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4月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環比下降 特斯拉上險量腰斬

2021-06-01 10:52:31來源:蓋世汽車  

4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受到芯片短缺等影響銷量環比有所回落,這一情況也體現在4月上險量上。機動車上險數據顯示,4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上險總數約為16.6萬輛,環比下降約11.0%,但與去年4月5.6萬輛的上險量相比,同比增長約195.9%。

在4月上險數據中,相較3月變化最大的是特斯拉,其環比呈腰斬狀態。此外,4月國內有上險量數據的車型約有260款,其中有近200款車型當月上險量不足500輛,近130款車型上險量不足100輛,玩家較多,但突出重圍者少的現象仍在持續。

4月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環比下降 出租租賃需求回溫

根據交強險數據,4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環比下降約10.97%,這一數據與當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環比下降8.7%相比,差距并不大。

實際上,上險量所指的是機動車交強險的數據,根據相關規定,上路行駛的機動車必須要購買交強險,由此,上險量一定程度上與銷量的走勢有所關聯。

中汽協分析4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環比下降的原因時指出,從歷年市場銷量走勢來看,4月環比3月出現下降是符合歷史規律的,另外芯片短缺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協會之前推斷芯片短缺問題在二季度的影響將大于一季度。

分車型來看,宏光MINIEV 4月上險量依然保持強勁,約為2.6萬輛,位居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榜單第一,其也是當月該榜單中唯一破萬車型。歐拉黑貓和Aion S分別位于榜單第二、第三,上險量均超過了7000,緊隨其后的是Model 3,當月上險量為6429,上險量排名由上月的第二下滑至第四。

從車輛所有權來看,4月個人和單位的上險量環比下滑明顯,而出租租賃上險量實現了環比增長。從出租租賃去年以來的上險量數據來看,這一市場連續10個月上險量不足千輛,去年受疫情影響頗深。有分析認為,疫情使汽車租賃企業面臨現金流趨緊、市場需求下滑等壓力,在此情況下,投入、采購車輛的需求也有所減弱。

從上險數據可以看出,出租租賃上險量已在去年四季度開始回溫,今年4月實現了環比、同比雙增長。由此來看,國內疫情趨于穩定,旅游市場轉暖,汽車租賃需求也出現了回溫的跡象。

特斯拉上險量腰斬 理想再超小鵬

造車新勢力(含特斯拉)一直是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2月、3月造車新勢力上險量占比均超過了30%。而在4月上險數據中,造車新勢力的上險占比回落到23.42%,上險總量為38838輛,環比下降約33.6%。

蓋世汽車梳理3月、4月上險數據發現,實際上4月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環比減少的直接原因是造車新勢力上險量環比減少,而造成當月新勢力上險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特斯拉上險量的大幅下滑。數據顯示,特斯拉4月上險量為11949,環比下滑約65.5%。

從銷量上看,特斯拉4月銷量為11671,環比下滑約67.1%。對于特斯拉4月銷量腰斬的原因,不少觀點認為是特斯拉車展維權事件以及頻發的事故等影響造成的,但特斯拉對此回應稱,銷量產生波動是因為特斯拉4月因升級產線設備停產了兩周。

事實上,這是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后首次出現銷量腰斬的情況,且從輿論層面來說,一樁樁交通事故的擴散使特斯拉在品牌名譽度方面面臨巨大挑戰,在此背景下,有觀點猜測,特斯拉在華銷量回調或已成定局。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特斯拉在華銷量不會就此持續下跌。蓋世汽車資深分析師王顯斌分析稱,從目前Modol Y訂單數量來看,未來特斯拉銷量規模還是有很大保障。相反,短期產能不足、芯片影響和交付時間延長是該公司面臨的挑戰。盡管目前受到諸多負面影響,但是從產品競爭力來看,特斯拉的暢銷地位仍然不可撼動。

除了特斯拉以外,蔚來、小鵬、理想上險量均較上月微增,值得一提的是,長期處于“纏斗”狀態的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在4月上險量中,理想再次超過小鵬,位居蔚來之后。從今年1-4月整體上險量來看,理想與小鵬的上險量占比非常接近。

展望二季度,理想汽車的2021款理想ONE交付,小鵬汽車兩款磷酸鐵鋰車型也要陸續交付,由此,兩家品牌二季度交付量及上險量還存在一定懸念。

除了頭部新勢力,第二梯隊中的零跑汽車4月上險量環比增幅較大,4月上險量為2931,超越了哪吒汽車,位居小鵬之后。從車型來說,零跑T03是絕對主力,當月上險量為2867。展望二季度,零跑T03推出了磷酸鐵鋰版車型,與三元鋰電池相同續航但價格更低,且該車型還參與正在進行的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中,由此,零跑汽車二季度銷量及上險量或有望進一步提升。

近半新能源乘用車型4月上險不足百輛

根據上險量數據,4月國內有上險數據的新能源車型約260款,但其中有近200款車型上險量不足500輛,近130款車型上險量不足100輛。由此來看,盡管我國新能源市場年銷量已突破百萬輛,但這百萬輛之中,很大一部分市場份額集中在頭部新能源品牌及車型上。

當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玩家較多,但市場表現比較突出的品牌和車型還較少。比如在歐洲市場相對暢銷的奧迪e-tron,4月上險量僅為238,;吉利幾何品牌旗下的幾何A、幾何T,4月上險量均不到100輛;近期與華為深度綁定的賽力斯SF5,4月上險量為154。

據了解,賽力斯與華為合作的華為智選SF5已于5月29日完成了首批交付,因此搭載華為智能系統的SF5市場表現或將在6月上險量中有所顯現。

綜合來看,當前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主要由宏光MINIEV、特斯拉Model 3等明星車型帶動發展,B、C級市場與A00級市場私人需求驅動比較突出。

王顯斌分析認為,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玩家較多,但表現突出的品牌并不多見的原因,一方面是消費者對于產品技術、品牌、服務認同度和接受度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在于企業本身塑造的差異化優勢,是否能夠在存量市場結構中具備突出重圍的能力和圈層效應。在他看來,新能源品牌玩家應基于這兩方面對自身企業多做評估。(張北)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