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數”實現“西算”仍需技術突破
鄔賀銓
王堅
【資料圖】
何寶宏
算力被譽為新的生產力,數字時代正在召喚一張高效率的“算力網”。
從首次提出“東數西算”工程概念,到八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東數西算”國家工程啟動8個多月,致力于將東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使數據要素跨域流動,從而打通“數”動脈,織就全國算力一張網。根據規劃藍圖,這樣既緩解了東部能源緊張的問題,也為西部開辟一條發展新路,同時實現了碳達峰碳中和的綠色目標。
“東數西算”需要哪些技術突破,如何兼顧算力提升與節能減排,以及加碼布局數據中心,怎樣避免無序競爭?對此,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創始人王堅以及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在鄔賀銓看來,“東數西算”工程結合了中國經濟發展以及能源分布的區位特點,是適應中國新時期國情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必要工程。王堅則表示,實現“東數西算”戰略應該在技術上有所突破,讓東部的數據真正做到“西算”。
對于算力的助力作用,何寶宏告訴記者,在“東數西算”工程背景下,東部地區算力需求會向西部地區大量轉移,工程實施過程中帶來的相關硬件、軟件、行業應用等需求,預計每年帶動云計算方面投資就將超千億元。
防止揠苗助長 建設數據中心要與需求同步
算力是數字化轉型重要抓手
新京報貝殼財經:如何認識算力在這個時代的作用,“東數西算”工程的戰略意義是什么?
鄔賀銓:我們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機遇,包括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來發現工作和生產中的一些規律,這就需要運用算力的計算和分析,以及算法和數據的支撐。通過算力平臺的計算,可以幫助企業進行工業設計、電網仿真、制藥靶點選擇等許多需要進行分析的工作。在各種各樣的生產中我們都會有很多實驗,過去這類實驗實際上是一個試錯的過程,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現在可以通過計算來模擬尋優,代替實際生產中的實驗,大大節省成本,提升效率,因此在數字經濟新時代,算力已經是我們作為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重要抓手。
所以,很多國家都把算力作為未來發展的一個戰略選擇。在中國,東部經濟比較發達,東部企業的計算需求也多一些,但是東部缺乏能源,我們需要把大部分電力傳到東部去。現在來看,用光纜傳輸代替電力傳輸可以降低成本,如果把一些對時延要求不敏感的數據的計算和存儲放在西部,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省能源的輸送,充分利用西部可再生能源優勢,同時也有利于解決東西發展的不平衡問題。這是結合中國經濟發展以及能源分布的區位特點來定的,是適應中國新時期國情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必要工程。
新京報貝殼財經:二十大報告提到綠色發展與區域發展,在你看來,西部地區怎樣利用這次工程將發展效益最大化?
鄔賀銓:“東數西算”中的“西”也不是說西部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去做數據節點,還要考慮該地區是不是在能源、土地以及相關資源上面有一些優勢,所以西部四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也是經過一定的選擇。
對于被選擇作為樞紐節點的西部地區要抓住這個機遇。一方面,要承接建設樞紐,同時要帶動網絡基礎設施的發展,但是僅僅做數據中心畢竟還是重資產,不能完全靠這個帶動GDP,還需要發展上下游產業,包括數據清洗、標注、前期的處理,數據中心機房安裝服務等產業,以及數據中心的安防、制冷和電力等相應產業。并且通過這些產業來吸引人才,帶動整個西部數字設備和數字產業發展。
隨著數據中心進入西部,我們也希望,在承接樞紐的西部地區,盡快發展相應的綠電,比如風電光伏等。
新京報貝殼財經:“東數西算”工程對我國雙碳目標有何作用?
鄔賀銓:2030年中國要實現碳達峰,這是整體而言,對于信息產業來說,2030年還做不到碳達峰,因為無論數據中心還是基站總數都還會繼續增長。一方面我們要想辦法提升信息技術產品能效,減少萬元GDP能耗,另一方面,希望通過使用綠電替換化石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將算力轉化為生產力,可幫扶中小企業上云
新京報貝殼財經:你之前提過,將算力轉化為生產力的過程中還面臨一些阻礙,這主要指什么?
鄔賀銓:第一,盡管有算力樞紐節點,但也并不是說企業提出個問題,它就可以直接計算了,一般都需要結合企業實際。企業本身在數字化轉型時,需要把數據盤活,比如通過各種傳感器把企業生產現場的一些數據收集起來,只有有了數據才能去利用算力節點來進行訓練,優化出模型。
第二,算力基礎設施的建立,應該跟工業互聯網發展并行,這樣才能促進算力的進一步利用。更多的中小企業可能不僅缺乏資金、人才,也不知道怎么做,所以很多時候地方政府可以開放數據和應用場景,甚至免費為中小企業提供一些云服務。
第三,我們說“東數西算”,相對而言東部是主動的,西部是被動的。東部的熱數據在東部計算,相應的冷數據要到西部去存儲,這個時候西部在建立算力樞紐的時候,需要跟東部進行協同,否則如果建完沒有市場,就容易形成浪費。
還有一點是人才,西部地區盡管有土地資源、能源供應,但是比較缺人才。有人說東部的專家遠程維護就可以,實際上根據經驗,可能還是待在西部樞紐現場、有相應專業維護隊伍,才能夠及時排除故障,保障算力樞紐正常運行。
防止數據中心“過熱”,不要脫離實際盲目建設
新京報貝殼財經:“東數西算”工程還面臨哪些困難或挑戰?
鄔賀銓:首先,怎么讓數據中心建設跟我們的需求同步發展。其次,建完數據中心,如何讓更多企業去上云利用。現在很多企業有數據,但是并沒有很好地利用,甚至即便建立了樞紐,有算力,它也不會用,這導致可能建完了數據中心也不能充分發揮效益。
新京報貝殼財經:當前很多主體建設數據中心和相關算力工程的熱情高漲,如何理性布局?
鄔賀銓:長遠來看,我們要向信息社會發展,上云用數是一個比較可行的手段,而且算力樞紐的建設會為上云用數打好基礎,實際上它是一個數字基礎設施。從這點來看,用國家行為來引導發展,肯定是必要的。
但是,算力樞紐的建設本身是市場行為,由企業根據市場需要建設,企業是算力樞紐建設的主體,在投資建設時肯定會有它的理性考慮。我們要防止的是,一些地方政府揠苗助長,比如除了八大算力樞紐,現在很多城市比較迫切地建設本地數據中心。如果本身有計算需要,這樣做未嘗不可,但是脫離實際盲目建設,將來就可能無法很好地發揮作用。
發力云計算 讓“東數”真正做到“西算”
技術突破實現“東數西算”,而不是“東數西存”
新京報貝殼財經:怎樣才算實現了“東數西算”?
王堅:現在是否能夠真正做到“東數西算”?我認為,能源分布是地球46億年形成的結果,我們無法改變,但數據不一定。要真正做到“東數西算”,需要非常大的技術突破。
目前“東數西算”的邏輯是把東部數據傳到西部去算,但由于實時性計算等問題的存在,我們只是把數據存在西部,因為那里成本比較低,但儲存的只能是不常用的冷數據。
要真正做到“東數西算”,東部的數據就該出現在西部,傳統IT技術可能做不到這一點,需要在技術上有所突破。也就是說,許多東部“熱數據”無法搬去西部,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搬出去的能力。我認為把云計算做好,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目前,使用云計算技術,在幾千公里外也可以進行管理,真正的云計算讓東部和西部的差別變得相對不重要。
云計算技術一個很重要的應用就是不受地域限制,可以把延遲控制在一個用戶可以接受的范圍。舉例來說,東部的一個用戶在淘寶上買東西,傳統來講數據會記錄在東部,但使用飛天平臺的云計算系統,服務就可以在西部提供,這樣數據才會留在西部,否則“東數西算”就只能是“東數西存”。
部分數據中心像房地產項目,不要為了建而建
新京報貝殼財經:各行各業和每個用戶對算力需求多種多樣,存在明顯差異。如何才能讓算力使用起來更簡單、更容易、更方便?
王堅:在過去,計算機的出現滿足了個人對計算的需求,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更容易、更方便。而在當前數字經濟時代,個人對計算量的需求遠遠超過了一臺個人計算機所能夠提供的量,此時可能需要10臺、100臺甚至1萬臺計算機,計算的需求才能被滿足,算力的概念也應運而生。
但是,實現這樣的算力,只是簡單地把一臺臺個人計算機相加是不行的,想用100臺機器完成一件事,就必須在這100臺機器里倒騰數據,使用上怎么可能簡單方便?此時,需要在技術上有所突破,使用云計算的方式讓100臺計算機協同工作成為一臺超級計算機。對用戶來講,這100臺計算機可以像一臺計算機一樣,可以使用其中的1%,也可以100%使用。
要知道,電力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用電被規模化了,只是摩擦產生的靜電無法產生“電力”這個概念。算力也一樣,我認為達不到規模效益的所謂“云計算”,稱不上嚴格意義上的云計算,而如何讓算力使用起來更簡單、更容易、更方便,歸根到底一句話,就是把云計算用好。當然,全世界頂尖的云計算企業只有幾家,大家對嚴格意義上的云計算理解不同或許正是原因之一。
新京報貝殼財經:各地加碼布局數據中心,應該如何加強頂層設計統籌規劃,避免一哄而上?
王堅:數據中心中最基本的單元是機架,工信部在今年7月2022中國算力大會上披露,目前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500萬標準機架,服務器規模約2000萬臺。不過,目前這些機架有一半是空的,背后原因值得深思,其中技術也是關鍵因素。
當前,許多人對云計算的理解是建設一個數據中心,再把服務器放到數據中心,更多的則是把數據中心空間租給不同的人,就稱之為云計算。事實上,這種簡單的主機托管,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云計算。嚴格意義上的云計算既需要專門的軟件架構,也需要把計算作為一種服務去滿足用戶需求。
許多地方把數據中心建設成了房地產一樣的項目,一些數據中心實際業務就是“出租”,把數據中心的空間分給不同客戶。如果實現“東數西算”戰略,數據中心要完成的一次技術革命就是將其中成千上萬臺機器當做一臺計算機來用,即讓整個數據中心成為云計算時代的一臺計算機,實現嚴格意義上的云計算,這需要技術能力。
如果把數據中心當做房地產來建設,再規劃也是沒用的。所以從最開始需要加強的是技術方面的戰略規劃,不要為了建設數據中心而去建設。
數字化的終極目標是極大降低碳排放量
新京報貝殼財經:算力的提升要消耗大量能源,如何兼顧節能減排?
王堅:算力的真正作用是提高整個社會效率。我此前也說過,數字化時代的1度電要產生電氣化時代10度電的社會價值。智能化一定要歸到這個最終極的目標,不能降低資源消耗的智能化都是沒有誠意的,這就是算力跟電力之間的根本關系。
回看20世紀的碳排放曲線,我們可以看到碳排放增加也是因為傳統技術進步。具體來說,目前許多技術雖然可以在局部上減少碳排放,但如果技術進步同時使得資源消耗的能力大大增加,總體上還是增加了碳排放。從這一點來說,如果沒有數字化,碳排放量可能還會更高,數字化的終極目標是極大降低碳排放量,這是全面實現碳中和的基礎。
過去講節能,是指在資源消耗絕對值增加的前提下降低碳排放量。但只要絕對值增加了,碳排放量的相對降低也變得無足輕重。我認為,達成雙碳目標最重要的技術路徑就是數字化,城市大腦就是這個邏輯,這一實踐告訴我們,城市其實不需要那么多資源來支持。城市大腦的一個重要假設就是,如果這是一個通過算力驅動的城市,可能只需要原來10%的資源就能讓城市運行下去,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能降低碳排放量的絕對值。
“東數西算”要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東部算力需求轉移,預計每年撬動千億投資
新京報貝殼財經:如何正確認識算力在這個時代的作用?你之前提過,云計算將成為“東數西算”工程算力的關鍵載體,兩者關系具體是怎樣的?
何寶宏: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到來,數據正呈現出爆炸式增長,算力已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新焦點,正像水電一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目前,我國東部地區算力需求大,但能耗指標緊張、電力成本高,大規模發展數據中心難度和局限性大,算力供給難以滿足算力需求。而西部地區數據中心利用率低、算力供大于求,呈現出東西部地區算力需求、供給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
一方面,在“東數西算”工程背景下,東部地區算力需求會向西部地區大量轉移,工程實施過程中帶來的相關硬件、軟件、行業應用等需求,預計每年帶動云計算方面投資就將超千億元。另一方面,云計算成為算力輸出的重要方式,隨著云計算快速發展,云計算廠商搶抓機遇紛紛布局,加快“東數西算”工程發展。因此,云計算的發展與“東數西算”工程是協調發展、互相促進的關系。
“東數西算”有助打通東西部數字經濟大動脈
新京報貝殼財經:啟動“東數西算”工程,東部和西部能獲得怎樣的發展契機?
何寶宏:“東數西算”工程通過數據流引領帶動資金流、人才流、技術流等,有助于推動我國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打通我國東西部數字經濟的大動脈,實現數字資源、數字算力、數字產業、數字服務等合理布局,助力數字中國建設。
在“東數西算”工程背景下,東部地區可以把對時延性要求不高的數據傳輸到西部地區,享受西部地區水、電、可再生能源等豐富資源,減少成本費用;東部企業向西部遷移,西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算力需求,將有效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加快西部地區企業數字化轉型。
西部應積極發展當地數據中心集群建設,充分利用當地優勢,為企業提供更多優惠,吸引大量企業向西部遷移,加快西部地區企業數字化轉型,提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完善相關人才引進政策,鼓勵更多的人才到西部發展,提升人才引領發展的支撐力。
新京報貝殼財經:有專家認為“東數西算”應該叫“東數細算”,要認真核對哪些數據應該放在西部,哪些應該安排在就近節點。如何看待“東數西算”的資源調節,和云計算求快求近之間的矛盾?
何寶宏:“東數西算”并不是把所有的數據都傳輸到西部進行計算,而是針對時延性要求不高的業務傳輸到西部計算,對時延性要求高的業務還留在東部進行計算;針對求快求近的需求,數據中心開始向邊緣數據中心發展,在東部地區建邊緣數據中心,可以更好滿足業務低時延的需求。而云計算數據中心建在西部,未來,隨著網絡技術發展,數據傳輸會更快、更安全。
全國“一盤棋”統籌規劃,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
新京報貝殼財經:數據中心等關鍵基礎設施投入巨大,如何引導行業發展避免重復建設?
何寶宏:充分發揮國家在“東數西算”工程中數據中心建設的制度設計、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等方面的引導作用,引導行業科學合理規劃數據中心建設。
此外,以應用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合理規劃、有序發展數據中心建設、優化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布局,避免重復建設。
新京報貝殼財經:“東數西算”工程對數據中心設計、PUE、網絡運維等方面都提出了較高要求,如何協調規劃才能更高效?
何寶宏:一、高可靠性。數據中心整體建設中,應充分考慮系統的容錯、糾錯、應變等能力,采用高可靠性的產品和技術,確保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運行穩定、可靠。
二、高安全性。“東數西算”工程,涉及數據傳輸過程的安全性。數據中心在整體建設過程中,應貫穿從局部安全、全局安全到智能安全等理念思想,保證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
三、高能效性。深化數據中心綠色設計、施工、采購與運營管理,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快先進綠色技術產品應用,引導新型數據中心走高效、清潔、集約、循環的綠色發展道路。
新京報貝殼財經:目前“東數西算”工程主要存在哪些困難和挑戰,有什么應對思路?
何寶宏:對于困難和挑戰,包括算力基礎設施的安全性還有待提高;我國關鍵軟硬件的國產化、自主化水平有待提升;算力設施整體能耗偏高,綠色低碳應用仍需持續推廣;算力資源協調、匹配、調度的能力和機制有待提升和完善;多元算力產業生態有待完善等。
面對這些問題,首先,加強全國統籌協調一體化發展。站在全國“一盤棋”的角度統籌規劃,推動優化算力資源配置,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產業鏈上下游共同推進,最大程度促進算力資源協同利用,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
其次,加強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加快新型數據中心核心技術突破,加強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安全和傳輸能力,提高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力。
此外,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健全人才培養體系,重點培養出一批具有數據中心核心技術專業性人才,滿足數據中心關鍵技術人才需求,以人才推動創新發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孫文軒 白金蕾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世界聚焦:五部門聯合印發的《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提出目標 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規模超3500億
11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
2022-11-02
相關閱讀
-
“東數”實現“西算”仍需技術突破
從首次提出“東數西算”工程概念,到八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東...
-
簡訊:耗能大戶數據中心 如何走好“低碳”之路?
不過,數據中心市場擴大,也使其成了耗能大戶及碳排放大戶。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數據中心耗電量達216...
-
世界聚焦:五部門聯合印發的《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提出目標 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規模超3500億
11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
-
每經熱評|性價為王,中國經濟需要電商再次發揮作用
過去20年,大部分熱門產業都集中于互聯網。兩種觀點各有千秋,但筆者認為,電商的核心不是便宜,也不是...
-
小鵬G9獲廣州自動駕駛路測資格 探索零改裝量產Robotaxi新模式
【2022年11月1日】近日,經工信局、公安局、交通局審批后,小鵬G9成功獲得廣州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
-
環球熱推薦:游戲行業新品青黃不接,冰川網絡投4.5億打廣告,凈利同比暴跌458930%
圖片來源:Pixabay今年第三季度,游戲公司業績表現普遍疲軟。時代財經統計了20家已披露三季報的A股游戲...
-
環球今日訊!騰訊TIM“云文件”功能將停止服務
據IT之家報道,騰訊TIM App內發布了TIM“云文件”停止服務公告。公
-
中國恒大:子公司向盛京銀行提供的質押股權已被執行
據財聯社消息,中國恒大在港交所公告,子公司恒大集團有限公司收到
-
當前最新:俞敏洪:多平臺直播是戰略布局
據五環短視頻,昨日晚間,俞敏洪在直播間首次回應多平臺直播原因。
-
穆長春: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可實現不同央行數字貨幣間互聯互通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姜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今日在2022香港金融科技周上表示,...
-
【環球新視野】奢侈品跨界搞投資!LV首只人民幣基金規模20億,曾投元氣森林、喜茶
近年來動作頻頻的LCatterton再次加注中國市場。10月31日,LVMH旗下投資機構LCatterton在其公眾號上宣布...
-
全球關注:00后在B站做虛擬主播:收入微薄甚至要倒貼,看好行業發展堅持賭未來
元宇宙概念下,虛擬主播正被越來越多年輕人所接受。00后的Ali-艾米在B站做虛擬主播已一年多,近期,她向...
-
天天速讀:騰訊首席科學家張正友位列“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中國top10
11月1日,記者獲悉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于10月10日發布了2022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
2022年笑得最開心的國家,可能是它
誰是今年增長最快的國家?在席卷大半個地球的能源危機中,沙特阿拉伯很可能笑到最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今日熱文:來喜馬拉雅雙11聲動好物節,享開通會員送好禮、限時買課送書等超值福利
近日,2022年喜馬拉雅雙11聲動好物節正火熱進行中。今天,福利狂歡季正式開啟,為用戶帶來開通會員0元領...
-
焦點資訊:快手內部郵件:王劍偉負責商業化業務 向CEO程一笑匯報
鳳凰網科技訊11月1日,快手宣布調整商業生態委員會分工,繼續向商業生態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傾斜力量和資源...
-
開創零改裝量產Robotaxi新模式?小鵬G9獲廣州自動駕駛路測資格
開創零改裝量產Robotaxi新模式?小鵬G9獲廣州自動駕駛路測資格據小鵬汽車官方消息,10月31日,經工信局...
-
世界即時:百合佳緣多次因不按約定退費被處罰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北京花千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因服務
-
天天新消息丨瑞士交易所將迎首家中國券商!東方財富擬發行6.6億新股,此前再融資超360億
圖源:圖蟲創意在今年3月原有“滬倫通”正式拓展完善設立“存托憑證互聯互通”機制以來,瑞士日漸成為A...
-
影視剪輯副業是餡餅還是陷阱?學費萬元只賺400,月入8000成賬號“生死線”
“0門檻”、“三周快速上手”、“月入萬元很輕松”…… 在社交媒體上,關于影視剪輯、短視頻運營的廣告...
-
環球報道:中國—東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成立
新京報訊(記者張建林)11月1日,中國—東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揭牌儀式在北京以線上線下結合形式舉行。該...
-
11月1日起微信個人收款碼不再支持信用卡收款
【TechWeb】11月1日消息,微信收款助手發布信用卡收款調整重要通知,通知顯示,自2022年11月1日起,個人...
-
世界快看點丨消息稱特斯拉2023年底量產Cybertruck電動皮卡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11月1日下午消息,據報道,兩位知情人士今日稱,特斯拉計劃在2023年底開始批量生產其...
-
世界觀焦點:南非報業否認全額出售騰訊股票給中信,中信集團也否認了
中信集團也回應經濟觀察網稱,傳聞不實,無相關計劃。南非報業集團還稱,會繼續實施于今年6月宣布的股份...
-
鄭州富士康發布激勵措施:出勤補貼漲至400元/天,11月全勤可獎勵1.5萬元
連日來,河南鄭州富士康部分員工受疫情影響徒步返鄉事件引發廣泛關注。10月31日,鄭州航空港區疫情防控...
-
全球速遞!極氪獨立分拆上市,將再造一個吉利?寧德時代等巨頭已率先投資入局
“靴子”終于落地,極氪分拆上市迎來官宣。10月31日,吉利汽車(00175 HK)公告建議分拆ZEEKRIntelligentTechnologyHold
-
環球熱文:騰訊大股東Prosus:有關中信組團收購騰訊股份的消息不實
據界面新聞,騰訊最大股東、南非Naspers集團荷蘭子公司Prosus今日發
-
消息!寒武紀:市場關于公司減員的消息不屬實
據《科創板日報》消息,寒武紀董事長陳天石今日在業績會上回應市場
-
焦點報道:傳印度啟動對MG子公司的調查
傳印度啟動對MG子公司的調查蓋世汽車訊據彭博社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印度已開始對上汽集團印度子公司M...
-
世界簡訊:消息稱快手調整商業生態委員會分工
據36氪消息,今日,快手宣布調整商業生態委員會分工,繼續向商業生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精彩推送
- 名創優品因專利糾紛被索賠千萬
- 天天快報!嵐圖汽車10月交付量達2...
- 世界微頭條丨理想汽車10月交付新...
- 天天熱訊:為什么UFO大多都是碟狀...
- 每日關注!如何上facebook?Faceb...
- 泰國經典恐怖片有哪些?分享幾部...
- 諾貝爾獎的由來是什么?諾貝爾獎...
- 歌唱祖國合唱譜?歌唱祖國二聲部...
- 世界時訊:叔本華論女人的觀點是...
- 焦點熱文:退伍證有什么用?2年...
- 天天熱議:張順的綽號是什么?水...
- 世界頭條:小青龍湯有什么功效?...
- 青藏鐵路英文怎么說?青藏鐵路六...
- 今日看點:保險退保費用什么時候...
- 愛爾眼科三季度表現強韌,頭部基...
- 通訊!股價利潤雙腰斬,哪能花12...
- 今日俄羅斯:科學家發現一顆地球...
- 環球新動態:魅族新專利公布:可...
- 快消息!黑鯊VR裝置又出新專利!...
- 每日消息!極氪申請新專利:車上...
- 中信組團收購騰訊股份?后者大股...
- 李佳琦直播間,藏著國貨突圍的秘密
- 每日頭條!平安保險退保怎樣可以...
- 7年的保險能退多少錢?退保要注...
- 當前熱訊:中國人壽退保費到賬金...
- 第三屆財聯社精英董秘高峰論壇 ...
- 保險公司顯示退保成功錢還沒到咋...
- 【世界熱聞】2022年SEE基金會公...
- 人保車險退保費要多久到賬?車險...
- 「公益」空罐回收計劃!康寶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