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東風有限甩掉商用車 在華專注乘用車市場

2022-05-29 10:33:56來源:鳳凰網汽車  

5月25日,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股份)發布公告稱,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有限)作為控股股東,正在與東風汽車集團商討轉讓其持有的股權。

目前,東風有限持有東風股份60.1%的股份。據了解,在股權轉讓工作完成之后,東風股份將徹底脫離前者,轉為由東風汽車集團直接控股管理。

回想五年前,東風股份以7.875億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鄭州日產51%股權轉讓給東風有限,如今這一幕何其相似。

外界普遍認為,此次股權轉讓屬于東風集團業務整合的一部分,旨在強化集團在商用車市場的領先地位,而此時也恰好處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階段。

但實際上,這項交易與日產汽車及東風有限正在推動的改革也不無關系。或者說,經過此次股權轉讓,日產汽車也有望間接獲益。

去繁從簡,在華專注乘用車市場

2020年12月,東風有限正式發布了“V計劃”和“C計劃”,隨即開始進行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和東風啟辰汽車公司的整合工作。獨立四年之后,啟辰品牌重回東風日產旗下。

2021年,啟辰品牌的終端累計零售銷量達到87816輛,同比增長11.6%,完成了此前設立的年度銷量目標,同時也結束了自2018年開始的三連跌。

這其中固然有2020年因疫情影響導致市場低迷的原因,但與東風日產強大的體系能力也有一定的關系。

與此前相比,回歸后的啟辰在商務政策、線上線下、廣告公關、區域營銷等各個方面都和東風日產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和協同,營銷層面形成了放大效應。

在啟辰大V身上就能看到這一點,該車于去年8月20日發布亮相,到9月27日正式上市,中間僅間隔了一個月零一周的時間,推進力度是啟辰品牌自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

2022年1月5日,東風有限又將東風英菲尼迪作為一個獨立的事業總部,正式納入東風日產的管理體系。東風英菲尼迪也從一個獨立運營的豪華品牌,“降級”為東風日產旗下與日產和啟辰并列的品牌。

這一步絕非想象中那般容易邁出,甚至遠比整合啟辰品牌要難的多。畢竟后者作為合資自主品牌,成立之初就屬于東風日產體系之內,可以形容為是一個創業失敗而被迫返鄉的孩子。

但擁有30多年品牌歷史的英菲尼迪,一直對標的都是豪華車市場的雷克薩斯、捷豹路虎、凱迪拉克,甚至是BBA。盡管多年來在華表現遠低于預期,但是能讓其放下骨子里的驕傲并不是件易事。

時間回到2020年5月,日產汽車發布“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核心在于全球市場收縮,聚焦中國、北美和日本市場。在整個行業轉型升級之際,日產汽車停止向外擴張,通過收縮展開自救,希望以此獲得可持續的盈利能力。

據英菲尼迪首席運營官Ashwani Gupta透露,在這項轉型計劃中,英菲尼迪的定位是“Nissan plus”。通過這一定位,再結合東風有限的整合舉措,就可以理解日產汽車的轉型策略,那就是先收回拳頭,再等待時機打出去。

2021財年,日產汽車全球銷量雖然有所下滑,但是收入和利潤實現了雙增長,并且三年來首次盈利,轉型效果凸顯。不過,其仍面臨著重重挑戰,所以轉型還將繼續,東風有限整合啟辰和英菲尼迪也絕不是最后一步棋。

有分析指出,整合了日產、啟辰和英菲尼迪三大品牌之后,東風有限已經將主要精力聚焦于乘用車事業。再經過此輪東風股份的股權轉讓,未來公司運轉會更加高效,也更有針對性。

改善公司收益,為調整股比做準備?

五年前,東風股份將鄭州日產51%的股份轉讓給東風有限,很大原因就是由于鄭州日產的業績連年下滑,導致股東利益受損。如今,東風有限撒手放任東風股份離開,恐怕也有同樣的考慮在其中。

在日產汽車的“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中,“優質的經營”是核心關鍵詞之一。

2022年,東風有限確立了D30銷量和利潤雙增長目標,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改善收益。

盡管在過去兩年,以東風股份為主的輕型商用車事業板塊實現了銷量的增長,遠好于兩連跌的乘用車事業板塊,但是其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并沒有為東風有限增磚添瓦。

財報數據顯示,東風股份2021年實現營收155.5億元,同比增長13.23%,但是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3.72億元,同比下降32.84%。

今年第一季度,該公司的營業收入為35.9億元,同比下跌9.5%,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1.2億元,同比暴跌56.55%。

將東風股份的股權轉讓給東風汽車集團,首先東風有限會拿到一筆現金,其次又能甩掉業績包袱,這顯然是日方更想看到的。

另外,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汽車分析師張翔告訴鳳凰網汽車,對于東風有限來說,輕型商用車板塊屬于此前合資政策捆綁的一部分,當政策松綁后,日方自然希望甩掉這一塊業務,為提高股比做準備。

目前,華晨寶馬已經成為第一家提高外資合資股比的車企。在其身后,奔馳、現代、大眾、奧迪等多家外資企業都被傳出有意提高股比。

東風有限成立于2003年,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日產汽車公司各擁有50%的股份。如果說日產沒有提高股比的想法,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相信。畢竟在“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中,中國被視為全球第一重要的市場。

對于日產汽車來說,將合資公司中的商用車板塊拿掉,讓東風有限的架構變得更為精簡,有利于提高股比之后,迅速提升公司的業績。

砍掉東風股份之后,東風有限旗下除了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之外,還有兩條主要業務線,分別是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和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以及一家權重不大的東風裕隆舊車置換有限公司。

我們不妨猜想一下,東風有限改革的下一步,會瞄準鄭州日產,還是東風零部件?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