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芯片產業化將提速 穩消費成今年行業重點
3月9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國內乘用車零售數量達到117.7萬輛,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大的2020年2月同比增長了371.9%,與2019年2月份相比則增長了0.3%。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統計的重點企業旬報情況預估,2月我國汽車行業累計銷量將達到145.2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3.7倍。業內普遍認為,我國的汽車行業正處于從初次購車向再次購車發展的轉換階段,市場對于汽車的需求也會產生推動作用。
2月銷量大大優于去年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汽車零售累計達到333.8萬輛,同比增長69.6%,達到了乘聯會2005年開展零售數據統計以來同期增速的歷史新高。
乘聯會認為,實現上述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下滑超過41%的低基數效應。今年前2個月零售相對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增速弱于2020年下半年的走勢,主要原因是受春節未出現返鄉潮、縣鄉市場低迷的影響。
2月豪華車零售同比增長485%,環比1月下降45%,但相對2019年2月增長36%,繼續保持強勢增長特征,體現消費升級的高端換購需求仍舊旺盛。自主品牌零售同比增長376%,環比1月下降45%,相對2019年2月下降6%。自主品牌批發市場份額42.3%,較同期份額下降9.1%,但國內零售份額38.8%,同比微增0.1個百分點。部分國有品牌表現較好,長安、紅旗、長城、奇瑞、蔚來等品牌均實現同比高增長。
新能源乘用車2月批發銷量達到10萬輛,同比增長640.2%。其中,電動車高低兩端車型銷量均實現強勢增長,A00級銷量3.2萬輛,相當于純電動的39%,B級電動車達2.9萬輛,達到純電動汽車的34%。
生產方面,2月乘用車生產113.2萬輛,同比2019年2月增長2.3%,生產增長平穩;1-2月累計生產299.5萬輛,同比2019年下降2.6%,產量減少8萬輛。2月豪華車生產同比2019年2月增長57%,
中汽協分析認為,今年2月的數據相對符合當前國內市場趨勢,從同比增長率來看,更像是對去年2月異常暴跌的報復式彌補。畢竟汽車市場潛力依然巨大,汽車消費需求正在加快恢復,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數字化也在有力推進國內汽車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汽車芯片產業化將提速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后芯片需求的暴增,全球制造業如今面臨的最重要問題之一就是“缺芯”。“從去年年底以來,汽車芯片的斷供問題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但目前總體的壓力并不大,主要體現在汽車零售價格相對穩定,沒有出現明顯的主力車型漲價趨勢,這也體現出庫存的對應能力較強。”
在談到“芯片難”問題時,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表示,汽車芯片存在隨時斷供的風險,因此要推動國產芯片產業化,維護汽車供應鏈安全。 “由于汽車核心芯片主要依賴進口,隨著全球半導體原材料和產能日益緊張、以及新冠疫情對供應鏈的影響,汽車芯片的問題,將成為階段性和結構性問題,并且逐漸成為我國汽車工業發展中的主要卡脖子環節。國內汽車主芯片公司雖然經過幾年的大力投入發展,獲得部分主機廠認可,但市場份額仍低于5%。”朱華榮建議,在保證產業鏈穩定供應的基礎上,國家要盡快出臺積極政策來推動汽車芯片國產化,維護汽車供應鏈安全。
據悉,2020年,多部委聯合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和國辦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均明確提出要推進車規級芯片的研發與產業化,加快智能化系統推廣應用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提出,應制定國產車載芯片技術路線發展綱要,明確車載芯片國產化的發展目標,加大芯片產業鏈建設、重點扶持及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成立芯片創新發展平臺。從標準、規范、人才、技術層面給予芯片行業、零部件行業與整車以支持;強化產業生態融合。在產業鏈生態上給與政策鼓勵以及資金支持,推動芯片生態與部件生態、整車生態融合發展。
穩消費是今年行業重點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了“推進汽車、電子電器等行業生產準入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取消對二手車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等目標。
乘聯會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從供需兩端增強市場活力,推動汽車生產和流通管理改革。財政部下一步消費稅的改革方向,主要是在征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的現行消費稅目逐步后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征收,這有利于調動地方積極性,也便于地方政府用此資金建設基礎設施,提高服務水平和能力。
“穩定增加汽車消費是今年工作的重點。2020年的消費短板問題明顯,卡車暴增24%,乘用車負增長7%,乘卡分化局面明顯。而2020年中央和地方在促進汽車消費方面有很多很好的短期措施,但缺乏穩定性和連續性,因此穩定汽車消費仍需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的助力。”乘聯會表示,縣鄉市場汽車消費活躍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保障,鄉村振興戰略是下一步農村工作重點,推動汽車下鄉,實現農村的汽車普及,對改善鄉村出行條件意義重大。
此外,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也是未來行業發展重點,尤其是目前微型電動車新品在縣鄉市場獲得良好認可,完善城鄉電網配套體系,實現電動車便利出行將有廣闊發展空間。近日上海發布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明確,對在上海已經擁有一輛燃油汽車的個人用戶,再購買插電混動汽車的,不再發放專用牌照額度;自2023年1月1日起,對消費者購買或受讓插電混動汽車的,不再發放專用牌照額度。業內分析認為,上海是我國最大的乘用車消費城市和新能源第一大市場,鼓勵政策中的插混免牌照政策是很好的過渡措施,與國家倡導的新能源車電動化的思路基本一致。引導消費者逐步購買電動車,也使企業有較好的時間調整產品,實現從傳統車向電動化的轉型。(李遠方)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