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山東一季度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南四湖水質優良比例達97.2%

2022-04-28 16:42:49來源:大眾日報  

省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一季度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一季度我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重污染天數1.1天,同比減少4.5天;地表水方面水質優良比例同比改善1.3個百分點。南四湖流域生態保護取得明顯成效,去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7.2%、超出全省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圓滿完成南水北調東線調水水質保障任務。

環境空氣質量方面,一季度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69,同比改善14.1%;優良天數比例為75.4%,同比改善11.5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1.1天,同比減少4.5天。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濃度分別為53、82、12、31微克/立方米和1.3毫克/立方米,改善幅度分別為10.2%、21.2%、20.0%、13.9%、23.5%。

16市中,威海、煙臺、青島等3市環境空氣質量最好,菏澤、棗莊、聊城3市相對較差。為保障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自去年秋冬季以來,我省探索應用非現場監管新模式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過程。目前,全省共3933家重點行業企業安裝了在線監測設備,16914家企業連入用電量監控系統。“通過建立‘鎖定高值區域—組分解析溯源—定向精準施策’機制,綜合運用在線監測、電量監控、衛星遙感、高空瞭望、走航監測等數據信息,開展非現場‘點穴式’精準執法,第一時間鎖定污染高值區域,指導各地對癥下藥、掐尖削峰,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運行的影響,實現經濟、民生和生態環境的統籌兼顧。”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周建仁介紹。

地表水環境質量方面,一季度全省153個國控考核斷面中,110個水質優良,占比71.9%,同比改善1.3個百分點。16市中,地表水環境質量最好的3個市是濟南、淄博、棗莊。

南四湖水質是觀測我省河湖水質變化的重要窗口。去年省生態環境委員會辦公室印發《2021年度南四湖水污染綜合整治工作計劃》,經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各項目標任務全部按期完成。今年是推進實施《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的關鍵一年,我省將強化排污單位管控、大力推進“兩個清零、一個提標”、強化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強化河湖生態修復,以南四湖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核心,深入推動全口徑污染防治,系統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全力保障南水北調東線調水水質安全。“對已完成規范化整治的排污(水)口實施深度排查,動態管理。以硫酸鹽、氟化物、全鹽量及氮磷達標排放為重點,組織開展南四湖流域專項執法,倒逼工礦企業、集中式污水處理廠等排污單位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實現達標排放。同時持續推進流域內城市和縣城建成區雨污合流管網改造清零工程,科學改造流域內建成區雨污合流管網300公里、建筑小區500個。持續開展城市(縣城)建成區黑臭水體拉網式排查整治,實現建成區黑臭水體動態清零。對農業農村污染,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規模化養殖場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穩定在100%。完成3366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現有的農村黑臭水體已基本完成治理。”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趙輝介紹。

針對全省范圍內更多河湖的治理問題,趙輝透露,下一步我省將在繼續抓好河湖斷面水質保障、嚴防污染反彈的同時,貫徹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統籌”的思路,堅持“保水質、增顏值”并舉,努力讓更多群眾切身感受到河湖水質的改善。(陳曉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