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密探月工程科技:核心技術切入,精準聚焦七大關鍵環節
12月17日,嫦娥五號成功將月壤帶回地球,圓滿完成了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任務的最后一步。伴隨這一歷史性時刻共同到來的,還有新鮮出爐的
2020-12-24 12:40:46 -
人工智能要想變得“聰明” 算力升級勢在必行
最新一份有關人工智能的報告——《2020-2021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近日出爐。報告預測,到2024年中國在全球人工智能市場的占比
2020-12-24 11:32:41 -
土星木星上演近400年來最接近一刻 引發公眾關注
這就是‘土木工程’啊!土木都相遇了,可我還是‘單身狗’天有異象,我準備好穿越了……21日傍晚,土星和木星如約上演
2020-12-24 11:18:01 -
中國名片!國產時速350公里高速貨運動車組下線
23日,由我國成功研制出的時速350公里高速貨運動車組在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唐山公司)正式下線。在全球首次實現時速350公
2020-12-24 11:14:44 -
科學處理豬牛糞 養豬場賺“生態錢”
一個年出欄5萬頭生豬的養豬場,不僅沒有糞便的臭道,而且到處是蔬菜大棚,里面種植的水果辣椒、西紅柿長勢喜人,可以直接食用。這是養豬場
2020-12-24 11:11:43 -
琥珀定格花朵綻放瞬間 被保存近一億年
據外媒CNET報道, 大多數花的生命都是短暫而又美麗的。而有一種特殊花朵的美麗容顏在緬甸琥珀中被保存了近一億年。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
2020-12-24 11:06:24 -
算法被應用于互聯網個性化信息推薦 網絡文藝的創作別陷入“算法”出不來
算法,本來是一個技術概念,是迅猛發展的人工智能將之從幕后推向前臺,使算法從有關計算、編程的專業領域出圈,成為大眾媒介生活中的熱詞。
2020-12-24 10:43:33 -
小個頭扛起護航大任務 長征八號為衛星“在線工作”注入滿滿活力
12月22日,中國新一代可重復利用的運載火箭長征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記者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獲悉,中國電科在此次發
2020-12-24 10:20:11 -
“玉兔二號”在月球行駛里程達600米 將進入月夜休眠
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于12月22日5時和21日19時22分完成第25月晝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
2020-12-24 10:17:13 -
5G產業發展即將進入關鍵期 預計2020年5G直接帶動經濟產出8109億元
在日前舉辦的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發布報告預測,2020年5G預計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
2020-12-24 10:14:13 -
文物數字化工作逐步展開 用數字化給文物保護創造更多可能
我曾對很多人講過,我很幸運,雖然大學沒能讀成自己喜歡的考古專業,但沒想到畢業后分配到了青州博物館,又和文物打起了交道,并且一干就是
2020-12-24 10:03:52 -
我國解析原始卵泡形成機制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構建卵巢細胞發育軌跡
12月23日,記者從青島農業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生殖科學研究院沈偉教授課題組在自然指數期刊、一區TOP期刊《PLOS BIOLOGY》上發表
2020-12-24 09:46:36 -
我國海上油氣年產量突破6500萬噸 創歷史新高
中國海油23日宣布,2020年,我國海上油氣產量突破6500萬噸油氣當量,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海油實現國內海上原油增產240萬噸,占三大石油
2020-12-24 09:43:20 -
專家解讀長征八號:長八強調成本或者在周期上的適應性
12月22日,我國長征八號運載火箭(下文簡稱長征八號或者長八)作為我國火箭家族中首個開啟可回收、可復用式的火箭新丁,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
2020-12-24 09:41:06 -
全國最大超稠油油田全面邁入數字時代 對稠油生產全過程進行監測
記者23日從新疆油田公司獲悉,12月18日,該油田風城油田持續建設10年的物聯網工程全面上線,在國內率先建成從井口、管匯、密閉站,再到處理
2020-12-24 09:27:29 -
俄用磁控濺射法制造燃料電池電解質 有助于延長燃料電池使用壽命
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科研人員首次使用磁控濺射法制造用于燃料電池的電解質,使用這種方法獲得的電解質層厚度不超過5微米,這可使發電裝
2020-12-24 09:24:08 -
環境學建模研究表明 森林對于幫助穩定氣候具有關鍵作用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環境學建模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估算了緩解氣候變化的森林經營活動成本,研究顯示,到2050年代,森林
2020-12-24 09:13:31 -
不同癌癥人體轉移圖問世 為人類未來戰勝癌癥帶來一線曙光
據《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發現,癌癥是否擴散、擴散得如何以及向哪個器官擴散,取決于許多遺傳和臨床因素。研究團隊將
2020-12-24 09:11:59 -
銀納米線電極微細化 日本開發出全球最薄透明度最高的電位傳感器膜
大阪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成功開發出了全球最薄、透明度最高的電位傳感器膜。銀納米線的透明電極,因具備金屬特性,擁有優異的導電性,而且
2020-12-24 08:52:30 -
查明小兒擴張型心肌病細胞療法機理 有助于預測治療效果
岡山大學醫院的一個研究小組,通過對擴張型心肌病豬模型及小兒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實施心臟內干細胞移植發現,已陷入心力衰竭的心臟功能可以恢
2020-12-24 08:50:13 -
2020年停課不停學 教育以創新應“大考”?
2020年,是一個本身就具有濃重里程碑意義的年份。它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是十三五規劃、十年教育中長期規劃綱要的截止之年?;仡?020年
2020-12-24 08:48:16 -
2020年科技領域捷報頻傳 眾多突破彰顯中國實力
2020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中國巨輪無懼風雨、砥礪前行。這一年,盡管經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沖擊,但科技領域還是捷
2020-12-24 08:29:51 -
我國擬態構造工業互聯網成功抵御95萬次攻擊 為工業領域實現生產上網提供支持
)首屆之江杯工業互聯網內生安全防御國際精英挑戰賽22日下午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歷經54個小時的線上酣戰,來自美國、德國、俄羅斯、日本、
2020-12-24 08:15:00 -
廣東已對18萬重點人群進行新冠疫苗接種 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
12月23日下午,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69場新聞發布會。會上,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飛介紹,目前廣東已
2020-12-24 08:09:20 -
驚!我國超過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脂肪“喂肥”了癌細胞?
中華飲食的平衡構成了一個寶塔結構,谷類、蔬菜和水果占最下面兩層,支撐居民的健康。然而,12月2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國新辦就《中國居民營
2020-12-24 07: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