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上海梅雨又來,今年梅雨為何下得有些“任性散漫”?

2021-07-02 15:43:57來源:上觀新聞  

雨水暫歇兩天后,又將重歸申城。伴隨副熱帶高壓加強西伸,從明天(7月1日)開始,梅雨帶又將回到長江中下游一帶,形狀和位置也和前期不同,雨帶呈東西走向,是典型的梅雨形勢。

上海也在本次梅雨影響范圍內。上海中心氣象臺預報顯示,明天上午,全市有陰到多云,下午到傍晚轉陰有時有陣雨或雷雨。因高空有冷空氣補充配合,降雨強度有所加強。

自從6月10日入梅以來,上海不知不覺已經度過了21個梅雨日。目前來看 雨水還沒有要停的意思。7月2日到4日,受梅雨帶和副熱帶高壓邊緣影響,上海時不時會有陣雨出現,最高氣溫28到31℃。空氣較潮濕,體感較悶熱。

從7月5日起,由于副熱帶高壓西伸北抬更明顯,梅雨帶也將北移至江淮流域,上海處在副熱帶高壓邊緣,氣溫明顯升高,多午后雷陣雨天氣。

回顧今年的梅雨,降水總量不大,根據氣象資料顯示,中心城區(徐家匯站)梅雨量90.1毫米,僅相當于常年平均降水量(243.1毫米)的三分之一多。梅雨季期間甚至出現5天連續晴好。

一會兒天晴,一會兒下雨,今年梅雨為何下得有些“任性散漫”?這其實和副熱帶高壓有關,今年的副高位置和強度都不太穩定,導致梅雨帶南北來回擺動,導致下雨也斷斷續續。

盡管出梅尚需時日,但酷暑離我們也不遠了。炎炎夏日正是用水高峰時期,上海供應充足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城投水務集團了解到,目前金澤、青草沙和陳行原水水庫完善工程已經全部就位,保障今夏用水供應。

上海主要有金澤、青草沙、陳行和崇明東風西沙等四大水源地。上海優質原水主要來源于長江,經臭氧生物活性炭處理、膜處理等深度凈水工藝后,再輸送到上海各大供水廠進一步處理。其中,由城投水務管理的金澤、青草沙、陳行原水水庫,供應了上海絕大多數區域的原水。

根據氣象預測,今年夏季金澤、青草沙、陳行原水水庫最高日供應量約為910萬立方米,自來水最高日供應量約為665萬立方米,將略高于去年同期。

目前,“源頭”上的原水水庫完善工程全部就位。金澤水庫新建取水泵站及預處理設施工程、跌水曝氣工程和青草沙水庫南側換排水口工程先后順利通水。這幾項工程的竣工,對于提升原水系統抗風險能力,改善水庫原水水質,優化周邊水環境具有積極作用。

為了應對夏季突發污染水質風險,管理團隊還完善原水水質保障措施,利用泵閘聯動、擇機取水、科學調度應對,如利用水力調控、物理攔截、生態管理、生物操縱等手段發揮原水修復凈化效應;重點對藻類等具有夏季特征的水質指標進行監測。

在自來水廠環節,目前,月浦、金海、徐涇、泰和、羅涇、長興等6座自來水廠深度處理系統已進入運行磨合期,即將迎來第一個夏季高峰供水的大考。城投水務對新工藝系統和新生產設備在不同工況條件的性能特性進行充分排摸,并對前后臭氧、中間提升等生產環節的運行參數進行了調整優化。楊樹浦、長橋、凌橋水廠深度處理工程仍在建設之中,施工與生產同步進行。(戚穎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