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保障物流暢通 太倉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2022-04-21 15:15:25來源:新華日報  

4月17日,太倉市實施分級分區差異化管控措施,按照風險程度和陽性感染者分布情況,將相關鎮和街道劃為加強管控區域,繼續實施7天的區域管控。連日來,太倉強化社會面管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發展,并且在抓好疫情防控前提下,保障物流暢通,穩妥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兩鏈”安全穩定。

創新之策,力保生產穩定

“經歷了一周的封控,我們4月17日恢復了生產。”4月19日,寶適汽車部件(太倉)有限公司工廠經理張燕冰說,廠區現階段實行閉環管理,除了安排好員工食宿,還進一步完善防疫措施。不遠處的海瑞恩精密技術(太倉)有限公司,也于近日動員100名員工實行閉環生產,保證關鍵產能不放空。當前,太倉正通過完善白名單制度、建立優先級及梯度審核機制等,推進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太倉與上海產業鏈關聯度高,兩地人員交流密集。疫情之下如何讓物流暢通,確保防疫保供齊頭并進?3月中旬,太倉創新推出“企業貨運碼”。打開“婁城防疫”小程序,企業上傳加蓋公章的營業執照復印件、48小時核酸陰性報告及行程卡、健康碼綠碼,并承諾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就能生成綠色貨運“通行碼”即“貨運碼”,實現卡口快速通行。

近期,太倉港密集推出多項舉措,吸引蘇州及周邊地區企業“陸改水”。4月11日,滬太兩港共同推出“水路保供保暢”加強版服務,聯手開辟綠色通道,長江沿線企業貨物經太倉港中轉進入上海港將享優先服務。

即日起至5月底,太倉港對通過“太申快航”進出口的“陸改水”重箱全額減免碼頭堆存費。3月份以來,滬太兩港持續加大船舶運力投入,加密航次150個。3月份兩港水上快速通道累計運輸集裝箱59132標箱,同比上漲68%。

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公司80%的產品需要出口,公司銷售運營總監徐威說,貨物現在從太倉港發運,由8小時一班的“太申快航”水運到洋山港,定時、定航線,不但節省時間,每月僅物流成本就減少10萬元。上海港太倉服務中心負責人陳煜介紹,集裝箱抵達太倉港后,可在48小時內完成外高橋、黃浦江港區的轉運任務,60小時內完成洋山港區的轉運任務。

暖心保供,確保生活穩當

4月17日,一輛由電動環衛車改裝的流動核酸采樣車,載著兩名“大白”駛入源文興車料(太倉)有限公司廠區。聽到喇叭里的通知,員工有序排隊,查碼、測溫、錄入身份信息,迅速完成了采樣。

太倉陸渡街道組建流動采樣小分隊,為企業員工、行動不便的市民上門采樣。源文興公司管理處處長萬璟賢說:“這樣一來,員工就不用跑周邊點位采樣了,節省了時間、安全更有保證,也有助于企業集宿區的閉環管理。”流動采樣車還開進零散農戶家上門采樣,基本做到“招手即停、即停即做”。

另一邊,百姓的“菜籃子”拎得越發穩當。為了托穩市民“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太倉在線上線下全渠道做好保供工作。在大潤發超市配送車間,新零售工作臺系統顯示,4月15日14時05分,線上訂單1595單,妥投訂單1308單。該店近期線上訂單日均超3000單,最高峰達到4200單,較平常增長40%以上。超市增加配送人員,56人分班配送全力保障訂單送達。

超市貨源充足,離不開田間地頭的忙碌。在城廂鎮東林村,金倉湖米廠內工人們一片忙碌,篩選、碾米、包裝……經過20道工序,流水線上傳出一袋袋大米。倉庫里還有稻谷600多噸,碾好的糙米1100多噸、粳米四五十噸,4月10日起大批量供應太倉各超市。

貼心之舉,力保發展穩進

“最多一天要出車4次,24小時待命,深夜轉運也是常事。”脫下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太倉市應急管理局黨員徐軍沙啞著嗓子說道。核對人員名單、安撫隔離群眾、聯系接收轉運……作為太倉第一批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黨員志愿者隊伍中的一員,徐軍是隨車轉運督導員,完成一趟閉環轉運需要七八個小時,高強度工作已連續兩周多。

徐軍說,轉運工作要做到不漏一人、萬無一失,最關鍵的是名單要核對準確,不能讓隔離人員上錯車、去錯隔離點。偶爾面對有情緒的居民群眾,徐軍還要耐心勸說。

在太倉,一批黨員志愿者組成“突擊隊”奔赴各個崗位。日前,太倉首批200人的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奔赴急難險重第一線,第二批100名黨員已招募集結并完成培訓,即將上崗。

推進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建設、32萬平方米智匯谷建設以及瑞金醫院太倉分院、婁江新城高中、中德創新城醫養中心等項目建設……作為太倉發展“未來之城”的婁江新城建設任務繁重,今年共排定實施73個總投資近350億元的重點項目,目前有中大型工地集宿區30余個、建筑工人8000余名。婁江新城所在的太倉高新區共有96個建設項目,包括12個市屬國企建設項目,涉及工人18440名。

針對建筑工地人員組成復雜、人員居住聚集性高等特點,太倉高新區及市屬國企建設項目相關工作人員采取“白+黑”“5+2”工作模式,共派出駐點志愿者400余人次,到工地24小時駐守,并采取集體采樣、上門采樣、大巴閉環接送等方式進行核酸檢測,確保應檢盡檢,筑起集宿區疫情防控堅實屏障。(范昕怡 潘朝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