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羅溪鎮:打造地標產業集群 引領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2022-11-07 08:54:20來源:江蘇經濟報  

近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2022年度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擬通過復核名單,常州空港產業園(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位列其中。

作為以產業鏈打造和集聚與集群化發展為主要特征的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常州空港產業園(羅溪鎮)也是常州市新北區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發展的主戰場,先后引進了比亞迪、北汽重卡、星宇車燈、日本住友電工等一批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龍頭骨干項目,逐步形成龍頭企業引領、上下游配套相對齊全的產業格局。

今年以來,羅溪鎮貫徹落實常州市“532”發展戰略,圍繞新北區“創智新高地、城市新中心、濱江宜居城”發展目標,打造地標產業集群,引領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深刻把握“產業強鎮、交通重鎮、生態新鎮”發展定位,跑出改革創新加速度。

勇抓產業加速提檔

曾經,因為經濟總量小、創新能力弱、開放層次低、環境約束緊等,羅溪鎮一度是產業洼地。羅溪鎮用好用足用活政策,深耕產業創新,增強了全鎮整體經濟實力,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提質增效,以“項目帶動產業,產業促進就業”等方式,助推快速發展。

位于常州空港產業園(羅溪鎮)比亞迪常州基地收到振奮人心的成績單:今年前8個月,產銷突破100億元,這同時也標志著常州市首家產銷突破100億元的工業企業誕生,為常州市工業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市級重點項目法國歐勝高空升降平臺項目工作現場,一派熱火朝天。廠區內一排排高空作業平臺整齊挺立,不久將被發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通過全方位“鏈式”布局,常州空港產業園(羅溪鎮)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產業集群規模加快突破,產業配套體系趨于完備,形成了涵蓋新能源汽車整車、工程機械、商用車、三電核心系統、高端內外飾件、發動機關鍵部件、汽車燈具等產品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

今年1—9月,羅溪鎮緊緊抓住產業提檔加速重大機遇,不斷創新,發展碩果累累:全鎮地區生產總值增幅達12.5%,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348億元,同比增長96.3%,規上工業增加值增幅達59%,多項經濟指標均位居全區前列;榮獲2022年度全市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全區唯一;轄區企業捷佳創成功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全區唯一;江蘇潤聯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獲得2022年度省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全區唯一……

今年1—9月,常州空港產業園(羅溪鎮)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鏈104家相關企業銷售收入超25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60%。預計到2025年常州空港產業園(羅溪鎮)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產值將突破1500億元,成為地區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和重要支柱。

拓展產業智造升級

羅溪鎮除了緊扣項目建設這個主業不松勁,把精力、資源、要素都聚焦在抓大項目、大抓項目上,同時聚焦智造產業,大力實施園區升級工程,在壯大產業經濟、培育創新經濟上打頭陣、當標兵。

擁有一批“專精特新”又專注“智改數轉”的企業,激發產業數字化蘊藏的巨大潛力,羅溪征戰市場有了底氣和信心。

常州豪爵鈴木摩托車有限公司,2017年到2021年摩托車的生產效率提升31.7%,運行成本降低2500萬余元;用工數降低27.4%,每年減少人工成本支出1130多萬元。

星宇股份智能制造產業園,整個車間約50臺AGV小車通過掃描二維碼自主完成物料運輸,原本的物流崗工人輪換到生產一線,大大提升生產效率,日均出貨量達2.5萬臺。

江蘇新泉汽車飾件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化管理系統日前順利上線運行,生產效率、良品率等指標明顯提升,在“零增地”情況下,迅速解決了產能瓶頸問題,達到年產240萬臺儀表板的產能。

目前,羅溪鎮正同步推進工業互聯網與制造深度融合,注重工廠建設與互聯網平臺建設、產業生態建設相結合,聚焦“設施互聯、系統互通、數據互享、產業互融”,今年以來成功培育園鎮首家“智改數轉”服務商;全面啟動106家企業的智改數轉現場診斷服務;同時持續鼓勵企業加大智能化投入,上半年共新增四星級上云企業8家、三星級上云企業1家。

園區企業中,捷佳創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瑞升華等3家企業被評為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現有市級智能工廠2家,省級示范智能車間5個、市級示范智能車間3個,市級智能車間6個,形成了以智能制造引領產業能級躍升的良好發展格局。

以智能制造統領產業轉型升級,引領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羅溪鎮黨委書記白正堂表示,“十四五”期間,羅溪鎮將全力加速推進產業“智改數轉”,堅持“內培+外引”雙向發力,支持“鏈主”企業、骨干企業同步布局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形成大中小微企業協同創新、產業鏈供應鏈互通互融的產業生態,跑出改革創新加速度。(趙 剛 華文菁)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