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上海小型新能源車限牌 是真實還是謊言?

2021-05-17 16:53:00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剛想買輛五菱宏光MINI EV代步,卻被告知上不了上海新能源汽車牌照了……”在上海某公司工作的小林不無遺憾地向記者表示,目前,小型、微型電動汽車在上海都不能上牌照了。

5月14日,距相傳的上海新能源汽車牌照新規發布日期已經過去4天,新規仍未露面,但卻更加吊人胃口。上海新能源汽車究竟能不能上牌?如果不能上牌,原因又是什么呢?這些問題,成為近來業界內外廣受關注的熱點。

小型新能源車限牌?

“沒有說新能源汽車不能上牌,我們接到的通知是暫時對10萬元以下、或車身長度4.6米以下的新能源汽車暫停上牌,等待市政府主管部門的通知。”上海一家4S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符合這些條件的車都賣不動了,唉!”一位4S店的經理嘆息。

而上海另一家4S店工作人員表示,今年4月下旬提交的五菱宏光MINI EV的新能源車“綠牌”到現在還沒申請下來,店里得到的回復是系統升級,導致暫時無法給小型新能源車上牌照。目前,對小型新能源車已不再接收訂單,等新政策落地。

至于暫停上牌開始的具體時間,說法不一,有的店員說是從4月下旬開始,有的說是從5月1日開始,但目前符合上述條件的新能源車都暫時上不了牌照。“現在幾乎每天都有電話在問,小型新能源車何時可以開始上牌,我們也回答不了。”一位店員表示。

“這一傳聞其實在今年3月底已經開始流傳,當時大家都不以為然,但沒想到4月就有購車者反映已不能上牌。”一位4S店銷售人員說,已經積壓了十幾張待上牌訂單,目前4S店接單都會提醒購車者上牌政策可能出現變化,如果不能免費拿到“綠牌”,會向購車者退還訂金。

對于上述情況,上汽通用五菱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還沒有接到地方政府通知。上海市車管所相關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相關通知。

據了解,在上海市場,目前符合10萬元以下、車身尺寸4.6米以下的A0級、以及A00級純電動車型有30多款,其中有“國民神車”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 EV、比亞迪e1、寶駿E100、奇瑞小螞蟻、長安奔奔EV、小鵬G3、零跑T03等新能源汽車。其中,車長不足3米、起售價不超過3萬元的五菱宏光MINI EV,全國月銷量曾一度超過一直占據月銷量冠軍的特斯拉。而且,一汽大眾的ID.4 CROZZ車身長度為4.59米,而上汽大眾即將量產的ID.3車身長度為4.61米,可謂是“差之毫厘,失之交臂”。因此,網上就有輿論猜測,這一做法有地方保護之嫌,但是實際上根本說不通,因為被限牌的范圍中,榮威和五菱也都是上汽旗下的品牌。

限牌原因究竟是什么?

以往,上海的新能源汽車“綠牌”是免費發放的。“上海的交通擁堵狀況日益加劇,在政府指導下逐漸收緊新能源汽車‘綠牌’,或許會有利于疏解交通擁堵狀況。”上海交通行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記者介紹,2020年,上海新能源汽車上牌量為10.2萬輛,燃油車牌只發放了15萬張。而繼續免費發放牌照的話,就會抵銷掉燃油車限牌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上海的燃油車牌照是在總量限制的情況下,通過拍賣獲取。近幾年來,拍賣價格一路上漲,今年4月的最低價格已經達到9.2萬元。于是,有的人通過購買一輛幾萬元的小型新能源車來“占號”,方便自己以后使用。

所以,有輿論認為,出于這些原因,上海會進一步實施限行、限牌。根據《上海市公安局關于調整本市部分道路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規定,2021年“五一”小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即5月6日起,每日7時至10時、16時至19時,內環內地面道路(不含邊界道路)禁止懸掛外省市機動車號牌的小客車通行(周六、周日和全體公民放假日除外)。對外省市號牌小客車違反《通告》規定的,采用非現場執法方式,也就是俗稱的“電子警察”執法,依法處200元罰款,記3分。

而按照今年2月上海市政府發布的《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規定,2023年1月1日起,插電式、增程式混動車輛將不再免費發放新能源汽車牌照。

華泰證券分析師彭松林認為,從上述文件內容看,上海收緊新能源汽車牌照或是意料之中的事。如果上海市電動汽車市場持續爆發性增長,而且分布在多個不同級別的細分市場,不排除上海市會采取措施對新能源汽車實施限牌限購,從城市發展定位出發,即使允許新能源汽車發展,也會將機會只留給中高端產品。

而對上海的做法,業內也有不同意見。“現在沒有看到正式文件,不方便發表評論。”招商證券分析師馬宏圖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其實,像小型、微型新能源汽車在上海這樣消費水平較高的一線城市銷量應該不會太高,短期內應該不會對上海的城市交通流量有實質影響。

有無更好解決之道?

數據顯示,今年4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環比下降12%,而上海微型新能源汽車上牌量環比下滑超六成。“上海微型新能源汽車銷量環比大幅下滑,或與最近該車型無法領取‘綠牌’有關。”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向記者表示,即便與上述傳聞相符的新政出臺實施,對上海新能源車市場的整體格局影響也不會太大。

“之所以引起關注,主要是對一些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或潛在消費者的心里預期產生了落差。”馬宏圖認為,這讓消費者感到將來能買到的車越來越貴了,或者上海之外的消費者會覺得,自己所在城市會不會也會像上海這樣對小型、微型新能源汽車限牌。事實上,這些擔心都沒有必要,上海有自己的具體情況,其他像北京等一線城市對新能源汽車是限牌狀態,而小型、微型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市場在三四線城市,目前這些城市根本不需要限牌。

在彭松林看來,或許可以用更好的方法來解決這類問題。比如說,如果個人名下沒有車,無論購買什么樣的新能源汽車都應該免費發放牌照;如果個人名下已經有燃油車,再購買新能源車就不再享受免費牌照,除非進行置換。這樣的話,既保證了大家的出行需求,又加速了老舊燃油車的淘汰更新,可能會更合理些。

在上海,從2020年10月推行史上最嚴“限行令”以來,上海免費發放新能源汽車牌照,使上海的新能源乘用車數量增長呈現井噴狀態,遠超全國其他各大城市,如何處理好這一問題,對上海的城市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戰。

目前,各界對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牌照管理的新規出臺充滿期待。“如果能做到既能紓解城市交通管理壓力,又能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并且給消費者一個合理的回應,這是對城市相關主管部門的一個考驗。”馬宏圖說。(趙建國)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