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供應鏈不暢導致車企停產? 上海啟動復工復產壓力測試

2022-04-20 08:22:55來源: 中國汽車報網  

“盼望了20多天,終于要準備復工了……”4月18日,200多家上海相關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啟動復工復產壓力測試,多家汽車業相關企業備感振奮。近期突如其來的疫情在上海扇動“蝴蝶”翅膀,令全國汽車供應鏈都感到了空前的緊張。

“我們及上汽集團旗下的一些汽車零部件公司正在進行統一部署,逐步推進復工復產。”4月18日中午,上汽集團設計中心R工作室高級經理齊精文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所在單位正按照上海市“有力有序有效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要求,全力做好復工復產相關工作。

上汽變速器、均勝電子、延鋒裝飾、福耀玻璃、李爾、大陸集團、采埃孚、本特勒、新馬瑞利、舍弗勒、偉巴斯特、法雷奧、海拉、馬勒……出現在工信部主導的復工復產壓力測試“白名單”上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今天都在為復工復產作出努力。

4月18日,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后,工信部立即行動,組織傳達會議精神,細化實化各項舉措,確保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和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工信部要求,要抓實落細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制度,建立汽車、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日調度機制。

復工測試迎來機遇

4月18日開啟的復工復產壓力測試,上海汽車供應鏈企業感到是機遇和利好。

據介紹,在上汽集團所屬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中,由于疫情原因,除了部分企業的少部分人一度駐扎公司堅守工作崗位之外,大多數員工都在居家辦公。面對18日開啟的復工復產壓力測試,大家充滿期待,很多員工希望回到闊別三周的工作崗位上。

“按照上海市要求,我們會在周密做好防疫措施的基礎上,分具體情況有序組織落實,保證各項工作的推進。”齊精文介紹,他與本單位十幾位工程技術人員這段時間一直駐扎在工作室,與居家辦公的同事保持密切聯系,克服了種種不便和困難,保證了飛凡汽車相關部件的設計開發工作正常推進。

“我們的上海研發中心也在積極籌備復工復產,但居家辦公期間的技術研發一直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研發計劃基本沒有影響,但當地的道路測試肯定受到了影響。”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提供商馭勢科技董事長兼CEO吳甘沙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希望疫情盡快結束,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我們的上海工廠這段時間一直停工,正在等待有關部門通知,才能去參與復工復產的測試,測試合格才能正式復工。”艾華集團上海汽車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安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談到,辦公及技術研發可以居家進行,但生產離開生產線是無法進行的,這段時間訂單的確有積壓,希望盡快復工,加班為客戶進行生產。同時希望相關部門提供上游原材料、產品出廠運輸方面的便利。

面對疫情挑戰,也有汽車零部件企業一直堅持生產。

“我們從3月中旬就感到了疫情的壓力,所以提前在企業內部征集自愿駐廠生產的員工,但報名者很多,我們不得不篩選家庭負擔較少的員工來駐廠保生產。”4月18日,汽車MCU芯片供應商芯旺微電子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層人士在電話中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今天開展復工復產壓力測試,意味著主管部門會更大力度支持相關供應鏈企業復工復產。目前,該廠為了保證整車廠的需求,已經將上海工廠所有產能全部都用于生產汽車MCU芯片,每天產量可達數十萬片。而且,在快遞物流緊缺的情況下,企業還想方設法把芯片發往全國多地的下游客戶。盡管運費有所增加,但沒有斷供。

當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像這樣的汽車供應鏈企業還有數家,其中包括生產汽車芯片的華虹集團,也有6000名員工駐廠生產。

“安波福上海工廠沒有關閉,我們一直在生產。”安波福連接器系統中國區總經理沈國樑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輪疫情以來,安波福位于上海嘉定安亭的智能化工廠就一直沒有停工,安排了1800多名員工在“閉環管理”下進行生產,在進入復工復產壓力測試“白名單”情況下,可以有序安排更多員工來保證生產。

沈國樑介紹,在俄烏局勢影響當地一些零部件企業停產后,歐洲車企的一些訂單也被安排到安波福上海工廠。由于運輸獲得了特別通行證,所以從上海港海運出口沒有受到影響。“如果疫情持續,原材料供應才是我們擔心的。”他說。

目前,博世、米其林、采埃孚等汽車零部件公司的上海工廠,對于進入“白名單”進行復工復產壓力測試都表示歡迎。采埃孚方面表示,疫情發生后,公司采取緊急應對措施,成立了特別工作小組,目前正根據上海相關部門的政策,采取高效靈活的措施,與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開展密切溝通和協作,盡最大努力來確保生產、研發與客戶供應。

供應鏈不暢導致車企停產?

上海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在全國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已經對整車生產帶來了一定影響。

“因為上海汽車零部件企業停產,我們在桐鄉和宜春的整車工廠已經出現部分零部件短缺的情況,只能先下線入庫,等之后零部件有了再補裝。”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哪吒汽車)聯合創始人兼CEO張勇此前接受《中國汽車報》采訪時表示。

此前的4月9日,蔚來汽車宣布因上海等地零部件供應不足,一度暫停生產。4月14日起,長城汽車坦克300因同樣的原因被迫停產……

“如果上海和周邊的供應鏈企業還無法找到動態復工復產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國所有的整車廠都要停工停產了。”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4月14日晚間表示。次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智能汽車BU CEO余承東也持相同意見:“的確如此……4月中旬開始,部分企業就已經開始因上海等封閉導致供應鏈斷供停產了。”

“何小鵬與余承東所說的有一定道理,威馬的生產基地位于溫州和黃岡,雖然目前我們的整車生產還沒有受到影響,但如果汽車零部件特別是來自上海的汽車零部件如果短缺,不排除之后的生產會受到影響。”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公關部高級總監石凱峰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談到。

華人運通控股有限公司(高合汽車)市場與公共傳播高級總監果鐵夫也不無憂慮地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一輛汽車缺一個零部件也不行,來自上海的汽車零部件特別多,對供應鏈的影響會很大。”

行業內也有不同看法。“相信短期的壓力能快速化解,5月不至于全國汽車行業大面積停產。”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向記者表示,他也擔心,目前汽車行業產銷供給受疫情影響非常明顯。“預計影響至少持續到5月,影響全國20-40%的整車產量,損失巨大。”他說。

“沒有這么絕對,只能說可能會出現大面積停產的現象。”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汽車工業經濟技術信息研究所所長陳士華認為。一般車企在零部件補充中斷的情況下,依靠庫存維持正常生產的時間有限,但是各汽車生產企業供應鏈的具體情況不同,也有通過尋找替代渠道補充零部件等生產資源來實現正常生產的可能性。

多方推動“有力有序有效”復產

客觀上看,上海集中了全球汽車零部件眾多跨國企業及大量中國本土零部件供應商,其業務范圍幾乎涵蓋了從汽車發動機、動力電池、芯片、車身內外飾等較為廣泛的領域。

多個主管部門都在關注、支持上海的產業鏈供應鏈。

4月15日,工信部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國務院保障物流暢通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專題會議精神,研究落實工作舉措。同日,交通運輸部在相關會議上強調,要統籌部署,全力以赴做好物流保障保暢各項工作。人民銀行也于當日召開會議,加大對物流通暢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金融支持。

4月16日,國資委也在通報會上強調,要“穩鏈補鏈固鏈”。當晚,上海市經信委發布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提出,有力有序有效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上海相關部門正在以實際行動支持汽車供應鏈企業復工復產。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海關搭建了“7×24小時”線上窗口,為汽車芯片企業提供“線上申請、提供證明、事后交單”的方式,幫助相關企業克服因疫情防控管理無法至口岸現場辦理業務的難題。

“我們期盼上海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盡快復工復產,包括暢通運輸渠道,這對于整個汽車行業都至關重要。”張勇所言,正是汽車行業對上海汽車零部件企業復工復產、盡快恢復供應鏈穩供的共同心聲。(趙建國)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