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火鍋雙雄:一個走上翻身之路,一個仍深陷泥潭 熱訊

2023-04-12 19:18:43來源:天天在線  


(資料圖片)

一個扭虧,一個持續虧損,火鍋雙雄海底撈和呷哺呷哺2022年走了個背道而馳。

3月底海底撈交出了去年的成績單,2022年全年營業收入達到310億元,同比下滑21%。歸母凈利潤13.7億元,和2021年的巨額虧損相比(2021年全年虧損42億元)已經有了很大改善。從公司的市值表現來看,從去年11月份防疫政策調整開始至現在,公司的股價已經反彈了50%。

據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海底撈因門店運營效果下降,直接造成41.63億元的巨額虧損。但在同年,海底撈立刻啟動了“啄木鳥計劃”,將部分經營不善的門店關閉停業整頓。2022年,大中華區海底撈餐廳的整體翻臺率為3.0次/天,同店翻臺率為3.1次/天。基于整體經營情況,2022年海底撈在下半年啟動“硬骨頭計劃”,重開了過往關停的部分餐廳,全年共計新開24家海底撈餐廳,同時有48家曾關停的餐廳恢復營業。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國大陸地區共有1349家海底撈餐廳,港澳臺地共有22家,整個大中華區的海底撈餐廳共計服務顧客超過2.76億人次,同時擁有注冊會員超過1.16億人。

可曾經與海底撈并稱為“火鍋雙雄”的呷哺呷哺,以前因為價格親民、服務好開遍大街小巷,不過現在日子可不好過。根據此前呷哺呷哺發布的2022年財報,營收47.25億元,同比下降23.14%;凈虧損3.53億元,同比擴大20.41%,連續兩年出現虧損。據業績公告顯示,呷哺呷哺集團關閉了81家呷哺呷哺門店及3家湊湊。2022年,呷哺呷哺業務收入22.86億元,同比下降35.1%;湊湊業務收入22.06億元,同比下降6.3%。

呷哺集團解釋,關閉這些餐廳的原因是大多數產生虧損,多數不符合呷哺呷哺推廣的“高性價比”模式的地區經營,且其模式不能夠恰當反映品牌形象。呷哺集團也曾稱“湊湊確為本集團成功及有利可圖的模式”,結果湊湊業務收入也是同比下降。在今年3月14日,還因為缺斤短兩被通報。

呷哺呷哺解決業績增長乏力的辦法是不斷創建新的品牌來尋找新的增長曲線,除了湊湊火鍋外,還推出了以“歡樂燒肉”為主題定位高端的燒烤店,瞄準了一線城市的年輕消費者,客單價高達250元。其實這招是否管用,早在2019年,呷哺呷哺就曾推出客單價超過100元的“in xiabuxiabu”,市場反響并不好,后來呷哺集團自己砍掉了這一品牌。目前,呷哺呷哺一邊用人均價格在50元至70元之間的團購套餐和在二、三線城市的門店擴張來搶奪下沉市場;一邊借助湊湊、趁燒等旗下品牌主攻高端份額。

面對困局,海底撈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而呷哺呷哺還陷在大眾與高端相雙雙失落的困局里。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