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AI進入“臨床價值驗證期” 轉型自主研發創新才是賽道的“常勝法寶”
近日, IBM發布報告稱,正在考慮出售Watson Health業務。
“由于各國各地醫療數據樣本局限、醫療環境差異等原因,Watson項目在大規模落地應用時出現了一些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IBM Watson在全球同領域技術方面仍具有領先性。”3月5日,IBM Watson Health之前在國內的戰略合作伙伴、百洋智能科技的CEO李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作為技術壁壘較高的行業之一,醫療AI行業的一些核心技術面臨著“卡脖子”的問題,而轉型自主研發創新才是AI醫療賽道中的“常勝法寶”。
AI正在改變“醫療困境”
當前,國內醫療領域最突出的困境之一體現在醫療資源的匱乏上:醫療資源供需缺口大、資源分配不均、醫療服務水平亟待改善。AI有望成為提高醫療水平、實現普惠醫療的“利器”,但目前國內醫院部署AI應用并成熟使用的占比不足50%。
早在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已出臺相關政策,推動AI深入醫療場景。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醫療與人工智能的結合成為新的爆發點。2020年2月,國家工信部發布了《充分發揮人工智能賦能效用 協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議書》,倡議發揮人工智能的賦能作用。
在國家政策及醫療各領域需求的推動下,我國醫療AI市場的發展潛力正在不斷擴大。相關數據顯示,這一市場2017年-2019年的復合增長率超31%,到2021年規模將至少達到75億元。
“2016年我去美國醫療衛生信息與管理系統協會(HIMSS)全球大會交流參會,了解了全球的醫療信息化技術發展前沿,包括人工智能的技術和應用等。”李琴回憶,2016年在HIMSS大會看到了醫療AI發展的大趨勢,回國后便開始著手將公司的發展方向轉至AI。為了提高自主研發能力,他們成立了“AI智能研究院”,推進自主開發底層技術和算法。
醫療AI進入“臨床價值驗證期”
有分析指出,新冠疫情提升了AI醫學影像的臨床接受度,醫院端對該類產品的合作意愿和要求均在提升。2020年也因此被稱作“AI醫療影像的拿‘證’元年”,各類醫療影像AI產品相繼獲得NMPA(國家藥監局)注冊三類證,行業開始由研發轉向臨床價值驗證階段。
醫療AI產品也開始轉入商業化提速期。
據李琴介紹,為解決產品實際應用落地問題,其組建了專業的市場分析團隊,依據實際醫療場景,用先進的AI及算法技術讓產品落地到臨床應用中。
疫情的爆發提升了醫療AI的關注度,AI在醫療領域將繼續大有可為。在李琴看來,AI賦能全生命周期的醫療服務體系是大勢所趨,醫院的服務將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這其中,涵蓋疾病篩查和臨床診斷、全方位健康管理、精準醫療等方面,真正實現從原來的治療到“智療”。
實際上,要想構建完善的全生命周期的醫療服務,醫療數據的質量和數量是關鍵一環。“未來通過可穿戴設備收集患者數據將變得常態化,AI會根據數據提供健康分析、建議,或者健康預警。”李琴說,該類智能設備通過對身體素質進行簡單評估,提供個性的健康管理方案,識別疾病發生的風險。
隨著疫情的常態化和技術的迭代進步,除了能成為醫生的“助手”,AI醫療還能助推各級醫院提供一致性、精準性的良好健康服務體驗,打造無處不在、全生命周期的醫療服務體系。
“從長遠看,醫療行業必須擁抱信息化和人工智能,這是無可爭議的大趨勢。如何基于本土化優勢,利用自身積累的豐富經驗,貢獻出更好的產品,助推中國醫療行業信息化升級,讓國內醫療技術和服務邁向更高臺階,是國內醫療AI企業必須要邁過的一道坎。”李琴說。
(馬愛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受不利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 我國北方及中部區域出現空氣重度污染
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期間(除夕19時至正月初一6時),受不利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我國...
2021-02-14 -
星際飛船高空試飛或違規 SpaceX被FAA正式調查
2月1日消息,據外媒報道,SpaceX日前因為發射其Starship SN8違反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簡稱FAA)的測試...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