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河南兩家上市公司更名 鄭州宇通更名為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2021-05-18 10:05:57來源:大河財立方  

5月16日晚間,河南A股上市公司龍蟒佰利和宇通客車先后發布更名公告。其中,龍蟒佰利擬更名為龍佰集團,而宇通客車則由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事實上,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換馬甲之事常有,而換馬甲背后的含義則各不相同。

宇通客車完成更名龍蟒佰利擬更名龍佰集團

5月16日這一天,“換馬甲”成為河南A股上市公司的關鍵詞。位于焦作的龍蟒佰利和位于鄭州的宇通客車都選擇在這一天發布更名公告。

宇通客車在這一天正式完成更名,龍蟒佰利則正式開始更名。

宇通客車更名的公告,已經在今年3月和4月公司召開的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近日,宇通客車正式由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全稱當中的“鄭州”兩字正式去掉。

經過多年發展,宇通客車已經穩穩占據國內客車市場頭把交椅,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也穩步提升。隨著宇通全球布局的持續深入,未來,宇通客車的舞臺是世界。在公告中也提到,此次變更公司名稱的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推動各項業務發展。

龍蟒佰利發布的公告稱,公司擬變更公司名稱、證券簡稱。其中,公司名稱由“龍蟒佰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龍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龍蟒佰利”變更為“龍佰集團”。

對于變更的原因,龍蟒佰利表示,目前,公司依托現有的核心資源和優勢,由鈦白粉業務向海綿鈦及高端鈦合金延伸,并積極拓展“釩、鋯、鐵、鈧、鈷”等鈦衍生品領域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等新興產業。

49家公司完成更名更名原因有這幾種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經有49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更名。其中,一月份成為今年上市公司更名最為密集的月份,共有14家上市公司更名。

從上市公司更名的原因來看,除了因業績“披星戴帽”更名之外,大致可以分為主業變更、突出主營優勢、企業易主、迎合熱點炒作四種因素。

而因“突出公司主營業務優勢”更名的上市公司則不得不提TCL。

TCL集團在1982年成立,2002年正式變更為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2020年剝離智能終端和配套業務,聚焦科技產業發展,由相關多元化轉為專業化經營,原有名字已不再適用,于是叫了18年的TCL集團把名字改為“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而在更早之前,2019年12月,電器行業家喻戶曉的海信,在經歷了24年的發展過后,變成了“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由“海信電器”變更為“海信視像”。對于改名字的原因,海信官方稱“公司已從單一的電視產品制造企業逐漸發展成為集視像技術研發應用,全場景云平臺運營為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變更是為了更好反映公司主營業務和戰略定位”。

專家:更名不是公司健康發展的“良藥”

在上市公司更名原因里,因“蹭熱點”炒作而更名的案例屢見不鮮。

2015年5月10日,當時的多倫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更名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彼時多倫股份解釋稱,公司立志于做中國首家互聯網金融上市公司,更名是基于業務轉型的需要,使公司名稱能夠體現主營業務轉型。

彼時,A股市場的互聯網金融概念十分火熱,而匹凸匹的稱號又和“P2P”諧音,在上述公告發出后,多倫股份的股價連續拉出6個漲停,股價在一個月時間內上漲132.76%。

因為匹凸匹這一更名行為,公司受到了監管層調查,其董事會相關人士因此被處以行政處罰。2017年7月31日,已經更名成功的匹凸匹發布公告稱,公司將更名為巖石股份,在這份公告中,匹凸匹還對此前的更名進行了“反思”。

事實上,為了遏制這一現象,兩大交易所紛紛出臺規定予以限制。2016年9月,上交所制定了《上市公司變更證券簡稱業務指引》;2016年11月,深交所發布了《變更公司名稱備忘錄》,要求上市公司股票簡稱應當基于公司自身經營發展實際需求,不能出于投機炒作、不當市值管理等不法目的,或者單純為了變更而變更。股票簡稱除了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外,要能反映公司主營業務、商標或品牌等與自身經營特點有關的要素,向投資者揭示公司的實際情況或核心價值。

對于上市公司的蹭熱點更名,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肖玉航認為,為了蹭熱點而更名,并非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一劑良藥。

“單純迎合市場熱點炒作的改名,短期內對公司股票有所拉升,但風口過了或當投資者意識到企業‘含金量’不足時,相關企業事后很容易被市場詬病,企業形象受損或是給外界帶來不好的印象。只有踏實謀實業、專注做主業、不斷創造價值,才能使企業知名度持續提升、企業招牌越擦越亮。”肖玉航表示。(唐朝金 岳一凡)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