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三年虧掉107億,“富家公子”為何成了“敗家子”?

2023-07-04 09:45:20來源:12缸汽車  

一汽有兩個“親兒子”,分別是“長子”紅旗和“次子”奔騰。

論品牌,奔騰雖不及紅旗那般有排面,卻也是不折不扣的“富家公子”,不過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后,奔騰的聲量卻越來越低。


【資料圖】

直到最近,“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增資項目”披露,大家才又關注起這個沒什么存在感的品牌來。

增資項目顯示,一汽奔騰擬通過不超過3%的公司股份引入外部投資者,募集不低于1.65億元的資金。

隨著增資項目一起披露的,還有奔騰的財務數據。2020-2022三年間,一汽奔騰營業收入分別為85.53億元、60.16億元、60.34億元,凈虧損分別為48.6億元、37.58億元、20.97億元。

這意味著,奔騰三年虧損高達107.1億元,加上今年前五個月近10億元的虧損,奔騰從2020年至今虧掉了117.1億元。

早在2020年,一汽奔騰就開始資不抵債,不過是靠著股東的輸血強撐,據悉,此次引入外部投資者,也是為奔騰的電動化轉型做嘗試。

有網友表示:知道奔騰這幾年過得不好,但沒想到虧損居然比新勢力還猛。

作為對比,新勢力之一的哪吒汽車,上半年被不少媒體評論“拖了360的后腿”,只因在2020-2022三年里,哪吒汽車虧損高達111億元。

造車新勢力燒錢和越賣越虧是出了名的,但作為傳統車企的一汽奔騰卻也如此“不省心”,有網友在看到虧損數據后,更是直接稱其為“敗家子”。

奔騰于2006年創立,在2019年一汽轎車重組時實現了品牌獨立,是自主陣營里當之無愧的老前輩之一。

2019年的時候,一汽奔騰銷量還有12.05萬輛,但2020和2021年,其銷量跌至7.32萬輛和6.76萬輛,2022年銷量雖回升至7.44萬輛,卻是依靠了B端市場的哺育。

一汽奔騰的困境與很多傳統車企相似:原有的燃油車逐漸喪失競爭力,有競爭力的新能源車又還沒造出來,處在一個青黃不接時期。

燃油車時代初期,奔騰靠著一汽馬自達的“技術帶飛”,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可事實證明,沒有核心技術和競爭力始終要出事,何況現在一汽馬自達已經沒了。

但真正令消費者看不懂的,還是一汽奔騰的不斷調整和頻繁“重啟”。

首先是換LOGO。2011年,奔騰把最開始的“1”字標換成了“鷹”標;2018年,鷹標被換成了“世界之窗”;2021年,奔騰再次發布在“世界之窗”基礎上升級的全新LOGO。

換標雖能帶來熱度,也能給到消費者一定的新鮮感,可老車主卻是一臉懵逼,品牌認可度和粘性更是無從談起。

與表面上頻繁換LOGO相對應的,是內地里高管和戰略的頻繁調整。

2019年,一汽馬自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東被調至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擔任副總經理,2020年,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柳長慶被調走,隋忠劍、王勝利分別任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

被調走時,柳長慶在奔騰任職不到2年,立下的20萬輛年銷量目標也成為了泡影,當時有內部人士表示:換血換了一輪,奔騰已經受了內傷,很多優勢資源都流向了紅旗。

2017年,徐留平執掌一汽,提出要做大做強自主板塊,奔騰的改革也成為了重點工作之一,但在一些人看來,這種改革更像是“折騰”,只因奔騰與原定的銷量目標漸行漸遠。

事實也正是如此,2019、2020年紅旗甚至能提前完成年銷量目標,徐留平本人也是頻頻為紅旗品牌站臺,對比之下奔騰顯得無比凄涼。

2019年獨立出來之后的奔騰,日子可謂是過得一波三折,如今它也想在新能源車領域背水一戰,但會不會已經晚了呢?

一汽奔騰曾提出,要在2023-2025年,以每年2款以上全新車型的速度,推出8款傳統能源產品和5款新能源產品。

然而,在電動化進入下半場后,新能源車更注重“質”而非“量”,倘若沒有競爭力足夠強的王炸產品,新車數量再多也只會石沉大海,“趕晚集”的奔騰更加要考慮如何出奇制勝。

目前,奔騰在售的新能源車有奔騰NAT和奔騰E01兩款,其中奔騰NAT面向B端,今年累計銷量為1.15萬輛,而面向C端的奔騰E01,近幾個月銷量為0。

奔騰E01賣不出去也不稀奇,畢竟其售價高達19.68-22.88萬元,NEDC純電續航里程僅有450km,電機功率為140kW,先不論智能科技表現,僅是基礎的三電,就絲毫拿不出手。

從2023年的情況來看,奔騰轉型確實有些晚,新能源車市場上,中高端領域有特斯拉、蔚小理、極氪等“尖子生”,中低端領域又有比亞迪、吉利、奇瑞、埃安這些“守門員”......

總而言之,奔騰并非全無機會,但要成功勢必會拼得頭破血流。

在許多人眼里,奔騰曾是“不愁吃穿”的“富家公子”,畢竟背靠一汽這顆大樹,它確實要比很多車企舒服。

然而,隨著奔騰品牌的掉隊現象愈加嚴重,能想象它自己以及一汽這個大家長,皆是無比頭疼。倘若病沒有治好,僅僅靠著內、外部的輸血,或許也維持不了多久。

從殘酷的新賽道角逐來看,未來有奔騰一個不多,沒奔騰一個不少,而前文提到正募集中的1.65億元資金,對于造新能源車也沒有太大幫助,奔騰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最后,奔騰應該也明白,自己已經沒了折騰的資本,留給自己轉型的時間也不多了。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