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正文

諾貝爾獎的由來是什么?諾貝爾獎的起源?

2022-11-01 16:49:03來源:環(huán)球傳媒網(wǎng)  

最近小編看到大家都在討論諾貝爾獎的由來(諾貝爾獎的起源)相關的事情,對此呢小編也是非常的感應興趣,那么這件事究竟是怎么發(fā)生的呢?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關于諾貝爾獎的由來(諾貝爾獎的起源)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諾貝爾獎的由來(諾貝爾獎的起源)

提到諾貝爾獎,全世界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是一項崇高的榮譽、一個對世界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的獎項,但對于諾貝爾獎的由來、以及“科學瘋子”諾貝爾本人您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帶領大家“一探究竟”。


(資料圖片)

“炸藥大王”諾貝爾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fā)明家、軍工裝備制造商和炸藥的發(fā)明者。他一生獲得發(fā)明專利有355項,其中僅炸藥類的發(fā)明專利就達129項,被譽為“炸藥大王”。

他去世前留下遺囑,決定在他死后把遺產(chǎn)的一部分作為基金,以其全部利息分成五等份,作為"對人類幸福最具貢獻者"的獎金,即:諾貝爾物理、化學、生理或醫(yī)學、文學、和平事業(yè)五個獎項(1968年增設經(jīng)濟學獎),也就是今天的諾貝爾獎。

為了紀念諾貝爾做出的貢獻,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諾貝爾命名。

諾貝爾曾說:“科學研究的進展及日益擴充的領域將喚起我們的希望。”他堅持探索、追求真理的科研精神,實現(xiàn)了“科學無國界”的偉大理想,也激勵著更多的人為科研事業(yè)而不懈奮斗。

自1901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一屆諾貝爾頒獎典禮至今已有114年,那為何獎金發(fā)了114年還沒發(fā)完?諾貝爾留下的遺產(chǎn)究竟有多少?

諾貝爾的由來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命名的。諾貝爾生前立了一份遺囑,遺囑聲明,將自己的財產(chǎn)全部用來設立一個獎勵基金,“它的利息將每年以獎金的形式,分配給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賦予人類最大利益的人。”

在諾貝爾遺囑公布之初,瑞典輿論一片譴責之聲,諾貝爾也因為沒把巨額遺產(chǎn)捐贈給瑞典,而被貼上了“不愛國”的標簽。甚至還有政客指責稱,諾貝爾設立獎金支持個別杰出人物,無助于社會進步。

最令人喪氣的是,諾貝爾在遺囑中委托瑞典皇家科學院來評定物理學和化學獎金,而該院院長漢斯·福舍爾卻主張把諾貝爾的財產(chǎn)捐贈給瑞典皇家科學院,福舍爾還拒絕參加研究評獎細則的會議。

此外,高明的瑞典律師們還對遺囑“挑刺”,稱遺囑存在法律缺陷。因為遺囑中沒有明確指出全部財產(chǎn)由誰來負責保管,進而指出,遺囑執(zhí)行人無權繼承遺產(chǎn),而繼承遺產(chǎn)的基金會又不存在。

好在經(jīng)過諾貝爾遺囑執(zhí)行人的不懈努力,瑞典國王終于在1898年宣布諾貝爾遺囑生效,瑞典國會后來也通過了諾貝爾基金會章程。在1901年的12月10日,也就是諾貝爾逝世5周年的紀念日那天,頒發(fā)了首次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項為什么沒有數(shù)學獎

諾貝爾獎最初只有5個獎項,分別是化學獎、物理學獎、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這是諾貝爾在其遺囑里早就規(guī)劃好的。遺囑提到,他遺產(chǎn)的利息將被平分為5份,給在這些領域有重大發(fā)現(xiàn)或貢獻的人。

諾貝爾還提出,物理和化學獎金,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生理學和醫(yī)學獎金由在斯德哥爾摩的卡羅琳醫(yī)學院授予;文學獎金由在斯德哥爾摩的瑞典文學院授予;和平獎金由挪威議會選出的一個五人委員會來授予。

諾貝爾曾說過,獎項評選時不看候選人國籍,只要他成就,就應該授予獎金。

除了這五大獎項,瑞典中央銀行又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增設了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并于1969年首次頒獎,形成了現(xiàn)在的“5+1”六大獎項。經(jīng)濟學獎作為后起之秀,也吸引了很多的關注。

諾貝爾獎項設立了100多年,總會有人關心為什么沒有設立數(shù)學獎。史學家們的普遍看法是,諾貝爾忽視數(shù)學是受他所處的時代和他的科學觀限制,他當時根本無法預見數(shù)學后來會在推動科學發(fā)展史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兩次獲得諾貝獎的科學家們

迄今為止,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分別為法國籍波蘭裔科學家居里夫人、美國科學家萊納斯·鮑林、美國科學家約翰·巴丁、英國科學家弗雷德里克·桑格。他們的成就如下:

1.法國籍波蘭裔科學家居里夫人,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也是第一位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1903年物理學獎:發(fā)現(xiàn)放射性與釙元素。1903年瑪麗·居里、皮埃爾·居里和亨利·貝克勒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共同對貝克勒而發(fā)現(xiàn)的放射現(xiàn)象作出了杰出工作。

1911年化學獎:提煉出鐳。經(jīng)過長期的提煉,居里夫婦從數(shù)噸殘渣中分離出微量(一分克)氯化鐳RaCl2,測得鐳原子量為225,后來得到的精確數(shù)為226。1911年,因分離出純的金屬鐳而獨自獲諾貝爾化學獎。

2.美國科學家萊納斯·鮑林,第一位以唯一獲得者身份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1954:萊納斯·鮑林獨享諾貝爾化學獎。他的貢獻在于闡釋化學鍵的本質,并將其應用于解釋復雜物質的結構。

1962:萊納斯·鮑林獨享諾貝爾和平獎。他的事跡是,不僅反對核武器實驗,核武器擴散,核武器使用,還反對核武在地面測試。

3.美國科學家約翰·巴丁,第一位兩次在物理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1956:約翰·巴丁、沃爾特·布拉頓和威廉·肖克萊共同榮獲195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貢獻在于:1947年巴丁和布拉頓共同發(fā)明第一個半導體三極管,此后一個月,肖克萊發(fā)明PN結晶體管。

1972年約翰·巴丁、列儂·庫珀、約翰·R·施里弗共同榮獲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獲獎理由是:1957年共同提出低溫超導理論,即通常所說的BCS理論。

4.英國科學家弗雷德里克·桑格,第一位兩次在化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1958:弗雷德里克·桑格發(fā)明酶法測定人胰島素序列,從而確定胰島素的分子結構,開創(chuàng)了蛋白質測序的領域。

1980:弗雷德里克·桑格、沃爾特·吉爾伯特共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的貢獻在于:分別使用不同的方法測定DNA的序列。桑格法后來成為主流,并用于人類基因組計劃(HGP)的測序。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