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汽車零整比高居不下 4S店賺錢模式向售后維修傾斜
6月初,中保研發布了《第十二期汽車零整比發布會》,經過兩天的發酵,爭論了十幾年的高零整比再次遭到議論。
零整比,顧名思義,就是整車全部零件的報價合計,與整車銷售價格的比值。毫無意外,在零整比排行榜上,奔馳領先了這份榜單。
2017款奔馳C級的零整比達到了驚人的823.59%,一輛奔馳C級拆零件賣,可以賣出8輛裸車的價格。
有意思的是,在這份榜單之上,奔馳和寶馬占據了一半以上的名額,作為奔馳C級的近親,英菲尼迪Q50L也榜上有名,進口雷克薩斯ES和奧迪A8的出現自然毫無爭議。
而在TOP10里,唯一一款非豪華品牌入圍的是一汽豐田的亞洲龍,零整比540.08%。
與雷克薩斯ES同平臺,近乎同尺寸的它在上市之初銷量表現不太理想。但如今可以說是后發制人的節奏,也是擁有月銷9000臺的成績。
寶馬X1是本期零整比中最高的SUV車型,以747.90%位居第二位。
寶馬X1如今銷量依然保持在月銷9000臺+的成績,目前大約有6萬元左右的優惠。
購車全款甚至比指導價還低2萬元,因此實際零整比將會恐怖。
此前一直被調侃“修不起”的沃爾沃沒進前10榜單。
在詳細車型報告中,目前沃爾沃S90 零整比為455.20%,比之前的零整比成績降低了123個百分點。而XC60的零整比為466.60%,配件比老款進步不少,但仍比同價位的奧迪A4L零整比402%要高。
更有意思的是,中保研還公布了前大燈單件零整比數據。
奧迪不負“燈廠”之名,包攬了這份榜單的前三名,這其中奧迪Q5L前大燈單件零整比高達10.56%,十個燈就能換一臺車,這個數據非常嚇人,但也屬于意料之中。
當然了,也有不少車型比較符合消費者內心的期待,其零整比系數非常低。
2016款比亞迪F3零整比指數僅為201.49%,整車零件的錢只能買兩輛新車,這在此次排名中是最低的。
五菱宏光保持了一貫的低成本用車習慣,長安、寶駿、吉利也都榜上有名。
然而,別克GL8、一汽-大眾CC、速騰出現在這份榜單上,可以說著實讓人驚訝,至少說明合資品牌想控制零部件成本是能做到的。
為何豪華品牌的零整比這么高呢?
我們要討論這個問題,要從三個方面來談,分別為成本,品牌溢價,選取的車型樣本。
首先在成本方面,目前無論是哪一種品牌,賣車不賺錢,修車賺錢已經成為一個共識,而豪華品牌的4S店無論是選址、服務、裝修、人員成本都會增加巨大的成本,這部分成本將分擔到消費者身上。
而豪華品牌的價格一定是根據品牌價值所定,就如同零整比奔馳大于寶馬大于奔馳一樣,同樣的高價格設置的門檻也有利于品牌價值的提升,當然品牌需要考慮品牌價值和銷量之間的平衡點。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可以看到中保研的報告,在零整比最高的車型中,大多為豪華品牌的入門級車型,這些車型的由于本身價值不高,因此品牌價值占了很大的部分,也導致零整比高居不下,而到了百萬級別,普通豪華品牌的零整比將趨近于正常。
因此這三點因素導致了豪華品牌的零整比大于普通品牌,尤其是豪華品牌入門車型,也就是30-50萬區間。
因此造成豪華品牌零整比高的因素還是參考系不同,如果將奔馳高端車型與保時捷低端車型比的話,奔馳的零整比將低很多。
4S店的賺錢模式向售后維修傾斜
除了品牌和車型之外,我們還必須看到一些趨勢,在目前除了少量幾款加價車型之外,大部分車型因為競爭激烈采取了大量的優惠,但通過報告我們可以看到維修的價格在不斷的上升。
我們可以看到100款樣本車型18項常用配件價格之和與2019年3月份相比,上漲的有71個車型,漲幅最高的車型是2018款廣汽豐田漢蘭達。
18項常用配件中有17項配件價格均值高于2019年3月水平,漲幅前三的配件為前門殼、前翼子 板、后門殼,也就是我們剮蹭常見的地方。
從價格區間來看,30萬以下的車型零整比比平均線低,而10-20萬區間是零整比最低的區間,反倒是10萬元以下的車型零整比有所上升。
但總體來看常用配件負擔100指數為17.31,較上期2019年3月的數值增加1.15,并且也是呈現了逐年上漲的情況。
這也說明了4S店的賺錢模式逐漸向維修傾斜,低價賣車是為了留住用戶以后可以有更多的車來維修保養。
這樣的情況也催生了第三方的保養維修中心的產生,當然那是汽車后市場的范疇了,今天智駕君就不在此進一步討論了。
零整比這個話題已經談論了很多年,從目前這份報告來看,爭論并沒有產生任何結果,更多降低零整比的品牌多數也是因為在市場上品牌不夠強勢而主動降低,而從宏觀角度來看,常用配件的價格增長與車輛零售價格的降低也更加明確了4S店的營收模式:售后為主,賣車為輔。
放在汽車整個生命周期來看,合理性似乎就大了不少。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5月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2.1%:南北大眾“領跑” 上汽通用“掉隊”
日前,乘聯會公布了5月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數據顯示,5月乘用車批發銷量為160 6萬輛,同比下滑2 1%,...
202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