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視焦點訊!戳破“最擠五一檔”15億票房泡沫:帶不火電影院、吸引不到觀眾

2023-05-19 13:23:19來源:天天在線  

作者 | 魏箋

來源 |天天財經116

2.74億人、1480億元,是今年五一期間旅游的出行人數和旅游收入。


【資料圖】

3757.2萬人次、15億元,是同期電影的觀看人次和檔期收入。

雖然旅游和電影的收入本身不是一個量級,但與2021年的數據對比,旅游的出行人數和收入同比上漲再創新高,而電影的觀看人數和收入卻直線下降,平淡收場。

“史上最擠”的“五一檔”沒能迎來預期的火熱。

從數據上看,檔期總票房歷史第三,僅次于2019年和2021年。但具體分析可發現,本檔期影片數量高達19部,只有4部過億,且2019年的五一假期只有4天,2021年也還在受疫情影響。

截止5月3日23:59,《人生路不熟》和《長空之王》分別以5.13億和4.66億分列五一檔的冠亞軍,《這么多年》以1.73億位列檔期第三,已經上映十余天的《灌籃高手》以1.48億位居第四。

動作片、喜劇片、愛情片、災難片、犯罪片,看起來百花齊放的五一檔沒能讓觀眾走進電影院。

一方面,旅游的確填充了不少人的娛樂生活,另一方面,影片中沒有一部受人矚目、非看不可的頭部影片,各大影視公司似乎只將五一檔當作積壓片的傾銷地。三年疫情過去,電影市場亟待復蘇,但春天還有多遠?

韓寒成最大贏家

比起電影市場的整體平淡,關于這15億中誰貢獻更大的爭論倒是吵得火熱。

5月4日凌晨,王一博的粉絲貼出含預售票房的新片票房榜,堅稱《長空之王》才是第一,但根據當日上午國家電影局給出的五一檔期內實銷數據,《人生路不熟》才是冠軍。

圖源:燈塔專業版,上圖為含預售的五一新片票房榜,下圖為五一檔票房榜

不過,票房相差微乎其微的冠軍是誰或許只有粉絲在意,無論哪部影片勝出,贏家都是亭東影業。

亭東影業是由韓寒攜手ONE成立的電影公司,韓寒為最大股東,控股58%。博納影業和阿里影業在2017年和2019年先后入股,分別持股11%和13%。

該公司上一部主出品的電影是去年春節檔上映的《四海》,因為口碑崩塌沒能收回成本。投資方之一果麥文化曾發布虧損公告,稱投資這部影片虧損了700萬至900萬,按其投資份額5%來估算,《四海》電影預計虧損超過1.4億元。

所以這一次,韓寒沒有選擇在春節檔與諸神打架,反而在五一檔這個“偏門”檔期左右互搏,兩部影片分屬冠亞軍,也算是給股東一個交代。

從出品的片單來看,亭東影業在喜劇電影方面深耕已久。除了韓寒自導的電影,這家公司與萬合天宜的關系匪淺,2015年與易小星合作了《萬萬沒想到》,之后易小星單飛,亭東又與萬合天宜合作了懸疑喜劇片《揚名立萬》。

《人生路不熟》再次找來易小星執導,并二度與馬麗合作。在這之前,亭東影業是《陽光劫匪》的聯合出品方,這部馬麗主演的喜劇片在2021年五一檔上映,僅4300萬票房,口碑票房均翻車。

而《長空之王》則填補了亭東影業在動作片類型的空缺。韓寒以往自編自導的《飛馳人生》也想做成動作片,但由于沈騰主演,給觀眾留下的印象還是喜劇元素為主。

雖然兩部影片都是5億左右的成績,但從兩部電影的預售成績和首日排片來看,《人生路不熟》逆襲《長空之王》實屬意料之外。

《長空之王》原本定檔于去年國慶,預售票房一路領跑,最終在上映前三天宣布撤檔。今年上映時,該片預售再度登頂,超過1億元。強勁的預售也帶來高額的排片率,上映首日排片占比36.6%。

而《人生路不熟》則幾乎是空降檔期,除1月底發了一次定檔通稿之后幾無動作,最終首映日排片僅有10.8%,還不如已經上映9日的《灌籃高手》15%的排片。但這部影片的上座率一直保持在18%以上,對比《長空之王》徘徊在7%至15%的上座率,影院也在之后幾日調轉了兩者的排片占比。

從宣發角度來說,《長空之王》精準對準王一博粉絲的策略和本身的重工業影片風格形成錯位,沒能吸引到大量潛在的軍事迷觀眾。

而《人生路不熟》的宣發主要集中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將電影橋段做成抖音段子,對下沉市場比較友好。這次五一假期,除了浩浩蕩蕩的旅游大軍,一部分一線城市的上班族回到家鄉,成為觀影主力,最終《人生路不熟》的排片和票房占比一路走高,實現逆襲。

“偏門”五一檔 喜劇片救市?

總所周知,春節檔、暑期檔和國慶檔是頭部影片的必爭之地。而最近幾年才因為調休延長至五天的“五一檔”,還是檔期里的特殊存在。

2018年以前,五一假期只有三天,是跟清明、端午一樣的小檔期。但2018年五一檔上映的《后來的我們》以黑馬之勢斬獲13.61億,讓影視公司看到這一檔期的潛力。

2019年五一假期只有四天,因為《復聯4》一路領跑,這一檔期的總票房達到15億,之后幾年,除了疫情影響的2020年和2022年,15億成為五一檔的基本體量。

《懸崖之上》和《你的婚禮》都選擇在2021年五一檔上映,也是希望在這個還未被過度發掘的檔期沖一把,最終《懸崖之上》全年票房第十,《你的婚禮》也有7.89億,成為當年票房最高的愛情片。

按理來說,國慶檔一共7天,票房天花板是2019年的48億,而五一假期只差兩天,至今還在15億左右徘徊。究其原因,影視公司似乎還未找到“五一檔”的調性,誰也不愿貿然押寶。今年上映的18部影片中沒有大導演大制作,“五一檔”成為傾銷積壓片的聚集地。

將時間線拉長至近十年來看,春節檔之后、暑期檔之前這段時間,票房能超過5億的影片主要集中在三種類型:好萊塢大片、“哭片”和喜劇片。

從超級英雄到《速度與激情》,好萊塢大片通常不會和國產大片搶“熱門檔期”,靠著大IP 大制作吸引人們走進影院,在每年的“票房前十”中攻城略地。

“哭片”顧名思義,虐戀愛情片。2013年《致青春》以7.19億、全年票房第三的成績開拓這片市場之后,“哭片”成為情人節、七夕節等檔期的標配,五一檔也成為愛情片主要布局的檔期之一。但近日來,“狗看了都落淚”“祖孫抱團痛哭”等短視頻平臺上的離譜營銷,讓這類影片疑有“詐騙”之嫌,人們在選擇“哭片”時也會猶豫一番。

而《人生路不熟》的逆襲再度證明人們仍然喜愛并需要喜劇片。五一檔第三天開始,《人生路不熟》就已完成逆襲,成為日票房第一。一直到5月5日《銀河護衛隊3》上映之前,影片持續領跑并破6億。

另一方面,今年的國產喜劇片供應不足,前四個月上映的僅六部,《滿江紅》和《保你平安》都是同檔期的佼佼者。不過也不是喜劇片都能被觀眾買賬,其中《交換人生》和《龍馬精神》就因為口碑不佳未達預期。

“史上第二”的春節檔過后,電影市場爆款寥寥,僅《鈴芽之旅》《灌籃高手》和《保你平安》獲得5億以上票房。其中《鈴芽之旅》和《灌籃高手》都是日漫IP,國產片能打的只有《保你平安》,再度印證喜劇片在冷門檔期的“救市”潛力。

總之,三大熱門檔期還在“神仙打架”,而“五一檔”這個后來居上“準熱門檔”,還有更多可以探索的空間。

供給側改革讓電影市場復蘇?

5月3日凌晨3點,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在朋友圈寫下千字長文,抨擊中國電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問題,認為目前電影市場只有頭部影片,而“代表電影本質”的腰部電影缺失。

不過,這篇洋洋灑灑的宏論到最后話鋒一轉,開始給《長沙夜生活》鳴不平,與幾日前該片導演張冀呼吁“求排片”的言論遙相呼應。

值得注意的是,張宏森曾經在2019年至2021年任湖南省委宣傳部部長,給這部直接以城市命名的影片做宣傳也就不足為奇了。

“《長沙夜生活》自上映以來,排片可用慘淡形容,上映第一天只有1.8%。這也是我職業生涯到目前為止從未遇到的。”張翼表示,這部影片在豆瓣開分7.6分,口碑還不錯,但排片極少,且多是早上8點或晚上12點左右的“陰間排片”。

導演張冀是《中國合伙人》《親愛的》《奪冠》的編劇,而《長沙夜生活》是他第一部執導的電影,截止發稿,票房剛過1000萬。

梳理《長沙夜生活》在映前宣發、營銷方面的動作,這部片獲得如此低的票房很難說是供給側的問題:盡管上映前拉來湖南衛視做宣傳,但是幾乎沒在一線城市做點映;片名指代不清,人們誤以為是城市觀光片,其實類型屬于愛情片,不少觀眾看過后表示很像文藝愛情片《愛在》系列;多條線并行有“拼盤”之疑,讓人誤以為是圈錢之作...

其實從供給側來看,今年三四月的檔期與以往多由引進片填充不同,出現了多部口碑不錯的國產片,《宇宙探索編輯部》《不止不休》《保你平安》《愛很美味》都取得不錯的豆瓣評分,但因為不想在熱門檔期打架,選擇在冷檔期上映,靠口碑推動票房。

反觀今年的“五一檔”,本是天時地利,卻缺少能讓人們走進電影院的強勁之作。從貓眼公布的五一人均觀看數量來看,絕大部分觀眾在五一檔只會觀看一部影片,觀看兩部及以上的人數較2021年有所下降,而人們通常就盯著聲量最大的兩部,也讓非頭部的影片很難突圍。

從觀影人次來看,今年“五一檔”僅為3757.2萬人次,而2021年則達到4426.2萬人次。如今消費復蘇的大局下,電影市場還沒迎來自己的蘇醒時刻。

或許五一檔的“冷淡”,反應的是一個更為長期的問題:為什么人們越來越不愿意走進電影院了?

編輯 | 唐吉訶德

排版 | 唐吉訶德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