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完善樓市調控政策工具箱 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020-12-04 17:11:04來源:第一財經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座談會。

韓正表示,要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時刻繃緊房地產市場調控這根弦,從實際出發不斷完善政策工具箱,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樓市調控政策工具箱包括多種手段,其中應該更多地運用經濟手段來調控樓市,尊重市場規律,這就包括正在立法中的房地產稅。當前應該加快房地產稅立法進度,給地方樓市調控多一個政策工具。

早在2016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強調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因此房地產稅一直被視為調控樓市的重要工具,一些地方出現“炒房”現象時,開征房地產稅呼聲也相對較高。

目前除了上海、重慶兩地對特定人群住房試點征收房產稅外,絕大部分中國老百姓個人住房不征房產稅。目前正在立法中的房地產稅將取代現行的房產稅,由于將對老百姓個人住房征稅,因此備受關注。

房地產稅正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和財政部牽頭組織起草,目前尚未對外公開征求意見,也沒有提交全國人大審議。不過房地產稅立法已經被列入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的第一類項目,即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

關于房地產稅最新的一個官方表態來自財政部部長劉昆。他在近期撰寫的《建立現代財稅體制》一文中,提及“十四五”時期財稅改革任務。其中進一步完善現代稅收制度時提到,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專家認為,“積極”反映了官方推進房地產稅立法決心和意愿,但由于開征房地產稅影響社會各方利益,對樓市影響較大,政策設計和推出時間節點必須穩妥,防止樓市出現大起大落,引發新的風險。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認為,房地產稅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充分認識到改革的約束條件,特別是利益和認識的分歧,房地產市場價格高企和征管對改革的約束。房地產開征應以不引發房地產市場風險為底線。房地產稅開征應賦予地方更多自主權,支持地方創造性開展工作。房地產稅征管難度不能低估,應該賦予不同地方探索的權利,積累征管經驗,以更好地推進現代財政制度的建立,推進治理的現代化。

根據此前多位財政部官員公開表態,房地產稅將對工商業房地產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征收房地產稅,適當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逐步建立完善的現代房地產稅制度。因此未來房地產稅是按照住房市場價值來征稅,而非購房時價格來征稅,由于近些年房價上漲較快,因此專家認為最終評估值應該會有折扣。

另外我國在設計房地產稅制度時,會借鑒國際經驗。其中包括房地產稅制度安排中都有一些稅收優惠。比如可以作出一定的扣除標準等。房地產稅屬于地方稅,收入歸屬于地方政府。房地產稅需要建立完備的稅收征管模式,使房地產稅征得到、征得公平。

不少專家認為,我國未來房地產稅法也應有免稅等相關優惠政策,可能會給予一定人均免稅面積或免征首套房等政策,讓社會更加容易接受這一稅種。

施正文表示,當前樓市調控堅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房地產稅作為地方稅種,未來在法律框架下將充分授權地方是否開征房地產稅,以及在法律框架內確定具體適用稅率、免稅政策等,更好地發揮精準調控作用。(陳益刊)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