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今日熱議:警惕!微信這個功能又被騙子盯上了,你開通“親屬卡”了嗎?

2022-11-08 07:34:19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婧 北京報道投資走正道,安全有保障,歡迎來到《投教121》。我是西瓜唐,帶你識別身邊的金融詐騙陷阱 ,練就火眼金睛。


(資料圖片)

詐騙分子盯上這個微信功能,已有不少人中招!

微信“親屬卡”是微信自帶的代付功能,微信用戶可在微信里贈送“親屬卡”給父母、子女消費使用,代付方通過設置“親屬卡”的每月消費額度上限,將額度控制在0.01到3000元之間,每月自動延續,當父母、子女使用“親屬卡”消費時,消費資金將自動從代付方的支付賬戶扣除。

微信的“親屬卡”的設計初衷,一是方便父母手機充值話費、繳費、購物等,無需綁定銀行卡即可使用,對于不敢在微信上綁定銀行卡的長輩來說非常實用。二是可以方便管理孩子的零用錢,因為“親屬卡”可以設置消費上限且可以實時知道每筆扣費情況。

但這項功能在設置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雖然名為“親屬卡”,但實際可以贈送給任意一微信好友,輸入支付密碼即可開通。騙子們就此找到了切入口,開始瘋狂實施騙局。

親屬卡如何淪為詐騙工具

一日小陳(化名)發現,微信通訊錄里多了一條好友申請,雖然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但看到對方頂著美女頭像,抱著“只加個好友不吃虧”的心態同意了。

加了好友之后“美女”比較高冷,一直都沒有發言寒暄,似乎只是加錯了好友,時間一長小陳也忘了這事。

但5個月之后,出人意料的情況發生了:沉默許久的“美女”突然給他發過來一條信息:“送你一張親屬卡”,顯示的額度為3000元。

正當小陳疑惑時,對方解釋道,自己剛剛不小心發錯賬號,希望小陳可以送回同樣額度的親屬卡。小陳心想這舉手之勞的事情能幫就幫,誰還沒個手滑的時候呢?

然而當小陳回贈同樣額度的親屬卡之后,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小陳徹底懵了:自己居然接二連三收到扣款提示,對方在短時間接連消費,把3000元額度花了個一干二凈,再查看自己的余額,果然少了3000元。

感到不對勁的小陳立刻聯系“美女”,沒想到對方已經將自己拉黑,小陳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被騙了。

“美女”送給小陳3000元的親屬卡額度,小陳同樣回贈“美女”3000元的親屬卡額度,看似等價交換的情況下,小陳為什么還是被騙了?

問題的關鍵在于“額度”二字。親屬卡上顯示的數字,僅僅是交易額度的上限,如果發送“親屬卡”的人賬戶里沒有錢,這筆額度根本就無法使用。而發卡的騙子自然不會在賬戶里存錢,避免反被受害人薅羊毛。但是小陳的賬戶里是有余額的,因此如果小陳向詐騙分子贈送3000元的親屬卡額度,詐騙分子一旦進行消費,就會從小陳的賬戶余額直接扣款。

其實,在開通“親屬卡”的頁面,微信注明了明顯的提示字樣,“送家人親屬卡,對方消費我買單,讓支付更簡單”,并在開通頁面下方要求開卡人勾選“我已閱讀并同意使用說明”。

《使用說明》中明確了“親屬卡”的操作流程、免責范圍和風控措施,但許多人在開卡時可能并不會逐字逐句閱讀《使用說明》的各項條款。

操作流程方面,《使用說明》表示,“代付方可選擇為父親、母親、子女等親人開通(贈送)親屬卡使用方接受親屬卡后,親屬卡會被添加為使用方的扣款渠道,并且將在下次消費時優先使用該方式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說明》明確提到,如果優先付款方式扣款失敗會自動用其它支付方式扣款。“親屬卡消費資金將從代付方的賬戶扣除,代付方可自主更改相關場景的優先扣款方式。優先扣款方式扣款失敗,將按順序嘗試使用其他支付方式完成扣款。”

免責范圍方面,《使用說明》指出,“代付方開通(贈送)親屬卡即可代使用方進行支付,開通親屬卡后,代付方可在一定范圍內對每月消費額度進行修改或解綁親屬卡,具體以服務頁面的提示為準。代付方和使用方在開通、使用、修改、解綁親屬卡期間產生的糾紛由代付方和使用方自行解決。”

風控措施方面,《使用說明》表示,“為了防范欺詐、套現等風險,本公司將對親屬卡代付方贈卡次數、使用方領卡次數做出相應限制,具體以服務頁面的提示為準。”

以放貸為名綁定“親屬卡”

事實上,像小陳遭遇的這種陌生人加好友騙取資金的“親屬卡”詐騙只能算是“低端”,更厲害的詐騙分子會借助親屬卡嫁接其他騙術。

犯罪嫌疑人吳某冒充貸款審核員,在網貸群里頻繁接觸,有貸款需求的受害人,以貸款需核實微信是否本人使用,審核資金安全、互發紅包測試等理由,將自己的微信綁定受害人“親屬卡”。

綁定過程很簡單,吳某贈送給被害人“親屬卡”,“親屬卡”雖標有額度,但并不能完成支付。因為吳某微信余額里面根本就沒有錢,而且綁定的銀行卡也是一張空卡,根本就無法完成支付。

之后吳某會迅速向被害人發信息,索要同等金額的“親屬卡”,被害人按照指令完成綁定。隨后吳某誘騙被害人下載聊天軟件,進行“視頻審核”,當著被害人的面進入微信賬戶,進行“資金流水審核”。“審核”完畢后沒有立刻退出賬戶,反而修改了其“親屬卡”中的支付額度。

“親屬卡”本是親人之間傳遞愛、表達愛的一種代付工具,卻被詐騙分子利用并“包裝”成其它形式的騙局。“親屬卡”騙術雖然陰險,提防它的方式卻并不難。一是謹慎添加好友,不要輕易被蠅頭小利或者美女頭像誘惑;二是不輕易使用你不清楚的手機、APP功能,在勾選同意的時候要留意自己究竟要放棄哪些權限;三是仔細閱讀平臺方提供的《使用說明》,其中所載的內容將成為重要的維權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