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應用場景不斷擴圍 數字人民幣賦能更多領域

2023-08-07 18:24:40來源:互聯網  

應用場景不斷擴圍 數字人民幣賦能更多領域

今年以來,多地持續探索數字人民幣發放工資。數字人民幣加速與平臺互通,“因地制宜”融入其各類推廣活動,持續嵌入繳稅納費等生活支付場景。業內人士表示,融入統發工資等場景極大拓展了數字人民幣使用范圍,未來數字人民幣料迎來快速發展期,有望賦能更多數字經濟細分領域。


(相關資料圖)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支付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從現金支付、刷卡支付到移動支付,數字人民幣應運而生。

近日,數字人民幣傳出不少大消息,預示著數字人民幣落地腳步加快。截至2023年4月,數字人民幣試點范圍已擴大至17個省(市)的26個地區,江蘇、廣東深圳、浙江義烏等多個試點地區推出了具體方案。

江蘇多地推廣用數字人民幣發工資。常熟市將從5月開始對在編公務員(含參公人員)、事業人員、各級國資單位人員實行工資全額數字人民幣發放;最新印發的《徐州市數字人民幣試點實施方案》提出,統籌推進以數字人民幣形式發放財政專項獎補資金、小額零星采購資金、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部分工資。事實上,早從去年6月起,常熟就已累計試點發放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國資公司工資補貼超4900人次、金額超254萬元。也就是說,實施數字人民幣發工資,已具備一定的條件。

當然,仍需提醒的是,發放數字人民幣需要考慮年紀較大員工及退休群體的需求,不能“一刀切”。另外,數字人民幣發工資目前還處于試點階段,一些基礎配套仍需完善。比如,如何平衡運營機構和非運營機構之間的關系,數字人民幣如何發放收回等,都需要試點地區積極探索。

央行本月初召開的2023年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會議提出,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持續完善頂層設計,積極探索應用創新。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數字人民幣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數字人民幣(字母縮寫按照國際使用慣例暫定為“e-CNY”)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并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硬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征和法償性,支持可控匿名。數字人民幣能夠無網無電支付,可以解決手機電量不足、網絡信號不好等情況的支付問題,進一步提高支付的便捷性,提升客戶體驗,培育使用習慣。

數字人民幣(字母縮寫按照國際使用慣例暫定為“e-CNY”)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并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硬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征和法償性,支持可控匿名。數字人民幣的概念有兩個重點,一個是數字人民幣是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另外一個點是和紙鈔和硬幣等價,數字人民幣主要定位于M0,也就是流通中的現鈔和硬幣。主要定位于現金類支付憑證(M0),將與實物人民幣長期并存,主要用于滿足公眾對數字形態現金的需求,助力普惠金融。

隨著數字人民幣創新場景的不斷升級,各種形式的數字人民幣消費券、紅包為助力消費提振、加快數字人民幣的普及應用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從各地的做法來看,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為加速數字人民幣加速“飛入尋常百姓家”,各地均在持續加大推進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落地力度。

數字人民幣普及后,將與實物人民幣長期共存,豐富央行向社會公眾提供的現金形態。保障廣泛群體和各種場景下法定貨幣的供應,降低公眾獲得金融服務的門檻。

數字貨幣逐步取代現金貨幣是趨勢,也更適應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需要。數字人民幣的發展,目前最大問題還是推廣問題。數字人民幣作為后進入者,要發展到有影響力的程度,還有不小的距離。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將促進金融科技的發展,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和創新。金融科技板塊將成為數字人民幣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3年以來,多地持續探索數字人民幣發放工資。數字人民幣加速與平臺互通,“因地制宜”融入其各類推廣活動,持續嵌入繳稅納費等生活支付場景。業內人士表示,融入統發工資等場景極大拓展了數字人民幣使用范圍,未來數字人民幣料迎來快速發展期,有望賦能更多數字經濟細分領域。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