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北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繼續增長 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

2022-04-25 10:08:16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正繼續增長。4月24日,北京召開新冠疫情防控第313場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龐星火介紹,4月23日16時-24日16時,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21例,其中確診病例16例、無癥狀感染者5例。初步流調結果顯示,北京疫情已隱匿傳播了1周,涉及多條傳播鏈。目前,北京新增高中風險地區各1個,各區加強了校外培訓等集體活動、社區封控管理。物資供應方面,相關人士表示,北京目前蔬菜、水果、肉類等物資供應充足,能夠保障人們的需求。

近1/4為60歲及以上老年人

龐星火介紹,自4月22日以來,北京市累計報告41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涉及5個區,其中朝陽區26例、房山區7例、順義區6例、西城區1例、通州區1例。41例感染者中,近1/4為60歲及以上老年人,老年感染者中未接種新冠疫苗比例達50%。

初步流調結果顯示,目前已隱匿傳播了1周,短期內出現了多代病例,提示病毒傳播隱匿、速度快,防控難度進一步加大。本輪北京疫情涉及多條傳播鏈,感染者人群多樣、活動范圍廣,目前已涉及學校、旅行團及多個家庭。龐星火在4月2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隨著排查力度加大,未來還將發現續發病例。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面臨境外、京外輸入及‘五一’假期人員流動增加等多重風險,防控壓力持續增大。要采取最果斷措施,以最快速度管控風險、流調溯源,堅決阻斷病毒傳播鏈條。”龐星火說。

朝陽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楊蓓蓓介紹,目前共判定密接1230人,涉及朝陽區的均已落實管控措施,涉及區外人員已轉辦協查。經研判,朝陽區擴大核酸檢測范圍,將從4月25日起對生活、工作在朝陽的人員進行核酸檢測,25日、27日、29日每天檢測1次。

順義區也擴大了核酸篩查范圍,對病例到訪過及人口倒掛嚴重的9個鎮街開展了區域核酸篩查,累計完成檢測50余萬人,結果均為陰性。

中日友好醫院外科重癥醫學科(SICU)原主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家組成員李剛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北京本輪疫情隱匿、散在、多發,傳播的聚集性表現也比較突出,有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傳播。按照病毒的特點,疫情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會有增加的趨勢。北京堅持動態清零,盡早地篩查出密接者、次密接者,采取封控或管控措施,適當地擴大核酸篩查范圍,有利于及早控制住疫情傳播,掐掉傳播途徑。

新增高中風險地區各1個

目前,北京涉疫地區已加強疫情防控措施。4月24日,北京將朝陽區潘家園街道松榆里社區定為高風險地區,將朝陽區潘家園街道松榆東里社區定為中風險地區。全市其他地區均為低風險地區。

疫情防控措施也更趨嚴格。4月23日起,朝陽區暫停了各類校外培訓機構所有線下課程和集體活動,恢復時間將根據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另行通知。同時,繼續深化裝修從業人員排查,目前已完成核酸檢測采樣18673人,結果待出。深化區域旅行團排查,即日起區域旅行團全部暫停。

4月22日,順義區對北務鎮北務村進行了封控管理。據了解,北務村重點發展農業生產,有農業大棚820畝,主要種植西瓜、蔬菜,有約200戶村民從事農業種植。當前正值西瓜授粉的關鍵時期,如農民因封控不能勞作,將直接影響全年經濟收入。

為解決相關問題,順義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馮江全介紹,順義區在北務村已完成兩輪全員核酸檢測且結果均為陰性的前提下,決定對相關村民采取從居住地到農業大棚“兩點一線”的閉環管理,與村民簽訂承諾書,要求途中全程嚴格做好個人防護、不與他人接觸、不前往除大棚以外其他區域活動,由鎮村兩級工作組每日進行巡查。

同時,順義區持續做好封控區內特殊人群的摸排,重點對孕產婦、慢性病患者、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有針對性地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和群眾生產生活保障“兩不誤”。

“北京的醫療資源是相對豐富的,病例收治、集中隔離的現有醫療資源比較充足。對于疫情防控,要高度重視、有前瞻性,在疫情的初發階段,就采取最有力的措施,跟病毒傳播比速度。”李剛說。

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4月24日下午起,北京多個外賣平臺出現了搶貨現象。那么,北京物資供應保障情況如何?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趙衛東介紹,目前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場貨源供應充足,交易正常。從批發端看,近一周蔬菜日均上市量穩定在2.2萬噸以上,特別是4月23日北京突發局部疫情,商務部積極協調批發市場組織貨源,加大調運,24日蔬菜上市量達2.27萬噸,較23日增加9.1%;豬肉和雞蛋供應量分別穩定在560噸、410噸以上,均處于正常水平;糧油日均供應量6000余噸,保持穩定。

從貨運端看,各類生活必需品綠通車輛運輸暢通,近一周各收費站日均綠通車通行車輛6800余輛,較上一周增加13.4%,近兩日綠通車通行車輛均超過7100車輛,完全能夠滿足運輸需求。

新發地宣傳部部長童偉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市場的供應不是每天清零,而是持續不斷地往里增補。比如疫情之后我們每天的銷售量是3萬噸,每天賣出去一些就會進來一些,偶爾一天少一點的話,第二天一定會快速補充上來。此外,我們的產地北移之后,供應地以河北、山東為主,這樣就可以調動一些小的運輸車輛,甚至有時候不走高速公路,可以通過國道進來。另外我們還有一個儲備庫,大概有3000噸的儲備量,3-7天根據不同的品種進行一次輪換。在各種機制的保障下,我們的供應是非常穩定的”。

“老百姓的消費是多元化的,而且是不確定的,有一定的調劑和平衡性,比如如果唐山的大白菜突然間受困了,沒關系,張家口的可以補上。因為我們是一個統一的大市場,產地本身也有一種調節性和平衡性,它有一個相對的供應網絡,如果一個地方受困,哪個產地的貨上不來,商人的信號是極其敏感的,補充性的產地立馬就會進行調整。”童偉說。

楊蓓蓓也表示,物美、京客隆、永輝等重點連鎖超市貨源充足,按日銷量的1.5倍保持庫存,同時,也建立了主要生活必需品政府儲備。對目前出現疫情風險的街鄉,由75個重點保供企業門店進一步加大蔬菜、水果、肉類等生活必需品備貨量。(陶鳳 呂銀玲)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