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又一家車企,撐不住了

2022-04-29 14:38:01來源:蓋世汽車  

幾經易手之后,號稱德國品質的寶沃汽車最終還是沒能在中國市場上保全自己。

4月初,北汽福田發布公告稱,已于4月8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破產清算申請。4月22日,北汽福田再發公告表示,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已經裁定受理北京寶沃的破產清算申請。

圖片來源:北汽福田公告截圖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同時還公布了受理以上申請的原因,北京寶沃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審計報告顯示其資產不足以償付全部負債,北京寶沃屬于破產適格主體,已具備破產原因,故對北京寶沃的破產清算申請,本院應予受理。從在國內被復活到破產清算,短短6、7年間,寶沃這個曾自詡為“德系四強BBBA”的汽車品牌,看起來馬上就要再走一遍退市的流程了。

確實同源,但早就不同命了

如果為北京寶沃品牌溯源的話,其一直強調的德系品質倒也有所依據,寶沃確實是北汽福田通過海外收購帶回國內的汽車品牌。

1919年卡爾·寶沃(Carl Borgward)在德國不萊梅創建了寶沃汽車,最初的幾十年,寶沃汽車的整體發展相當不錯,產品線逐步覆蓋了轎車、跑車、巴士、消防車、船艇、卡車,甚至還有坦克、直升機等。到了上世紀50年代末期,寶沃汽車達成了屬于自己的巔峰時刻,曾是德國第三大汽車制造商。

圖片來源:寶沃汽車

當時的寶沃汽車,確實有和奔馳等德系老牌汽車制造商相提并論的資格。在1961年,寶沃曾領先奔馳和寶馬,率先實現了第100萬輛整車下線。但和BBA持續壯大的發展軌跡不同,寶沃汽車的輝煌期并沒有持續太久。事實上,正是在同一年,寶沃汽車經歷了從市場巔峰跌入谷底“大反轉”,因資金周轉問題,寶沃在1961年正式宣布破產。

再次回歸,已經是大半個世紀之后的事情了。

從在德國退市到被北汽福田收購復活,寶沃汽車等了50余年。2015年的日內瓦車展上,寶沃高調宣布正式復出,隨后的法蘭克福車展上,寶沃很快就推出了“復活”后的首款車型BX7。在國際市場上刷足了存在感之后,復活寶沃汽車的幕后金主也浮出了水面,來自中國的商用車企業北汽福田宣布,早在2014年就斥資500萬歐元正式收購了寶沃汽車。

有了德系品牌的加持,一直都在尋求重構業務結構的北汽福田迅速行動了起來。通過寶沃汽車,北汽福田終于找到了進軍乘用車市場的突破口,2016年北京寶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在國內市場上投放了第一款產品——BX7,后續又帶來了BX5、BX6等車型。

寶沃BX7,圖片來源:寶沃汽車

可問題是,如何讓乘用車用戶接受呢?北汽福田的根基在商用車板塊,雖然已經做到了行業第一,但在乘用車市場上并沒有培養出多少品牌方面的認知;寶沃汽車雖然曾經是拳打奔馳腳踢寶馬的存在,但這是半個多世紀之前在國外市場上出現過的情形,對大多數國內消費者而言,到了北京的寶沃,同樣是乘用車市場上一張白紙。

如何才能破局呢?

中國消費者迷信德國品質,自己“前身”曾經的競爭對手BBA又已經是中國乃至全球豪車市場上的絕對領跑者,這樣的前提之下,該如何美化自己,好像已經不算是太難的問題。北京寶沃的方式很直接:深度捆綁BBA,強推德系血統。換言之就是在品牌上強調和BBA的歷史淵源,“BBBA”就是這一理念下的產物;產品上主打德系傳承,雖然“老板”是中國車企,但產品宣傳中一定會強調所謂的德系DNA,此前的北京寶沃一直都以中國資本控股的德國品牌自居。

又一次失敗的中外“聯姻”

北京寶沃的“套路”,在前幾年的國內市場上并不算是新鮮事兒。青年汽車用過,通過與英國的蓮花工程公司合作,推出過青年蓮花品牌;北汽用過,通過收購瑞典的薩博汽車品牌,打造了北汽紳寶品牌;鑫源控股用過,通過收購意大利摩托車品牌斯威,推出了斯威汽車品牌。

目前看來,以上汽車項目無一例外都是通過與海外品牌的“聯姻”(通過收購或合作,獲得品牌冠名,但無論是收購還是合作,基本都停留在品牌層面,并沒有太多技術層面的交流),打造了全新的品牌征戰國內乘用車市場,結果也都很相似,短暫的高光過后迅速歸于沉寂。

從市場表現上看,雖然沒有出現過太大的市場爆發,但品牌發布后的最初幾年,北京寶沃交出的市場數據還算不錯。2019年巔峰時期的年銷量曾超過4.5萬輛(也有說法表示北京寶沃2019的銷量中,相當大的比例都是當時的大股東神州系內部消化了),但進入2020年之后,北京寶沃銷量開始直線暴跌,2020年和2021年連續兩年年銷量不足萬輛。

從商用車轉戰乘用車市場,福田之前國內也已經有過先例。通過引進并消化德國尼奧普蘭的技術,青年汽車曾在國內客車領域取得過相當不錯的成績,一度占據著全國豪華客車市場70%的份額。尼奧普蘭之路的成功,點燃了青年汽車挑戰乘用車市場的熱情,并想要將客車領域成功的經驗復制到乘用車領域(通過與蓮花工程的合作進入到了乘用車領域,后續又想要通過收購薩博品牌走高端路線),期待著通過在國際市場上的并購迅速擢取技術、平臺以及品牌底蘊,實現跨越式發展。但事實證明,青年汽車的乘用車業務只是在蠶食其從商用車市場獲得的利潤,并最終導致了青年汽車逐步退出歷史舞臺的結果。

福田汽車是國企,背景和底蘊都不是青年汽車可以比擬的,結局肯定也不會如同青年汽車這般草草收場,但從財務報告上看,寶沃汽車項目確實已經是福田汽車的沉重負擔。

單是2016年-2018年(北汽福田在2018年掛牌出售了寶沃汽車67%的股權)三年間,寶沃汽車的累計凈虧損就高達40.14億元。福田汽車此前發布的公告顯示,扣除寶沃事項相關因素后,利潤總額約3.55億元左右。但如果結合因北京寶沃借款、往來欠款、擔保事項以及公司持有的北京寶沃股權事項回收等減值項目,福田汽車2021年度的利潤總額約為-47.04億元左右,另考慮公司因持有北京寶沃的股權確認投資收益等,預計共影響2021年度利潤總額-53.26億元左右。

雖然幾年前就已經出售了北京寶沃的控股權,但最終獲得北京寶沃67%股權的神州優車(陸正耀的神州帝國已經坍塌,旗下業務此前曾接連“爆雷”)這幾年的發展也是一地雞毛,導致的結果就是,拯救北京寶沃的白騎士沒有出現,反而受神州系所累,加速了北京寶沃衰落的進程。

神州優車曾聯合寶沃汽車發布全新戰略,圖片來源:寶沃汽車

針對法院受理北京寶沃破產清算一事,福田汽車方面當前的態度是,相關事項不會影響公司現有主營業務,不會對公司的持續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不過,從最近的一系列舉動看,福田汽車的現金流可能已經不太寬裕了,福田汽車近期在資本市場上大動作不斷,增發股份外,還陸續進行了多起資產變現。這樣的前提下,為寶沃項目及時止損,看起來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寶沃汽車再次走上了破產清算的老路,這樣的結局對于今后的國內汽車市場也是一個警示,所有的合作和收購都應該以產生協同效應為前提,需要尋求技術和優勢資源上的互補。汽車制造業沒有太多一蹴而就的戲碼,期待著通過收購一些海外商標走捷徑的路線,并不可取。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