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虛擬主播”殺入直播電商,這家上市公司已經搶跑

2022-04-19 20:19:10來源:財經無忌微信號  

“大家好,我就是瑜大……的孿生兄弟,我叫周小瑜?!?/p>

眾人的驚訝聲里,4月17日下午,快手知名主播瑜大公子開啟了同平行時空“另一個自己”的首次連麥。

伴隨著兩人在熒幕前的現身,直播間霎時粉絲們的彈幕所淹沒,面對鏡頭,兩人的神態都出奇的一致,就連身邊的工作人員,也不禁發出感慨:“也太像了吧!”

親眼見證這一切的瑜大,有些難掩內心的激動:

“就像三生三世里的兩個白淺?!?/p>

當日在快手平臺,話題#瑜大AI主播惡作劇連麥多位主播,一度沖上快手熱榜,獲得了677w+的熱度。

據了解,這并不是簡單的鏡頭特效或濾鏡,而是瑜大公子背后的公司遙望網絡打造的一種直播電商新玩法——孿生主播技術。

早在一周前,借助賈乃亮和孔襄在社交媒體上的現象級聯動,遙望就向行業展示了這一充滿趣味的內容互動形式。

而此次,瑜大公子和周小瑜的首度同框直播,更是該技術的首次商業化應用,從概念到落地,這一技術不僅讓直播間里的粉絲大開眼界,同樣也為沉寂許久的電商江湖,帶來了一絲全新的靈感。

作為風頭正盛的新萬億級市場,直播電商在過去的數年里,一直是聚光燈下的??汀?/p>

回望當下的這個時代,“人人、萬物,都在隨時隨地做直播帶貨”,這樣的感受一點也不夸張。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國電商直播用戶規模已經高達3.84億,同比增長7524萬,占網民整體的38.0%。

龐大的用戶基數之下,行業發展的前景,也十分可觀。中研普華研究咨詢報告預測稱,直播電商未來三年年均復合增速或將高達58.3%,2023年,行業的整體規模將超過4.9萬億元。

可以說,今天的直播電商,早已褪去了青澀感,逐漸成長為品牌主無法忽略的零售模式,同時,隨著直播業的崛起與頭部主播高盈利的激勵,直播行業的競爭也在日漸激烈。

但伴隨著跟風流量的褪去,沉淀后的市場,一度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一邊是手握頭部主播資源的MCN機構,另一邊則是坐擁產品和供應鏈,謀求自播的品牌。

前者以李佳琦所屬的美ONE,羅永浩的交個朋友為代表,這些知名MCN機構依靠流量和先發優勢,往往具備比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粉絲基礎。

然而,這種極度依賴頭部主播的模式,受限于其本人的精力和特點,這樣的直播模式難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難以實現效率的最大化,在無形中固化了直播生態。

據不完全統計,僅2020年一年,李佳琦的直播場次就高達三百八十九場,如此高密度的直播頻次,讓李佳琦的IP幾乎完全鎖死于帶貨,失去了同其他業態聯動的可能。

這或許也是為什么,近期以來,頭部MCN機構紛紛謀求構建“明星主播矩陣”,擺脫直播生態對單一主播的依賴。

相形之下,品牌自播,雖然在價格和產品端手握優勢,也有品牌的號召力,但其品類和SKU往往過于單一,難以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值此之際,虛擬主播的加入,無疑為行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破局思路,也讓直播電商的下半場,形成了三股鼎立的“勢力”:

頭部主播、品牌自播和“明星主播矩陣+達人矩陣”。

以遙望網絡此次落地“孿生主播技術”為例,作為這一品牌彎道超車率先落地的商業化應用,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一技術能拓展在線直播的互動模式并增強互動氛圍,其最大的價值是能在短視頻、直播、影視等領域實現主播的“復制”,應用范圍較廣。

簡單來說,依托這一技術,諸如瑜大公子這樣的頭部主播,既可以完成“1 to N”的“復制”,實現個人IP的裂變,在幫助解決直播電商主播穩定性問題的同時,創造主播IP的出圈聯動,也可以實現“N to 1”的“助推”,進一步深化主播和品牌的IP價值,幫助開辟直播電商的新增長空間。

不僅如此,依托這一遠超普通CG水平的技術所構建的“明星主播矩陣+達人矩陣”也可以幫助擴大主播矩陣,并且有效減少時間、空間等因素對主播直播的限制。

從這個角度來說,遙望網絡的這次嘗試,無疑是以技術推動行業裂變增長的有效路徑之一。

某種意義上,這也正是當下深陷“存量”和“內卷”時代的零售業,所亟需的“升級模塊”。

眺望未來,直播電商要想從激烈的競爭中再度贏得發展,就必須要回答,自己的長期價值究竟是什么?

答案或許是作為零售行業的“基礎設施”。

回顧20年前的電商所經歷的從專用到標配的過程,直播電商的優勢從來都不是“便宜、實惠”。

從傳統電商,到社交電商,再到如今的直播電商,每一個時代的新零售模式,都曾短暫擁有價格的優勢,然而長期來看,真正讓直播電商無法被替代的關鍵,不在于價格,而是在于這一模式圍繞直播間、主播和選品所構筑的“場景體驗”。

猶如化石能源之于工業化時代的重要價值,未來,直播電商對于零售行業來說,同樣不可或缺。

這或許也是為什么,頭部MCN機構忙著搭建供應鏈,自播品牌謀求主播培養——短板效應之下,人和貨任何一個維度的缺失,都會直接限制場的想象空間。

以上文提到的遙望網絡為例,作為直播電商上半場的領跑者之一,在“人、貨、場”三個維度均具備扎實的底蘊。

遙望網絡官網資料顯示,目前遙望旗下匯聚了包括王祖藍、張柏芝、賈乃亮等三十余位明星藝人的矩陣,及瑜大公子、李宣卓等百余位主播達人矩陣,合計粉絲量5億+。

在這場圍繞遙望網絡“人貨場”不斷升級的進程中,“科技”正是那個串起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重要線索。

透過此次虛擬主播的發布,我們不難看出遙望網絡構筑于技術之上的愿景,顯然絕不只是做一做“數字人”,而是包括了更廣闊的應用場景與服務場景。

這之中,就包括用新技術,將過去野蠻生長的行業重做一遍:重做的內容,包括主播,同樣也涵蓋直播間、供應鏈、服務商。

此次的孿生主播技術,就是這一理念的體現。

據了解,這一技術僅需10天即可出成品,并可同時批量生產,這一可復制的特性,還可以進一步滿足品牌方定制化需求,并為行業帶來更多新場景,新內容和新思路,無外乎瑜大公子的直播剛一結束,就有多個品牌方前來咨詢,提出定制化需求。

或許,這還只是遙望“數字科技化”道路上的一次小小的嘗試。

據遙望董事長謝如棟在不久前的數字戰略發布會上透露,除了主播的定制化、可復制,遙望還將進一步依托技術變革,將企業從過往低效的“人力航船”,轉型為系統化、平臺化、自動化、協同化的“科技航母”,并持續輸出他們的系統化服務。

而伴隨著這一數字化動作的落地,今后,客戶可能只需要出一個人,就能通過大航海計劃玩轉未來世界的數字化業務。

從風口到成熟,隨著行業跨入深水區,直播電商已逐漸成為零售業乃至更多行業的基礎設施。在這一視角下,行業玩家們的競爭也將逐步回歸商品與服務的本質。

換言之,撐起直播電商的底層邏輯已然轉變,從流量到質量,從強調即時滿足到回歸服務體驗,穿越紛繁復雜的行業周期,正如7-11創始人鈴木敏文所認為的,“用商品和服務去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才是不確定中的唯一確定。

面對直播電商林立的品牌與機構,遙望網絡的“確定性”來自哪里?

答案或許藏在熱鬧的直播間外。

首先,在技術儲備上,遙望的技術庫存可能遠比外界了解的或者想象的要深厚。

直播間內炫酷的虛擬人背后,是遙望數字技術的支撐。除了仿真度更高、互動性更強的“孿生主播技術”外,科技正在賦能與改變傳依靠人效與物效的傳統直播間。

以數字影棚及數字場景、物為例,可通過實時攝影機追蹤、實時場景映射和實時渲染等技術,形成完整高效的跨場景、時空拍攝解決方案。目前,該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影視、直播、汽車、建筑、工業設計等各行各業。

在遙望的線上數字戰略發布會上,董事長謝如棟也向外界表明,遙望邁入數字化,升級成為一家數字化科技公司的決心。

對遙望而言,數字化所帶來的不僅是廣闊的增量市場,同時也將推動整個直播電商行業邁向標準化。

其次,從品牌基因維度看,作為業內頂尖的直播品牌,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遙望網絡其實一直在借助創新的力量,積極為行業賦能。

從打通線上線下,直播間展示24小時營業的商場場景,到部署信息化、數字化、精細化倉儲系統,設立電商直播“先行賠付”搖籃基金......

基于強大而正面的品牌形象,“遙望效應”助力直播電商跨過了野蠻生長的年代。

最后,遙望背后的上市公司“星期六(002291)”(002291.SZ)也為其提供了充足的彈藥支撐。

作為曾經的“女鞋第一股”,近年來星期六由“重”轉“輕”,通過“All in 數字化”,切換賽道,自2019年并購遙望以來,星期六的互聯網營銷業務與主業形成了有效協同。可以這么說,星期六向好的基本面,正在越來越成為一種確定性。

科技賦能,緊抓風口,輕裝上陣,這也正是為何信達證券、國盛證券等一眾券商,持續給予星期六“買入”評級的原因所在。

而對直播電商賽道來說,遙望網絡和星期六所提供的這種思路,正是立足技術,實現體驗變革,為行業發展做出了新的探索。

可以想見,在持續復蘇的經濟環境和不斷正規化的直播帶貨市場下,遙望網絡與星期六或將會迎來更大的機遇。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財經無忌。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