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企安農護航實體 “保險+期貨”服務延安蘋果產業發展
6月3日,由鄭商所、延安市人民政府、陜西省農業農村廳、陜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陜西證監局、中國期貨業協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穩企安農護航實體”期貨服務鄉村振興(延安)研討會在延安舉辦,來自地方政府、金融機構、蘋果產業企業、農村合作社等的與會人員圍繞中央一號文件解讀、期貨服務延安蘋果產業發展、銀期合作服務鄉村振興、企業期現結合風險管理案例分享等進行探討,延安13個區縣果業中心以及70余家蘋果產業企業、合作社共計160余人參加。
2021年以來,鄭商所結合期貨市場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著力點,推出“穩企安農護航實體——期貨服務鄉村振興系列論壇”,通過持續加強與地方政府、保險公司、銀行、期貨公司等合作,共同普及期貨知識,分享企業期現結合穩定生產經營的優秀經驗,探索金融市場在穩企安農方面的積極作用,幫助涉農企業及農戶更好了解、運用期貨工具。4月底,鄭商所理事長熊軍在延安調研期間,與延安市政府、延長縣政府就聯合舉辦會議達成一致。
期貨日報記者從會議了解到,延安是我國重要的蘋果產區,下轄13個區縣均為省級優質蘋果基地。2020年,延安全市蘋果種植面積達到400.2萬畝,產量370.4萬噸,鮮果產值200.4億元,蘋果面積和產量約占全國的九分之一、陜西的三分之一。同時,蘋果產業也是延安市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果農的主要收入來源,蘋果收入占農民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近年來,延安市高度重視蘋果產業發展,深入推進蘋果產業后整理工作,構建現代果業體系,蘋果儲存加工能力明顯提升。
為助力革命老區等地蘋果產業發展、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按照中國證監會的部署,蘋果期貨于2017年12月22日在鄭商所上市,上市以來市場運行平穩,規模穩步增長。2020年,蘋果期貨日均成交、持倉量分別為26萬手、18萬手,同比分別提高69%、44%,全年共交割7580噸,較2018年、2019年分別增加33%、5%,創上市以來新高,持續提升的流動性和市場容量為產業開展風險管理提供了重要平臺。
與會人員普遍認為,蘋果期貨為解決蘋果產業“因災減產、同果不同價、豐年難豐收”等問題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期貨方案”。
首先,提供價格參考,助力實現“減產不減收”。期貨市場保證金、T+0、集合競價的交易機制,能夠低成本、迅速地反映各類宏觀信息、產業信息和供求信息,形成具有連續性、前瞻性和權威性的期貨價格。蘋果期貨上市后,明顯改善了現貨市場信息不透明、農民議價能力弱的情況。2018產季,國內蘋果受災減產,由于蘋果期貨及時反映了市場預期,延長縣等主產區政府積極參考期貨價格指導果農銷售,在全縣減產8%的情況下,整體銷售價格同比提高30%,果農總收入增加了20%,全縣蘋果收入較前一年增加近3億元,實現了減產不減收。部分龍頭企業已開始通過基差定價開展現貨貿易,陜西、甘肅、山東等地還通過電子屏幕播報期貨價格,幫助果農了解市場價格,提高議價能力。
其次,提供明確標準,助力打造“同果同價”。期貨具有明確的交割標準,標準化是蘋果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也是“同果同價”的前提。延長縣的龍頭企業,同時也是鄭商所兩家蘋果產業基地之一的延安中果公司,借力期貨標準,利用“期貨+訂單”的模式,引導果農在種植、采收、分選等環節進行規范化操作。此外,期貨公開、透明的定價特點降低了不同地區之間、果農與貿易商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影響,有力促進實現“同果同價”。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健全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期貨這一市場工具,成為產區政府提升蘋果產業標準化水平、促進產業提質升級的重要抓手。
最后,隨著蘋果“保險+期貨”試點項目穩步推進,以市場化手段解決“豐年難豐收”問題成效明顯。“保險+期貨”作為農業補貼市場化手段的探索創新,已連續6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發揮“保險+期貨”在服務鄉村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延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強介紹,2018年以來,鄭商所支持延川、富縣、延長、黃龍4縣開展“保險+期貨”試點項目6個,其中陜西省3個縣域全覆蓋項目全部位于延安,累計補貼保費3171萬元,承保蘋果10.3萬噸,保險保障金額近8.5億元,保障7000多戶果農實現穩定收入,呈現出承保數量多、覆蓋范圍廣、果農參與度高的顯著特點。實踐證明,“保險+期貨”項目不僅有效幫助果農規避蘋果現貨價格波動風險,同時在推動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等方面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成為農民群眾穩定收入的“法寶”。
經過多年實踐,“保險+期貨”試點的示范帶動效應也日益顯現,甘肅省連續兩年將蘋果“保險+期貨”納入中央財政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獎補試點,財政投入資金遠遠超過了交易所支持資金。與此同時,“保險+期貨”試點項目的開展,一方面有助于引導果農關注期貨價格,了解未來價格變化,增強風險管理意識;另一方面以期貨價格為引導,加強果農對交割品質量的認知,提高“種好果、賣好價”的積極性。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作為現代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期貨市場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肩負著重要使命,產業興旺、生活富裕是期貨市場服務鄉村振興的著力點。期貨市場通過發揮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功能,可以有效引領行業標準提升、促進產業集聚、拓展金融惠農領域,在服務農產品種植、儲存、銷售、加工全產業鏈條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鄭商所總經理魯東升表示,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賦予期貨市場的新課題,是期貨市場必須肩負的歷史使命。下一步,鄭商所將繼續堅持以農業產業鏈需求為導向,豐富涉農品種工具供給,持續擴大期貨市場服務農業產業發展覆蓋面;凝聚多方力量強化市場培育,幫助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更好應對價格波動風險;鞏固擴大“保險+期貨”試點規模、增加試點品種,與地方政府共同探索各級財政資金常態化、機制化支持模式和路徑;強化市場監管,切實履行一線監管職責,嚴格依規查處違規行為,為各方參與期貨市場提供良好環境。
(鄔夢雯)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生鮮B2B賽道迎來“七年之癢” 平臺化或成生鮮B2B平臺“輕資產”選擇
5月17日,2021年中國生鮮B2B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行,行業龍頭美菜網、觀麥科技與本土勢力蓮菜網、菜特批以...
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