 09:40:12 -
《細胞》雜志首發人類大腦變得更大原因 分子開關ZEB2或起關鍵作用
人腦中神經元的數量是黑猩猩和大猩猩大腦的三倍!人腦為何大于其他類人猿的大腦呢?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細胞》雜志撰文稱首次發現了人類大
2021-03-29 08:35:15 -
“兩病一寒”危害極大 抓好措施落實奪取夏糧豐收
不負好時光,春管正當時。3月25日,記者獲悉,省政府辦公廳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抗災防災奪豐收的思想,將小麥條銹
2021-03-26 14:49:50 -
四川首個山火監測預警投入運行 提升山火監測預警精準度和及時性
記者3月25日從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獲悉,為進一步提升山火監測預警的精準度和及時性,該所聯合位于成都高新區的成都多災種預警工程技術研究
2021-03-26 13:29:02 -
播種面積下降產量增加 科技支撐新疆棉花實現高質量發展
3月25日,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消息稱,2020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為2501 9千公頃,較2019年的2540 5千公頃同比下降1 52%;2020年新疆棉花產量為516
2021-03-26 08: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