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房產 > 正文

關注可持續價值 房企著力提升ESG能力和表現

2022-04-26 10:41:12來源:央廣網  

近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指引》,自2022年5月15日起施行,其中明確要求在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的溝通內容中增加關于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的信息。

作為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而非財務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ESG已成為資本市場評價投資標的的重要標準。隨著上市公司ESG信披監管制度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房企著力提升ESG能力和表現,以期在這一道“必答題”上得到更高的分數。

加強ESG數據管理及信息披露

據CRIC統計,截至2020年,銷售百強榜單中的近70家上市房企,有62家房企披露ESG報告,占比近9成。發布ESG報告的房企數量正在逐年增加。

今年3月31日,萬科在發布2021年年報的同時也發布了2021年社會責任報告。報告中指出,萬科一直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推進、優化ESG管理,定期檢討集團ESG表現,制定集團ESG策略與政策,并就特定ESG議題開展研究,逐步提升ESG管理水平及責任實踐。

旭輝則在2019年成立了ESG管理委員會及ESG工作小組,并在2020年7月發布了首份獨立ESG報告。“我們在運營過程中將更加注重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對客戶、對員工、對環境、對社會的貢獻。我們深信這種貢獻不僅僅是企業的責任,更代表了企業應對變化的適應力,與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的、有質量發展的能力。”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表示。

2021年5月,龍湖發布2020年可持續發展報告,這是龍湖首次發布相關獨立報告。龍湖管理層在今年的業績會上表示,龍湖累計捐款已超過17億元,未來圍繞醫療、扶貧、教育、鄉村建設等方面還會繼續發力。

發布獨立ESG報告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同時披露內容也更加全面、豐富,這意味著房企ESG數據監測和收集體系以及整個ESG管理體系正在逐步完善。據悉,遠洋、金茂、碧桂園等多家房企都搭建了ESG 數據管理平臺,覆蓋公司各條業務線,實現ESG 指標數線上收集,并明確數據統計的標準、口徑與流程,提升組織工作效率和企業ESG管理水平。

“ESG數據例如碳排放量、員工構成比例、客戶滿意度等是一家企業ESG績效的直觀體現,”億翰智庫指出,“這反映公司ESG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同時可以幫助企業推進ESG戰略的實施、目標制定和考核。”

不過,房企對環境、社會及管治三方面因素的關注度并不均衡。德勤中國在2020年對香港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房地產行業的環境數據披露相對成熟,但在社會數據方面(如職業健康和安全)仍有不足。因此,德勤中國建議房地產參與者加強其ESG數據機制,全面考慮ESG三因素。

全面提升ESG管治水平

信息披露監管制度的完善,則在倒逼房企提升自身ESG水平,完善ESG治理框架。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常被提及的環境和社會責任外,近年房企對提升管治能力的關注度也在提高。

ESG反映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這需要企業夯實合規基石、加強風險管控。以華潤置地為例,其可持續報告顯示,華潤置地已在風險管理體系中融入相關ESG風險包括企業營運、腐敗與不穩定、職業健康與安全、氣候變化等。2020年,華潤置地開展重點業務法律風險檢查460次,識別風險點1282項,督促大區完成需整改的重大法律風險1282項。

旭輝在最新的ESG報告中透露,2020年,其在風險防控、標準化建設、合規意識及能力構建方面的主要行動包括完成93個制度、辦法及指引的風控審核,編制《新進城市外部環境風險管理作業指引》,累計舉辦320場合規、風控培訓等。

“包括碧桂園、龍湖、旭輝在內的多家房企建立了由三道防線組成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億翰智庫指出,“一線業務部門、總部職能及系統支持部門、內部審計部門,層層把控監督,識別和管理業務和公司層面的重大風險議題,在降低風險的基礎上,賦能企業管理。”

同時部分企業嘗試通過數字化來提高企業風險監測水平和數據處理能力,例如龍湖集團在2020 年搭建了風控監測平臺,開展公網風險監測、內部風險監測,對于含數據風險和安全風險的異常進行監控和處置,在業務開展過程中重點監測黑灰產平臺,助力企業健康運營。

“雖然環境因素在房地產領域特別重要,但社會和管治因素同樣不容低估。”德勤中國房地產行業主管合伙人羅遠江表示,采取全面的ESG戰略能夠為房地產企業帶來創造長期價值的機會。

發展水平仍處于早期階段

房企對于ESG的重視程度正逐年提高,那么相對客觀來看,目前房企的ESG水平究竟如何?

ESG評級是反映企業ESG能力的重要指標, 也是各投資機構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國際指數公司明晟(MSCI)發布的ESG評級是目前認可度較高、使用范圍較廣的一個,其評級結果從高到低分為行業領先、平均和落后三檔,以及AAA、AA、A、BBB、BB、B、CCC七個等級。

記者通過查詢明晟官網以及企業ESG報告得知,目前,新城、金地、綠城、金科等房企的MSCI ESG評級為BB級;華潤、旭輝、龍湖、龍光、合生以及萬科等房企獲得了BBB級;遠洋獲得A級,這是目前MSCI給予內地房企的最高ESG評級。

整體來看,大部分內地房企評級都處于BB-A級之間,即相對中等的水平,還有較多的提升空間。

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在今年3月發布了滬深300成份股ESG評價數據,A股上市房企中招商蛇口獲得AAA級,萬科、保利發展獲得AA級,金地集團獲A級,新城控股則為BBB級,綠地控股為BB級。

另一個可參考的維度是ESG相關指數的評選。以恒生ESG 50指數為例,根據恒生指數公司官網信息,在ESG方面獲得高分的企業才能被納入恒生ESG 50指數,而目前被納入其成份股的內地房企有中海、金茂、旭輝、華潤、萬科、龍光等,物企碧桂園服務也成功入選。

對于房企來說,在ESG方面獲得更多認可,有助于拓寬融資渠道。資料顯示,遠洋、華潤、中海、旭輝等房企均在近兩年成功發行綠色債券或獲得其他ESG相關融資,其中華潤就在今年4月14日獲得了工銀亞洲發放的一筆12億港元的5年期ESG貸款。

企業ESG發展需要長期持續性的投入,克而瑞分析人士指出,從發展現狀來看,國內房地產行業整體的ESG發展水平尚處在早期階段。未來,房企能否進一步提升ESG發展水平,實現短期經濟效益與長期環境、社會利益之間的平衡,記者將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