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盤點2020年自主零部件4大關鍵詞 新能源新技術百花齊放

2020-12-30 08:51:13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回顧,是為了更好地前行。面對即將逝去的2020年,盤點我國自主零部件盤點其間所發生的重大事件,能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中國自主零部件企業在科技創新、品牌向上等領域的奮斗與努力。在回首這些大的事件之時,我們不禁為自主零部件企業鼓與呼,這些大事件看起來關聯不大,但又反映出我國汽車產業未來的趨勢,行業發展方向。

■整零同舟共濟 品牌向上

3月,比亞迪汽車官方發布消息稱,為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對外合作,正式推出了獨立的弗迪品牌,并成立的5家“弗迪”公司,分別是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弗迪視覺有限公司、弗迪科技有限公司、弗迪動力有限公司和弗迪模具有限公司。比亞迪如今一次性成立5家“弗迪”公司,不僅是從戰略層面繼續推進“e平臺”的開放共享,同時也要帶動更多零部件業務走向“開闊地”。

11月,長安汽車宣布將與華為和寧德時代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同時發布了新一代“方舟”架構。據悉,方舟架構現階段支持L3級自動駕駛技術量產,并對L4、L5級自動駕駛做了硬件預埋,包括制動冗余、轉向冗余、電源冗余、5G V2X模組、兩個高算力域控制器以及高精地圖和定位。各種新技術標準的兼容與擴展性,將滿足未來技術和產品的快速迭代。

12月,奇瑞汽車與華為簽訂全面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云計算、大數據、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推動雙方業務的發展。根據協議,奇瑞與華為將在智能汽車電子電器架構、智能網聯、智能座艙、車載計算及自動駕駛、智能能源、智能車云服務等領域全面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出行新體驗,讓出行更智慧。

■新能源新技術百花齊放

3月,比亞迪刀片電池在線正式發布,引發行業極大關注。比亞迪刀片電池長度可達2米,厚度只有13.5毫米,特殊的結構使得產品體積利用率大幅提升。比亞迪副總裁、弗迪電池董事長何龍指出,既是能量體也是結構件的刀片電池包,與需要模組和梁的傳統電池包相比,空間利用率提升50%,相當于原來車輛續駛里程從400公里提升至600公里。

5月,蜂巢能源發布了兩款無鈷電池。這兩款電芯的發布,標志著無鈷電池正式進入落地階段,可以實現最高達 880 公里的續航里程。新款無鈷電池的核心特點是在正極材料中徹底去掉了稀有金屬鈷,使得原來的三元鎳鈷錳酸鋰,變成了二元的鎳錳酸鋰。據介紹,蜂巢能源無鈷電池可以反復充放電2500~3000次,這意味著車輛全生命周期的使用總里程能夠達到120萬公里,NEDC續駛里程達到880公里。

6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與日本電動汽車快速充電器協會圍繞新一代電動汽車充電技術,分別發布《電動汽車ChaoJi傳導充電技術白皮書》和CHAdeMO 3.0標準;同時,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與CHAdeMO協議會共同啟動ChaoJi產業化發展路線研究工作。此舉標志著ChaoJi充電技術基本成熟,邁入了標準制定與產業應用的新階段,對電動汽車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6月,上海驥翀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驥翀氫能)發布MH170型車用燃料電池金屬板電堆升級版,該產品單堆功率137kW,是國內外燃料電池領域已知的最大金屬板單堆功率。

■中國芯自強不息

5月,北汽產投與Imagination集團簽署協議,合資成立北京核芯達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設計車規級芯片,開發相關軟件和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務。它是第一家由中國國有整車企業與國際芯片巨頭合資成立的汽車芯片設計公司,將專注于面向自動駕駛的應用處理器和面向智能座艙的語音交互芯片研發,為國內車企在汽車芯片領域提供先進解決方案。

10月,地平線正式發布車載AI芯片征程3。據悉,征程3采用16納米工藝,基于地平線自主研發的BPU2.0架構,AI算力達到5TOPS,支持高級別輔助駕駛、智能座艙、自動泊車輔助、高級別自動駕駛及眾包高精地圖定位等多種應用場景。地平線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余凱表示,征程3不僅性能優異,而且靈活開放,客戶可使用地平線算法樣例、AI芯片工具鏈,以及進行應用開發所需的全套工具,快速實現產品級應用落地。

■產業發展 政策先行

4月23日,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提出2021~2022年,在保持技術指標總體穩定的同時,支持“車電分離”等新型商業模式的發展。

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正式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8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就《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是自2008年國家發改委發布《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管理辦法》以來,該領域迎來的又一次發展契機。此舉將標志著我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由試點探索全面轉入規范化、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趙玲玲)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