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大戰打響!100億美金

2023-04-13 06:47:45來源:鉛筆道微信號  


鉛筆道作者丨直八

昨日,前搜狗CEO王小川宣布舉旗,打造中國版OpenAI。自此,鉛筆道認為,100億美金大戰正式打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什么是100億美金大戰?

據鉛筆道調研結論,多數投資人認為,打造中國版OpenAI需要100億美金。

OpenAI的核心產品是“大模型”,相當于為人工智能打造一個“全才型”的大腦:什么都懂,什么都不偏科。在這個大腦上裝上不同的四肢,就有不同的應用意義。

之所以說這是個100億美金工程,核心在于大腦的訓練:訓練1次大約需要1000萬美金。

“大模型”大戰的引爆,有兩層原因。

首先,OpenAI推出的GPT4,在全球引發的用戶反響——這證明了OpenAI的價值。而從歷史經驗推測,OpenAI收獲中國市場的時間窗口還較遠。

其次,國內資本市場的推動。資本把錢撒在哪里,哪里就能長出新樹苗。以大模型為例,初創公司估值普遍翻了2-3倍,融資不斷,逼近獨角獸門檻。

此外,一些明星企業家帶資進組,更是加劇競爭。

比如打響第一槍的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今年2月13日),自籌5000萬美元,另有基金擬投資的2.3億美元。

打響第二槍的是出門問問創始人李志飛。4月20日,他將舉辦AIGC戰略發布會。

鉛筆道曾在2015年對該公司做過報道——據鉛筆道DATA數據,這是一家融資6輪的人工智能公司:最新一輪發生在2017年4月,總金額為1.8億美元。

打響第三槍的是李開復。3月19日,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在朋友圈宣布,正在籌備Project Al 2.0——這是其孵化的第七家公司。

當然,槍聲并沒有停止。3月底,前阿里巴巴技術副總裁賈揚清在朋友圈發文:告別阿里巴巴,殺入大模型。

此外還有京東AI掌門人周伯文,獲得天使融資數億元,預備進入大模型領域。

從公開的時間點看,王小川是最晚舉旗的。但據極客公園報道,王小川與王慧文的切入時間相近,只是公開時間較晚。

目前的競爭格局里,大模型有4類玩家。

第一種是政府力量,如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第二種是年輕創業者力量,如深言科技、面壁智能——他們的特點是:名校畢業(如清華大學),名師指導,但創業時間較短;第三種是明星創業者,如王慧文、王小川;第四種是大廠力量,如百度、商湯等。

鉛筆道認為,大模型的最終格局可能與搜索引擎很像:一個產品吃透全國——平臺型的公司多如此。也就是說,當下紛紛進組的玩家,最終可能留下1-2家。

那么,這些高舉旗幟的明星企業家里,誰的晉級可能性更大?

通過研究OpenAI發展事跡,鉛筆道認為:符合3個參數的創始團隊,晉級可能性更大——它們分別是經營實力、技術實力、資金實力。

經營實力指的是:是不是以一把手的姿態,干出過足夠大的公司。比如OpenAI創始人Sam,曾經創立過估值1.75億美元的公司,曾以430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出售。

從這一點看,Sam擁有較為優秀的經營實力,但未到頂級水平。

從經營分值看,王小川的表現最佳。盡管搜狗早期依賴搜狐起家,但從經營層面,他是搜狗名副其實的一把手。搜狗曾在紐交所上市(2017年),市值一度突破360億人民幣。

王慧文的表現其次。其履歷較大的瑕疵為:獨立創業經歷多以失敗告終,但其最大的亮點在于:曾是美團的2號人物,王興的左膀右臂。

李志飛曾獨立創辦出門問問,但公司成就與美團、搜狗有一定差距。周伯文與賈揚清均為技術高管,前者曾任京東高級副總裁,后者曾任阿里副總裁,因此得分較落后。

第二項參數是“技術分值”。從OpenAI創始人Sam的履歷看,大模型企業創始人的理想畫像為“天才型技術選手”。

從這一項看,王小川、周伯文、賈揚清均符合。表現次之的是王慧文,他的履歷偏重市場背景,更擅長公司商業化,但毫無大模型技術積累,他也自稱“不懂人工智能”。

第三項參數是資金實力——指的是創始人自有及調動外部資金的實力。這一項里,王慧文的表現最為突出。

從調動資金實力看,王慧文目前總融資額(含意向)約2.8億美元,排名第一;王小川的融資額為5000萬美元,排名第二;周伯文融資額為“幾億元”,暫排第三;賈揚清的首輪融資也已鎖定,只是未公布金額,暫排第四。

從個人身家看,王慧文大約為100-150億元(據胡潤2020數據),排名第一;綜合媒體報道,王小川身價大約為10億-20億元,排名第二。

綜合三項分值,鉛筆道認為:在明星企業家陣容里,前搜狗CEO王小川的分值最高,更符合“中國OpenAI”人選。

其余幾股力量中,初創公司陣容的挑戰會較大:從目前已知的能力里,只能看到技術分值達標,但短板很明顯——調動資金的抗風險能力較差,一旦資本寒冬來臨,本身又缺乏公司經營/資本化經驗,極有可能面臨挑戰。

大廠玩家也同樣如此:他們雖然擁有更強的資金實力、業務實力等,但面臨新市場的靈活機動性較差,尤其是一把手很難All in其中——這些都將影響最終結果。

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100億美金的大競賽——從單個企業的融資需求看,它僅次于芯片,但高于新能源汽車——據鉛筆道DATA,新能源汽車品牌(獨角獸)的平均融資量大約100億。

從商業化周期看,它與創新藥研發很像:前8-10年可能沒有收入。

因此,不論是對行業還是創業者,它的參與風險都極大。倘若最終一地雞毛,對市場資金、資源而言都是極大浪費;倘若一旦成功,它也能開辟國內人工智能的新圖景。

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鉛筆道立場,亦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鉛筆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