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熱頭條丨出動直升機無人機,比爾·蓋茨等億萬富翁涌入格陵蘭島“尋寶”

2022-08-10 19:44:25來源:新京報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8月8日報道,包括比爾·蓋茨、杰夫·貝索斯等人在內的億萬富翁投資了一個大規模的“尋寶”活動,以期在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開采礦產資源。

他們斷定,在格陵蘭島迪斯科島和努蘇阿克半島的丘陵和山谷下,存在足夠的關鍵礦產資源,以驅動數億輛電動車。

該報道稱,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格陵蘭島的冰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諷刺的是”,這一氣候危機卻給投資者和礦業公司創造了機會,以尋找可推動綠色能源轉型的關鍵礦產。


(相關資料圖)

當地時間2021年9月15日,格陵蘭島,浮動的冰川。圖/IC photo

億萬富翁的“尋寶計劃”

“我們正在尋找將成為世界最大或第二大、最重要的鎳和鈷礦床。”Kobold Metals首席執行官庫爾特·豪斯(Kurt House)告訴CNN。

豪斯此前強調:“用電能全面驅動全球經濟是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最大挑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努力加快(進程),尋找電動車革命的關鍵材料。”

Kobold Metals為一家礦產勘探公司,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在該公司的官網上寫著,“用人工智能尋找未來的材料”。他們目前受到這個“億萬富翁俱樂部”的經濟資助,與藍鴉礦業公司(Bluejay Mining) 一起在格陵蘭島尋找礦產資源。

在去年8月宣布該投資項目的聲明中,Kobold Metals表示將在其第一階段,即2022年12月31日前動用340萬美元的投資,對勘探地區進行高級地質和地球物理評估,以進一步優化鉆探目標,而在第二階段(2024年12月31日前)他們將花費1160萬美元進行鉆探。

據路透社此前報道,該礦采計劃今年預估鉆探3000米土地,深度為150米至400米。主要目標為鎳、銅、鈷和鉑族金屬。俄羅斯供應全球約10%的鎳,在今年俄烏沖突爆發后,用于不銹鋼和電動車電池的鎳價格飛漲。

當地時間2022年7月21日,格陵蘭島東海岸,冰川融水流入海洋。圖/IC photo

藍鴉礦業公司曾表示,格陵蘭島西部的地質特征與俄羅斯諾里爾斯克類似,而諾里爾斯克為鎳和鈀的主要產地。

現在,30名地質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廚師、飛行員和機械師駐扎在格陵蘭島西海岸的勘探地。這些工作人員正在采集土壤樣本、駕駛無人機和帶有信號發射器的直升機,以測量地下電磁場、繪制巖層圖。

據悉,除了美國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亞馬遜公司前首席執行官杰夫·貝索斯外,參與投資的至少還包括美國彭博有限合伙企業創始人、前紐約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雷·戴利奧,硅谷風險投資機構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會,挪威國有能源公司Equinor。

英國《獨立報》報道稱,對這些億萬富翁而言,他們很可能找到這些金屬,得到投資回報,以幫助他們購買更多農田,或將更多火箭送上太空。

下一個開采熱點:格陵蘭島?

“氣候變化給格陵蘭島帶來的后果和影響令人擔憂。”藍鴉礦業公司首席執行官波·莫勒·斯騰高(Bo M?ller Stensgaard)說,“但總體而言,氣候變化使得格陵蘭島的勘探和采礦變得更容易。”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內森·庫爾茨(Nathan Kurtz)對CNN表示,在過去數十年里,北極海冰融化加快,預計在未來20年至30年內北極海冰可能會消失。“原本全年覆蓋的北極冰已經變成季節性冰蓋。”

當地時間2017年9月13日,一艘船駛過格陵蘭島伊盧利薩特附近的冰山。圖/IC photo

美國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7月15日至17日間,格陵蘭島每天涌入海洋的冰川融水可達60億噸,這三天的水量便可填滿720萬個奧林匹克規模的游泳池。

據CNN報道,每年夏天,科學家都擔憂2019年格陵蘭島的大規模冰蓋融化事件將重演。當年,格陵蘭島5320億噸的冰塊融化,導致全球海平面永久上升1.5毫米。

格陵蘭島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在氣候變化面前極其脆弱,但與此同時,它也成為了尋找礦產、為氣候危機提供解決方案的關鍵地區。斯騰高稱,氣候變化延長了海洋的無冰期,他們的團隊得以更輕松地運送重型設備,將金屬更快地運送至全球市場。

美國北極研究委員會邁克·斯弗拉格(Mike Sfraga)告訴CNN,隨著氣候變化趨勢不變,毫無疑問,土地開采將會變得簡單,其中部分土地極具礦產開發的潛力。

丹麥和格陵蘭地質調查局(GEUS)表示,格陵蘭島或將成為煤、銅、金、鋅和稀土元素的開采熱點。格陵蘭島自治政府已經在整個無冰陸地做過數次資源評估,認識到礦產開采具有多元化當地經濟的潛力。

斯弗拉格強調,支持開采礦產資源,并不意味著要無視環境保護。保護環境為格陵蘭文化和生活的中心。“格陵蘭政府支持負責任、可持續、經濟上可行的自然資源開發,包括開采各種礦產。”

新京報記者 侯吳婷

編輯 陳靜 校對 劉軍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