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外匯局堅持常態化發放QDII額度 進一步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

2020-12-01 13:28:36來源:證券日報?  

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要求下,如何進一步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

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副局長鄭薇日前在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表示,將根據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和中國發展戰略需要,研究推進新的外匯管理改革開放舉措,服務新發展格局。首先要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開放,其次要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外匯管理新體制,再者要進一步提升開放條件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鄭薇表示,將從三方面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開放。其中一方面是,加快提升金融市場國際化水平,推動實現符合國際慣例的證券投資開放政策,常態化地發放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額度,實施“跨境理財通”試點,整合金融市場開放渠道。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開放進一步釋放了中國將繼續堅定推動金融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堅定信心。目前國內經濟增長全面回暖,資本市場穩定回升,人民幣資產全球吸引力提升,跨境資本持續流入,為進一步推進資本項目開放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和市場環境。但同時當前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性加大,在推進開放的同時需要更加強調安全,穩妥有序開放仍然是重中之重。

QDII制度自2006年實施以來,在推動金融市場開放、拓寬境內居民投資渠道、支持金融機構走出去開展國際化經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外匯局最新公布的QDII投資額度審批情況表顯示,截至11月8日,已累計有164家QDII機構獲得投資額度1124.03億美元。其中,銀行類機構32家,累計批準額度155.5億美元;證券類機構66家,累計批準額度536.1億美元;保險類機構48家,累計獲批額度348.53億美元;信托類機構18家,累計獲批額度83.9億美元。

王有鑫認為,堅持常態化發放QDII額度,進一步向市場傳遞了高水平開放的信號,提高了政策透明度和公開度,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而且作為資本項目全面開放的一項過渡性制度安排,QDII額度的逐步擴大,在國內資管行業和居民財富水平不斷增長背景下,既滿足了國內投資者全球資產配置的需要,也為進一步完善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提供了更多參考和經驗,有利于未來更好的推進金融開放和資本項目開放。

在“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方面,今年6月29中國人民銀行以及中國香港金融管理局、中國澳門金融管理局發布關于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聯合公告。根據公告,“跨境理財通”指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粵港澳大灣區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按照購買主體身份可分為“南向通”和“北向通”。“南向通”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通過在港澳銀行開立投資專戶,購買港澳地區銀行銷售的合資格投資產品;“北向通”指港澳地區居民通過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開立投資專戶,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合資格理財產品。

“‘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推出,將在股票、基金等渠道之外進一步拓寬內地居民配置港澳資產的渠道,港澳居民可以更加深入的融入我國經濟發展,分享我國經濟增長的紅利,增持表現強勁的人民幣資產。”王有鑫表示,“跨境理財通”以人民幣的形式進行資金匯劃和跨境結算,有利于拓寬離岸市場人民幣投資渠道,考慮到國內經濟良好的復蘇勢頭和相對較高的投資回報率,預計“北向通”將快速升溫,對國內銀行業資管業務和競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劉琪)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