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正文

環球關注:搖臂攝像必備技能有哪些?搖臂有哪些基本功要求?

2022-10-18 17:02:34來源:環球傳媒網  

最近小編看到大家都在討論搖臂攝像(搖臂攝像必備技能)相關的事情,對此呢小編也是非常的感應興趣,那么這件事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關于搖臂攝像(搖臂攝像必備技能)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搖臂攝像(搖臂攝像必備技能)


(資料圖)

電視攝像機搖臂作為一種攝像機拍攝輔助器材越來越廣泛地被各級電視臺、影視制作公司、廣告拍攝公司等所采用,在體育、綜藝、專題等各類節目拍攝中都已經成為一種標配器材。固定臂長電控搖臂使用最多也最常見,下面就該類搖臂使用技巧做進一步探討。

01、搖臂基本功要求

如果要用好搖臂,基本功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做的是穩定,要求在搖臂起幅和落幅的時候要控制得力,攝像機的控制和搖臂運動的控制要協調,畫面在起幅和落幅的時候要平穩,不能產生晃動。

其次,是對搖臂運動中勻速的要求,也就是搖臂的運動不能出現驟快驟慢而無法有效控制拍攝畫面的現象;準確的畫面構圖是最重要的一個要求,包括攝像機圍繞目標主體運動時、帶有Z軸運動時,以及包括Z軸、變焦、主體轉換等復合運動時所拍攝的畫面要求構圖準確合理,并且在搖臂運動的各個階段都要保證合理的畫面構圖。

02、搖臂控制器參數調整

使用搖臂前,必須對搖臂控制部分的功能和各開關的作用有充分了解,其中控制攝像機變焦、上下、左右遙控部分各有三個參數非常重要,分別是中心點、阻尼和速度(如圖1所示)。

中心點是指搖臂加電時,在沒有控制動作的時候各控制位的零點。有的時候,通過細微調節中心點,可以調整由于攝像機裝配不到位時引起的攝像機自轉和變焦自己動的問題;

阻尼是解決在工作過程中因為搖桿的迅速操作而造成的攝像機快速運轉,使攝像機平穩起步并逐漸達到要求轉速,停止時轉速平穩過度到停止狀態,使畫面更平穩流暢;

速度是指搖桿控制攝像機轉動時能達到的最大速度,也是控制電機能達到的轉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操作習慣,但一定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數值。

03、搖臂使用練習

在做搖臂使用練習時,要了解搖臂的發力和步法,發力時要用身體帶動臂膀,通過步法移動帶動搖臂,切不可猛然用力,以免發生危險。搖臂基本練習方法:

(1)以單一固定物體作為主體(運動時只考慮主體居中),練習最基本的搖臂上下運動、橫向運動,逐步到空間隨意運動的循序漸進,鏡頭變焦從廣角端到長焦端循序漸進,運動速度從慢到快的循序漸進,然后再從快到慢的循序漸進(過程中注意構圖的嚴謹調整),最終可以達到多種速度準確重復做一個動作。搖臂在運動過程中,是相對被拍攝目標的一個外圓弧運動,而操作桿是控制攝像機鏡頭指向的,可以按照一定速度來控制攝像機指向拍攝目標。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不斷練習可以鍛煉出搖臂使用所需要的構圖敏感度、速度敏感度及快速調整的能力。

(2)運動目標訓練。在拍攝移動目標時,首先要預計出主體目標的行進方向和行進速度,拍攝時就如使用固定機位跟拍移動物體一樣,不過是靠搖動搖臂來進行拍攝,拍攝中還要根據移動目標的變化隨時對畫面進行調整,來拍攝到平穩優美的畫面。

(3)軌道搖臂的訓練,軌道搖臂(如圖2所示)就是把搖臂放在軌道上移動拍攝,這樣可以提供更廣闊的拍攝范圍和拍攝行程,提供更有沖擊感、美感的畫面。眾所周知,搖臂在臂桿和軌道平行的時候比較易于發力,臂桿垂直軌道的時候非常難于發力,搖臂在移動起來以后比較容易發力,而處于靜態時難發力,所以搖臂在軌道上使用時,臂桿應盡量平行于軌道來逐步用力使其移動起來,停止時也應在盡量平行軌道的方向給予移動反方向的力使其平緩停止,不論啟動和停止,切不可過猛的用力。

(4)要想使用好搖臂,藝術創作的感覺也很重要,要想做到攝像和搖臂的合一,必須加強速度和節奏的感覺和理解,練習時可以選擇不同的音樂,聽著音樂沿著同一運動軌跡以不同速度擺動搖臂,尋找出符合該音樂節奏的運動速度。

04、搖臂的定位

交界可以分為實體交界和抽象交界兩種情況。實體的界通常是指演出區與觀眾區、不同位置的觀眾區之間、建筑物分界處、水路分界處等不同的現實主體的分界位置;抽象的界是要靠想象產生的,可以是拍攝軸線、冷熱部分的分界等等。

定位時搖臂攝像和導演要溝通好,要充分了解節目內容,根據拍攝要求設計好搖臂的運動軌跡,根據搖臂運動軌跡確定好搖臂支架的定位,拍攝中充分發揮搖臂的空間優勢,使節目產生出最大的藝術感染力。

選定搖臂位置要注意以下選取原則:

1)安全性。選取能承重搖臂,空中沒有阻礙搖臂運動的地方架設搖臂。在室外架設搖臂時更加要注意地面的承重能力,考慮樹木和空中電纜是否阻礙搖臂的運動。晚會中使用,考慮舞臺燈光、裝飾物等的阻礙。

2)美觀性。不影響觀眾視線,不破壞其它攝像機的構圖,即盡量不進入其它攝像機的鏡頭。

3)便捷性。以畫面出現最為頻繁的點作為運動軸心。例如,攝錄晚會舞臺的搖臂,其垂直的落點應該在舞臺的中間,前后左右預留有運動的空間。除以上3點之外,還要考慮其它因素,比如,場地空間的限制,比賽類節目中比賽規則不允許占用的地方等等。

05、與現場各機位的配合技巧

在多機位拍攝中,搖臂主要功能是對主機位拍攝漏點的補充,以及對高難細節和極致鏡頭的捕捉。

其一,與主機位配合,做到穿針引線。在現場拍攝過程中,搖臂的靈活性,使之能夠與主機位形成良性配合,將主機位與各個機位的鏡頭連接在一起,起到承上啟下的連續和過渡作用。所以,拍攝前與其他機位的攝像溝通與協調很有必要,從而明確搖臂的任務,避免撞車重復,甚至相互干擾。

其二,精細鏡頭拍攝,增加視覺效應。精細鏡頭的捕捉可以有效解決常規機位拍攝不到的問題,也是搖臂大顯身手的時機。搖臂可以運用自身優勢,對演出者的放大渲染、空間位置等鏡頭做到完美“捕獲”。例如,鋼琴師靈敏悅動的手指動作,舞蹈演員入情入境的眼神,近景魔術神奇莫測的轉換,甚至大俯大仰、傾斜倒立的鏡頭,給觀眾以濃厚的觀賞興趣,增強畫面的動感,強化觀眾情緒,提升藝術觀賞性。

其三,要避免主位穿幫。在拍攝過程中搖臂運動中可能會在各機位中穿幫,影響畫面效果。所以,搖臂架設位置要恰當適宜、隱蔽可行,一般采取暗處拍攝??梢岳脽艄庑Ч?,防止搖臂暴露。從某種角度講,搖臂與主機位的有效配合,也是對相關攝像人員攝像能力與素養的考驗,更是團隊合作能力的客觀檢驗。穿幫鏡頭越多,與導播機位調動不利有關,也有團隊磨合程度低等原因;反之,團隊越成熟,技術運用越好,自然拍攝的精準度、藝術效果呈現越佳。

06、搖臂技術的具體應用

搖臂攝像最大的特點就是“搖”,即“移動拍攝”,產生動感,給觀眾一種視覺上的新鮮元素?!耙苿优臄z”,指攝像機相對被攝對象的位移。參照物距離攝像機越近越好,參照物越近,動感越強。參照物也可以作為畫面的前景使用,例如,廣場大型活動中搖臂攝像機掠過觀眾頭頂的鏡頭,參照物就是觀眾,機位越高則動感越弱。只有機位低,在觀眾頭頂掠過才能產生很強烈的沖擊力和動感。另外,舞臺前的綠色盆景,舞臺上空懸掛的道具,如,傘、氣球之類,也可以作為參照物使用,同時也可以作為畫面的前景,只有選好參照物,才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搖臂攝像角度的選擇要富有創意,除了很容易實現的大俯大仰角度產生的強運動鏡頭之外,還要根據現場情況捕捉一些小景別,選取其它常規攝像機位無法達到的位置,以及現場觀眾無法觀看到的構圖來攝錄靜止的或慢節奏的鏡頭。例如:在舞臺一側上空攝錄大型舞蹈的造型,大型晚會和體育活動節目選取的角度,設計的構圖要活潑、寬廣。對于會議類和對話類的節目,選取的角度不宜太花俏,節奏應緩慢,搖臂攝像機鏡頭不適合大幅度運動。

運用搖臂攝像也要遵循普通攝像的基本規律和原則,拍攝過程中要做到3個方面:穩、勻、準。穩就是鏡頭開始運動時有起幅,停止時有落幅。起幅和落幅要有力,搖臂不晃動。勻,就是在運動過程中速度勻速,快慢適中,太快了,讓人看不清,容易引起眼睛疲勞,太慢,讓人無法忍受,引起觀眾心情壓抑。準,就是運動過程中始終對準主體,讓主體處于畫面構圖的最佳位置,切忌畫面不準,出現拉鋸式地去找主體的鏡頭。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