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42家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超300% 超八成銀行風險加劇

2022-04-20 09:53:21來源:城市金融報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釋放重磅信號,針對當前形勢變化,鼓勵撥備水平較高的大型銀行有序降低撥備率。而近期正值上市銀行2021年年報密集披露期,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的情況如何,是否符合監管要求?哪些銀行撥備覆蓋率有進一步下調的必要,這是否會導致各家銀行風險加劇?

撥備覆蓋率作為一個重要的監管指標,備受資本市場和投資者的關注。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釋放重磅信號,針對當前形勢變化,鼓勵撥備水平較高的大型銀行有序降低撥備率。4月15日,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在國新辦舉行的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運行發展情況發布會上也提到,鼓勵撥備較高的大型銀行及其他優質上市銀行將實際撥備覆蓋率逐步回歸合理水平。

而近期正值上市銀行2021年年報密集披露期,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也在陸續披露中。調查發現,在已披露財報的42家A+H股上市銀行中,僅8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有所下降,其他均較上一年末有所提高,另外有12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超過300%。

多家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超規

“撥備覆蓋率水平是指商業銀行計提貸款損失準備對不良貸款的比率,反映銀行的風險承受水平。”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原曉惠介紹。

根據原銀監會在2018年3月印發《關于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將撥備覆蓋率的監管要求由150%調整到120%-150%。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銀保監會又下發《關于階段性調整中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對中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進行階段性調整,相關銀行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20%-150%調整為100%-130%。

調查發現,在42家A+H股上市銀行中,撥備覆蓋率超過500%的有兩家,分別是常熟銀行(531.82%)和寧波銀行(525.52%),300%-500%之間的有10家,分別是招行、張家港行、貴州銀行、蘇州銀行、郵儲銀行、東莞農商行、廈門銀行、渝農商行、江陰銀行和江蘇銀行。

從變化幅度看,僅8家撥備覆蓋率下降,超八成的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出現上漲。上漲最多的前三家分別為張家港行、江陰銀行和蘇州銀行,上漲均超過100個百分點。

“目前主要大型銀行撥備覆蓋率處于相對高位,有一定的下調空間。”原曉惠分析稱,根據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大型商業銀行2021年第四季度末撥備覆蓋率為239%,較上年末增加了24個百分點,且明顯高于120%-150%的監管要求標準。從銀行業整體水平來看,2021年末中國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97%,也處于相對高位。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實際情況中,部分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是遠遠高于監管指標的,尤其是國常會提到的大型銀行。在六家大型銀行中,僅交通銀行、中國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分別為166.5%和187.05%,相對較低,但也高于150%;其他銀行都在200%以上,郵儲銀行甚至超過400%。

到底多少是“合理水平”?

撥備覆蓋率作為衡量銀行業績的指標之一,有必要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原曉惠認為,撥備覆蓋率過低可能削弱風險抵御能力,過高則影響銀行流動性和盈利水平。

那么撥備覆蓋率到底保持在多少是“合理水平”?

“理論上講,只要銀行的不良率是真實的,撥備覆蓋率達到100%,基本就可以覆蓋風險,但監管也有監管指標,目前要求不低于150%,對農商行等中小銀行要求不低于120%。”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

在曾剛看來,150%的監管要求已經高于實際所需,是出于比較審慎的角度。在實踐當中,少數銀行撥備覆蓋率高于300%,但是大多數銀行只是在監管要求之上,甚至少數還低于監管要求的水平。

“我們研究發現,國際上有一些國家沒有將撥備覆蓋率作為監管指標,只是作為監測指標。作為監管指標的國家,撥備覆蓋率普遍要求在70%-80%的水平。總體而言,70%-80%的撥備覆蓋是比較合理的。盡管中國的監管指標有所下調,但從國際比較看仍然比較高。”董希淼稱。

董希淼提到,此前撥備覆蓋率的監管標準原則上是150%,2018年監管部門發布了《關于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階段性將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50%調整為120%-150%,也就是最低可以到120%。

那么,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的“合理水平”應該是多少?董希淼認為,一般來說高于監管指標就可以,因此撥備覆蓋率在150%左右可以認為是合理水平。

曾剛表示,回歸合理水平也就是讓現在一些撥備覆蓋率過高的銀行可以下調,保持在150%以上的水平即可。但曾剛強調,目前銀行業分化依然存在,對于勉強符合監管要求的銀行其下調空間不大。

曾剛介紹,撥備覆蓋率回歸合理水平、釋放出來的利潤可以用于多種用途,第一是用來核銷壞賬,應對風險生成,維持銀行穩健運行,降低銀行后續的壓力;第二是可以變成利潤,用來轉增資本,增強自身資本實力;第三是撥備本身也是一部分利潤,下調之后可以用來讓利,提升信貸投放能力。這三種用途都可以對實體經濟產生正向的影響,使銀行能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

“現在要求銀行繼續向實體經濟讓利,勢必會影響到銀行的利潤增長水平。如果撥備少計提,讓撥備覆蓋率回歸合理水平,利潤表現相對會好一些,可以減少銀行讓利的后顧之憂。同時,多處置不良資產也會降低撥備覆蓋率,從而減輕發展包袱,增強服務能力。”董希淼表示,“總之,讓撥備覆蓋率回歸合理水平,就是讓銀行釋放更多資金出來,以便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增強信貸投放的意愿和能力。”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