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家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臺誕生 專為機構和專業投資者服務
12月15日,OSL率先獲得中國香港證監會頒發牌照(第1類(證券交易)和第7類(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受規管活動),這意味著香港首家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臺誕生。
香港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博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香港證監會批準了首家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的牌照意義非常重大,可以說是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這對未來整個亞洲數字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巨大且積極的。同時也能為中國香港的虛擬資產交易和安全保管樹立一個業內的合規標準。”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OSL是BC科技集團成員,也是亞洲領先的數字資產平臺,專為機構和專業投資者服務。而該牌照允許OSLDigitalSecurities經營受規管的數字資產經紀和自動化交易服務。OSL方面表示自愿接受中國香港證監會數字資產監管框架規管,通過中國香港證監會嚴格的審查流程,最終獲得上述牌照。
記者注意到,去年11月6日,香港證監會曾發布《有關虛擬資產期貨合約的警告》和《立場書:監管虛擬資產交易平臺》,表示將向符合《證券及期貨條例》所界定的從事屬于受監管活動的主體審批和頒發牌照。根據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監管細則來看,中國香港證監會就虛擬資產交易平臺采納了一套與適用于持牌證券經紀商及自動化交易場所的標準相若的嚴格監管標準,借此處理涉及穩妥保管資產、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市場操縱、會計及審計、風險管理、利益沖突和接納虛擬資產進行買賣等方面的主要監管關注事項。證監會將僅會向能夠符合預期標準的平臺批出牌照。
OSL首席執行官WayneTrench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機構和專業投資者,包括高凈值個人和家族辦公室,現在可以使用OSL——本區域內最全面和可靠的數字資產平臺,來交易數字資產。由于該框架有全球領先的監管者加持,并以現有的金融服務發牌框架作為基礎,客戶可以在熟悉的投資者保障機制下放心進行交易。”
除了傳統投資者保障機制外,在牌照規定下,客戶存放在OSL隔離錢包的數字資產均有保險覆蓋;客戶需通過嚴格的KYC和反洗錢合規流程;為防止市場失當行為,OSL將使用市場監控、交易監察及其它針對數字資產的防控措施。
據記者了解,此平臺正式上線后,客戶可通過OSL的安全合規平臺交易高素質加密數字幣,也就是經過嚴格篩選的證券型代幣(STOs)。
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證券類通證本質上是一種區塊鏈通證形態的證券,持有者不局限于投資者和經營者,還可以包括產品或服務的使用者。作為一種證券,其發行和流通,都要按照法律法規、行政規章的要求,在監管之下進行。
“STO在未來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而且被納入證券法規管理后會更合規。此外,STO可以24小時交易,流動深度和廣度都更大,STO為企業合法合規的發行通證進行融資提供了新途徑。傳統金融市場存在融資成本高、準入門檻高、手續繁瑣、耗時周期長、靈活度透明度低等諸多不足。STO為解決這些問題找到了新的出路,未來傳統資產數字化可能會成為新潮流。”鄭磊進一步對記者分析。
記者還了解到,除中國香港牌照外,根據新加坡《支付服務法》,OSL已正式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申請數字資產牌照。
“現在,OSL獨特的市場地位證明了我們承諾運營一個安全合規的機構級平臺。”WayneTrench進一步補充稱:“獲頒牌照堅定了我們的信念——數字資產是全球經濟和以技術為軸心的金融服務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秉持前所未有的堅定態度,為協助機構投資數字資產開辟道路。”(李文 余俊毅)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