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環球時快訊】虛擬數字人被指名不副實,無法批量化生產

2022-09-02 15:30:40來源:第一財經  

作者/劉曉潔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2022) 在9月1日正式開幕,此次大會中元宇宙是一大展出亮點,作為最快落地場景的虛擬數字人也頻繁在大會出鏡互動。

“我們不應該把元宇宙看成一個空間概念,而應該看成一個時間概念,即當人們在虛擬世界里花的時間越來越多,直到超過現實世界時,才可以說我們進入了元宇宙時代。”在9月1日晚的“滴水湖AI夜話——AI+元宇宙”論壇上,unity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張俊波從生產效率和實時交互上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技術人的觀察視角,及其對未來的判斷和思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元宇宙仍然遙遠

“我在互聯網及軟件行業有20多年的從業經驗,這些年科技進步可以說是飛速的,非常令人驚訝,但是一看生產流程,又覺得我們才剛剛起步,還處于工業革命之前,技術剛剛萌發卻沒有實現大批量規模化生產的階段,生產效率比較低下。”

以近幾年非常火爆的虛擬數字人為例,張俊波認為,雖然很多制作數字人的公司用的是元宇宙的概念,但是其本質上卻是圖形渲染公司,“比如一個虛擬偶像類的數字人,其背后是動畫師們在一幀一幀的精修渲染,或者是依賴于對中之人的動作捕捉,不僅成本非常高,且制作流程十分耗時。”

現在市場上也有可以批量生產的數字人,但張俊波表示這些虛擬形象同質化嚴重,不能充分表達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這不僅是國內的現狀,整個國際市場都是如此。基于當前技術和成本的限制,擁有雄厚資本與能力的企業尚且不能做到規模化生產,更不用談讓廣大消費者來參與。

元宇宙離我們還有距離,因為張俊波認為元宇宙是一個3D版本的互聯網,其特征為始終實時3D,高度交互、高度社交和持續穩定。

從這個定義來看,現在很多元宇宙概念產品不能被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元宇宙。如提前錄制的虛擬演唱會、云游戲等,要么靜態展示無法互動,即使互動也是由設定好的程序按部就班去執行,無法對設定程序以外的行為做出反應,無法滿足實時性與交互性特點。

這需要元宇宙世界有足夠豐富有趣的內容,給人以比現實世界更多元的體驗,才能讓人們更愿意在虛擬世界中花時間。但要實現這一點需要海量的內容,海量的虛擬人、場景、資產等素材。

AI加速元宇宙的到來

目前相對傳統的生產方式無法滿足元宇宙時代海量的內容需求,基于此,張俊波認為,能夠指數級降低數字資產制作成本的AI技術,是實現元宇宙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

“賦予工具智慧,將工具訓練成技術人員大腦的延伸,用AI打造數字資產制作的流水線,才能夠大規模生產高質量的虛擬內容,帶動整個行業加速發展。”

元宇宙有三個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人、場、物,這些數字資產共同構建了元宇宙世界,影響著人們在元宇宙世界中的體驗,unity在這三個領域的探索指引了一些AI技術可以應用的方向。

當下元宇宙最熱門的方向是虛擬數字人,張俊波表示,在這個領域當前很多公司采用的流程是,讓模特在光場設備中做出極限表情并拍攝下來,而后讓藝術家進行模型清理,這個步驟耗時耗力。

人的表情是由面部肌肉牽動的,只要掌握了面部肌肉間的相互的作用和關系,就可以借助AI技術模擬出人類的所有表情,而不需要找真人一一來掃描。張俊波展示了一段由加拿大虛擬角色軟件開發商Ziva Dynamics制作的數字人的視頻,其神態和形象已經可以媲美真人。

在今年初,Ziva Dynamics被unity收購,張俊波介紹,Ziva Dynamics精通復雜模擬與模型變形、機器學習與實時角色創作,同時團隊對復雜的解剖學模擬與實時藝術工具有著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理解。

基于Ziva Dynamics的技術,原本要耗費數周甚至數月的角色臉部創作時間,濃縮成云端的一次點擊。藝術家的創作周期從十幾天縮短到短短的兩個小時。AI技術簡化數字人制作流程,從而可以讓規模化的數字人生產變成可能。

除了虛擬數字人之外,場景也是元宇宙的重要部分,在這方面,AIGC將發揮重要作用。

未來的元宇宙會是一個開放大世界,現在創作數千甚至數萬平方公里的虛擬世界,已無法用純人工的方式來擺放和設計每一寸土地,程序化和規則化的生存世界,成為開放大世界的一個關鍵技術。

在元宇宙的物體方面,逐一建模復刻效率同樣低下,通過可視化的方式與3D掃描,可以把現實世界中的對象進行3D重建。用戶只需用手機拍攝一分鐘的視頻,然后將其上傳至云端,視頻就會在AI技術的輔助下進行處理與壓縮,從而成為高質量的3D模型。在未來這項技術可以成為用戶在元宇宙中的好幫手,比如把生活中的擺件、書籍等物品掃描成3D模型。

在解決了人、物、景的問題后,交互性、社交屬性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基本特征,因為元宇宙并不僅僅是一個靜態的畫面。這要求元宇宙世界里的數字人能夠與用戶對話,給出實時的反應和反饋,不僅僅要有精美靈動的外表,還需要有近乎于人的智能甚至靈魂。

華院計算虛擬數字人產品總監馮絢博士持有同樣觀點,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她表示,在成本、終端等制約因素外,長遠看更重要的或許是如何賦予虛擬數字人一個有趣的靈魂,包括它的知識、智慧、個性以及情感。

在這一方面,已經涉及到很多人工智能前沿領域,例如如何在與人的交互當中理解人的感情,和人產生共情,如何產生感情的回應。馮絢認為這是最引人入勝的一部分,也是未來帶來更大想象空間的一部分。

在這之后,人工智能結合虛擬數字人可用的場景和可發揮的價值,會有飛躍式的拓展。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