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Stellantis集團中國市場的最后一搏

2022-04-24 11:05:31來源:蓋世汽車  

有人將標致雪鐵龍集團(PSA)和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FCA)的合并,稱為“失敗者聯盟”的結合。

這是因為兩家集團旗下品牌在中國燃油車市場都有瀕臨退市的風險。PSA的豪華品牌DS接近被放棄,FCA的菲亞特退市,Jeep品牌、阿爾法·羅密歐等岌岌可危。神龍汽車看似有復興之照,卻也難回巔峰。

圖片來源:Stellantis集團

“抱團取暖”,重振中國市場,是Stellantis集團合并后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對Stellantis集團而言,中國汽車市場年銷2千余萬輛,是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為了留下來還可以再努力努力。因此,合并后的一年多時間里,Stellantis集團對中國區業務展開了一系列調整,涉及人事、合資公司股權、產能、金融板塊等領域,并最終制定了輕資產商業模式。

但從各大品牌一年多來的市場表現看,唯有神龍汽車給了Stellantis集團一點慰藉。只是神龍汽車市場回暖之路漫長,無法填補Stellantis集團與長城、吉利、比亞迪等頭部中國汽車品牌,以及大眾、豐田等合資品牌之間逐漸被拉大的發展鴻溝。

在業內人士看來,Stellantis集團靠燃油車在中國市場實現翻身的幾率微乎其微,電動化或許是其最后一搏的機會。

27個字的中國市場發展戰略

Stellantis集團合并完成后的第一件事,是宣布新的全球高管任命。其中,奧立維接掌Stellantis集團中國區首席運營官。

在此之前,奧立維是PSA集團中國區負責人,曾在中國工作多年,對中國汽車市場和文化了解頗多。PSA集團將奧立維視為其在中國市場實現可持續性盈利、業績提升及商業復興的重要推手。資深汽車分析師任萬付曾表示,PSA集團期望借助奧立維在中國區的工作經驗,扭轉在華的下跌勢頭。

Stellantis集團全球執委會成員、中國區首席運營官奧立維(Grégoire Olivier),圖片來源:Stellantis集團

確定中國區業務負責人后,Stellantis集團開始對旗下部分品牌中國區負責人進行調整。從公開的信息可知,人事調整主要針對廣汽菲克、阿爾法·羅密歐等品牌。神龍汽車或許是因市場表現回暖,現任管理層沒有經歷大動蕩。

人事任命告一段落后,Stellantis集團著手整合品牌業務,重點是廣汽菲克。去年9月,Stellantis集團在回應廣汽菲克關閉廣州工廠的聲明中提到,將整合其在華的Jeep品牌進口業務和Jeep品牌本地合資業務。為降低運營維護成本,提高產能利用率,廣汽菲克廣州工廠停產,產能遷至長沙工廠。

據蓋世汽車從Jeep品牌經銷處了解到,現在店內確實在同時售賣進口車和國產車。但經銷商和消費者最為關心的Jeep品牌新車型計劃,沒有進展。

圖片來源:Stellantis集團

與此同時,Stellantis集團在這封聲明中還強調,正在制定針對在中國市場發展的全新“戰略規劃”,預計年底公布。但直到今年3月才正式發布相關戰略,而且僅一句話27個字:“中國市場:輕資產商業模式以降低固定資產,凈營收達200億元”。

輕資產商業模式是個啥?Stellantis集團相關負責人的解釋是“精簡資產”。

比如4月13日,神龍汽車和荷蘭財務公司向東風集團出售各自持有的東風標致雪鐵龍汽車金融有限公司股權。上述負責人解釋道,這是集團對金融架構的調整。合并前,FCA和PSA在華各有一家汽車金融公司,“合并后,集團只需保留一家汽車金融公司”。公開資料顯示,保留下來的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是FCA獨資子公司。

但有業內人士認為,汽車行業并不存在輕資產模式,Stellantis集團所謂的輕資產商業模式更像是在解決合并后遺留的問題,“如果把銷售外包出去,找第三方公司合作,這才叫輕資產”。

事實是,Stellantis集團仍將金融和銷售抓在“手中”。Stellantis集團表示,所形成的全新整體金融業務將為標致、DS、Jeep、瑪莎拉蒂、阿爾法·羅密歐等品牌提供金融業務支持。神龍汽車、廣汽菲克等銷售公司也均在正常運營狀態。

相比對中國市場的一句話規劃,Stellantis集團對歐美市場的規劃就清晰了很多,確定了2030年電動化率,在美國將推出超過25款全新純電動車型。

神龍巔峰難回,Jeep搖搖欲墜

Stellantis集團現階段將中國市場的精力,似乎放在了提升其在合資品牌的股權上。或許在其看來,與中方合作伙伴為爭奪話語權而引起的持續內耗,是導致產品在華受挫的重要原因。趁著股比政策放開,爭取將合資品牌的控制權握于手中。等塵埃落定后,再針對中國市場制定詳細的發展戰略。

去年5月,Stellantis集團首先對汽車配件服務企業山東“優配車聯”股份出手,將持股比例從30%提升至51%,成為控股股東。

4個月后有消息傳出,Stellantis集團在就廣汽菲克股比與廣汽集團進行談判,有意將持有股權提升至75%。知情人士表示,談判還在繼續,暫時還沒消息。

圖片來源:廣汽菲克

神龍汽車股權談判也在進行中。

不過,Stellantis集團可能無法成為神龍汽車的控股股東。據每日經濟新聞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神龍汽車股比不會調整,但旗下兩大品牌分工會發生變化,“其中東風標致由法方主導,東風雪鐵龍由中方主導。”

這應與兩大合資品牌在華如今的處境有關,畢竟相較于Jeep品牌銷量持續低迷,神龍汽車回暖跡象明顯。

根據廣汽集團發布的3月產銷數據,廣汽菲克3月產銷僅為一輛,一季度累計銷量為1860輛。從Jeep品牌經銷商處得知,3月產銷數據異常,應與產能規劃調整有關。“廣州工廠關閉后,國產車產能遷到長沙工廠了,已經停產好幾個月了。”現階段Jeep品牌4S店僅靠進口車型支撐,上述Jeep品牌經銷商表示。

廣汽菲克銷量,數據來源:蓋世汽車研究院

四年時間,廣汽菲克銷量下滑了11倍,從2017年的22.2萬輛跌至2021年的2萬輛。銷量下滑固然與中外合資雙方經營理念不同有關,但更大的原因在于廣汽菲克與消費者、經銷商之間產生了嫌隙。

2019年,廣汽菲克主力車型自由光、指南者陷入燒機油、動力控制等問題,并未得到及時解決,與此同時,為保障銷量強制向經銷商壓庫。同時得罪消費者和經銷商,加上后續沒有推出引發關注度的新車型,廣汽菲克即使換了幾任管理團隊,獲得中外母公司數次輸血,仍深陷泥沼。

與廣汽菲克相比,神龍汽車隨著新車型凡爾賽C5X的上市,處境有所緩解。今年一季度累計銷量達3.1萬輛,同期增長79%,延續了去年下半年的增長態勢。其中,凡爾賽C5X至少貢獻了兩成。

神龍汽車銷量,數據來源:蓋世汽車研究院

眾所周知,法系品牌自國產以來,仍保留一些不符合國人用車習慣的設計,長此以往,法系車給中國消費者留下了“傲慢”“固執”的刻板印象,這在其連年下跌的銷量得到了非常直觀的體現。直至近年,神龍汽車終于意識到了解中國消費者用車需求和習慣的重要性,推出了價格合理、配置豐富、顏值亮眼的凡爾賽C5X。

但這并不意味著神龍汽車就此走出了低谷。凡爾賽C5X雖然是神龍汽車的絕對主力,但與別克君威、本田思域等月銷萬輛的常青藤車型相比,要遜色不少。

神龍汽車仍需打造出一款甚至多款爆款產品,才有可能將其真正帶離低谷。

電動化背水一戰

對于中國市場的產品規劃,目前只能從Stellantis集團今年3月1日發布的“Dare Forward 2030”戰略規劃中窺知一二。

Stellantis集團2030戰略規劃聚焦電氣化,計劃推出超過75款純電動車型,在全球范圍內純電動汽車年銷量達到500萬輛。其中針對歐美市場,“到2030年年底之前,實現集團在歐洲售出的所有汽車均為純電動車型,在美國售出的汽車中有50%為純電動車型。”

面對中國市場,Stellantis集團似乎還未想好。

凡爾賽C5X,圖片來源:東風雪鐵龍

但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日漸完備,同時新品牌、新產品陸續入市,消費者認同感加強,多重因素促使新能源汽車市場日益活躍成熟。在此背景下,中汽協預測,中國新能源汽車今年銷量有望突破500萬輛。

Stellantis集團在華電動化速度明顯慢于大眾等競爭對手,更不用說比亞迪等中國汽車品牌。如果Stellantis集團仍遲遲未發布相應電氣化戰略,很可能會錯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風口,失去最后一搏的機會。

有業內人士表示,Stellantis集團在燃油車市場已難回巔峰。其燃油產品在產品力、品牌知名度、影響力等方面,與大眾、長城等競爭對手的差距難以縮小。如此,“電氣化轉型是Stellantis集團(在華)扭頹的希望”。

連Jeep品牌經銷商也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機遇,“希望能推出新車型,最好是新能源車型”。更讓經銷商難過的是,不只是沒有新能源車,Jeep品牌在中國市場,更是很久沒有推出有關注度的產品。

按照Jeep品牌規劃,其首款純電動SUV車型,最快要到2023年年初才能發布,引進國產至少要到2024年。但有個疑問,如果中外兩大股東不再輸血,廣汽菲克能活到2024年嗎?畢竟截至2021年上半年,廣汽菲克已虧損近60億元了。

神龍汽車純電動車銷量,數據來源:蓋世汽車研究院

另一合資品牌神龍汽車雖然提出要在2025年全面實現電動化,但其在電動化技術、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領域技術積累薄弱,尚沒有正向研發的電動車推出。神龍汽車純電動產品銷量處于下滑態勢,1-2月累計賣出新車不到400輛。

神龍汽車目前在售的純電動產品有標致e2008,以及東風富康的ES500和ES600,共三款純電動車型。其中,東風富康品牌的兩款純電動產品,聚焦的是B端市場。而面向C端市場的標致e2008造型設計基本與燃油版保持一致,由神龍汽車的電動化平臺eCMP打造。有業內人士表示,嚴格意義上說,eCMP是基于燃油車平臺CMP研發的電動化平臺,和大眾完全正向研發的MEB平臺有一定差距。Stellantis集團暫未透露出有向中國市場引入STLA電驅平臺的確定計劃。

標致e2008,圖片來源:東風標致

而競爭對手們,大眾已有多款純電動產品ID.系列在售。連一向保守謹慎的日系品牌也加速布局電動化。如本田旗下合資公司廣汽本田發布了全新電動品牌e:NP,首款車型本田eN.S1即將上市,新能源汽車專屬工廠正在建設中。

在這樣的情況下,Stellantis集團需要加速制定出與中國市場相關的電動化轉型規劃,避免落后大眾等競爭對手太遠。否則,在中國市場最后搏一搏的機會或許都將失去。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