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錢多事少還自帶事業編?畢業就被預定!“冷門行業里的王者”值得沖嗎?

2023-06-29 18:24:55來源:天天在線  

殯葬專業——冷門中的王者。

作者 | 未來飛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來源 |天天財經116

2023年高考分數已陸續出爐,1291萬考生即將進入緊張的填報志愿、選專業環節。

今年冷門的殯葬專業大火,號稱能100%就業,錄取分數竟然連續三年超本科線。

不少網友表示“這工作好,不內卷,不社恐,沒人PUA,沒人畫大餅,至少投訴率應該很低。”

還有網友稱:“我哥們就做這個,工資賊高,就是看見人躺著就想去扛”

寧愿和遺體打交道,也不想和活人打招呼,如今很多社恐年輕人已經不再忌諱這個職業。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殯葬市場的消費需求也與日俱增,變成了妥妥的朝陽行業。

那么,年輕人為何都爭著搶著去干?行業真相到底是什么?

年輕人“變心”了:

既暴利又“安靜”的殯葬業成香餑餑

考過編的人都知道,每一個事業編制背后,都有對應的事業單位。這些單位不同于握有“實權”的行政機關,而是承擔某項面向社會的公益服務,比如教書育人、治病行醫。

殯葬是生命的最后一站,也是人生大事,涉及遺體接運、寄存和火化等,同樣具有公益性,因此提供相關服務的機構,也被劃分進事業單位進行管理。

按現行的《殯葬事業單位管理暫行辦法》來看,殯葬事業單位包括殯儀館、火葬場、殯葬服務站、骨灰堂和公墓,以及地區內管理這些單位的殯葬管理所。

這些單位一般大專學歷起投,應往屆均有機會。獲聘人員為事業單位編制人員,享受國家及省政策規定的薪酬待遇。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計算,2020年中國殯葬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638億元。假設年均消費支出增長8%,至2026年人均殯葬價格將提升至4.1萬元、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114億元。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殯葬相關企業11.62萬家。近10年來,我國殯葬相關企業新注冊量不斷增加。截至2023年3月31日,今年我國新增殯葬相關企業7672家。

毋庸置疑,殯葬行業在將來的十到二十年,準確的說是2032年到2040年這段時間內,是殯葬行業的高峰期。大多數五十年代高出生率的人已經八十歲以上,這個年齡段的人相對集中。

而就目前來看,大體量的殯葬行業暴利600%。在網傳的全國行業毛利率排行榜上,殯葬行業奪得頭名。

不難看出,年輕人之所以向往如此冷門的行業,其中的原因就是:好就業、相關鏈條盈利空間大。

就業率100%

基本要求:本科學歷以上

殯葬專業在高校已經有30年左右歷史了,但目前仍僅限于專科,全國只有8所中高職院校開設了殯葬專業。在人才缺口下,殯葬專業畢業生就業率100%,也就不難理解了。

作為一個涵蓋文化、社會心理學、法律等多個領域的專業,殯葬專業需要學生系統學習殯葬工程技術、傳統文化、心理學等知識,以保證每一個逝者都能得到待死如歸的細致安排。

據天天財經調查,現代殯葬的細分服務類別越來越多,殯葬設備、防腐整容、陵園設計,包括為哀悼者提供心理輔導等,都是越來越專業的技術活。

知名的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開設的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專業課程就有21門,包括殯葬文化、殯葬管理、殯葬技術、公墓設計以及遺體修復整形等。

所以,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殯葬服務人員,還真沒那么容易。

就拿入殮師來講,他們需要一系列的“凈身”流程:

和家屬確認逝者身份;把逝者推進沖洗室;穿好防護服;鞠躬表示尊敬;去除衣物進行全身沖洗,包括洗頭發、洗臉、修剪指甲等,有時還需要給逝者敷面膜方便上妝。

最后擦洗干凈,身體太僵硬時要給逝者按摩,放松肌肉便于穿衣。不僅要膽大,更需要有細致的耐心和對生命的敬畏心。還比如要想成為收殮師,需要有駕照,最好有防腐師資格證。

總之,這是一個要求專業但不能微笑的服務行業。

如今很多殯儀館,對管理崗的學歷要求已經達到了“本科及以上”。有些清華、北大的高學歷人才也投身到這行。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廣州大學等在內的多所中國高校開設了死亡教育相關課程,引導學生正視死亡、敬畏生命,也說明了公眾對這一領域的興趣和認可程度的提升。

相較專科畢業生投身一線,高學歷人才在這一行業更多從事殯葬管理、軟件開發等研究工作。

專家稱,對于一線工作人員來說,殯葬行業要承受高強度工作并且有特殊的工作環境,對于心理承受能力是極大的考驗,所以提高待遇,無可厚非。

冷門行業王者的入門壁壘

國內殯葬事業單位的經費來源大都是差額撥款。意思就是職工的工資,有60%是固定的,由國家財政撥款,而另外的40%就是非固定的,由單位收益決定。

而單位收益則主要是靠殯葬的延伸服務,例如定制骨灰盒、定制壽衣、靈堂、墓地等等。單位收益好,工資就高,反之就降。在一般火葬流程的六大費用中,壽衣、骨灰盒、殯儀館服務費、隨葬品、招待費這五項加起來,通常占總費用的50%左右,占比最大的還是墓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殯葬行業主要由國有單位占主導地位,且高度分散,70%的市場份額由國有單位控制,30%為非國營。

在民營殯葬服務企業中,目前上市公司有五家:福壽園、福成股份、安賢園、萬桐園、中國生命集團。如今,福壽園的市占率為5.8%,居首位,其余4家的市占率均不到1%。

福壽園的核心業務是墓地服務。據2022財報顯示,福壽園營業收入21.72億元。其中2022年共銷售經營性墓穴13254個,按照15.63億元的收入計算,單個墓穴均價為11.8萬元。

墓地價格取決于拿地成本、行業進入壁壘和墓地稀缺性。而從殯葬專業培養大綱上來看,殯葬專業培養出的學生,畢業后顯然更有可能會在一線繼續從事殯葬服務業,而非參與到買賣墓地的事業中去。

總的來說,殯葬服務業作為一個特殊行業,在市場需求、文化傳統和政策法規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確實存在著較高的利潤空間。

我國擁有超過14億多人口,每年有1000多萬具遺體等待服務,高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而目前我國的殯葬服務機構設置遠未達到市場要求,如今多層次的消費者很多都會理解葬禮的意義、接納死亡的思考、參與殯葬的規劃,我國未來殯葬發展的方向已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