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縱有外資,難救愛馳

2023-08-07 14:43:58來源:汽車公社  

是天災,更是人禍,造車絕沒有輕松可言。

文件、儀器、零食、飲料、球拍……

上下樓三趟后,王豐已經把辦公室的所有個人物品都搬上了車,和還在收拾東西的同事道了聲“再會”,王豐最后看了一眼工作多年的總部大樓,隨后“砰”一聲關上車門,駕車離去。


(資料圖)

來到一個紅綠口,王豐在紅燈前停下了車,心里忍不住尋思著公司復工復產的事,公司已經發了復工復產的公告,“發工資應該是有希望了”,但“具體什么時候復工復產,拖欠的工資什么時候發,這撥人以后去哪里辦公,公司一概沒提”,這樣的態度,又讓王豐心里直犯嘀咕。

不過,“自己也快退休了,沒必要折騰了,就等領導層的通知吧”。想到這里,綠燈亮了,后面一輛車鳴著喇叭催促王豐快走,王豐輕嘆了口氣,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開車上。

7月20日,停擺數月的愛馳對外宣稱,有外資進入公司,愛馳將復工復產。愛馳這是要起死回生了?還是又一出“富士康與拜騰”?

帶著這樣的疑問,在愛馳官方發布復工復產公告約一周后,汽車公社先后來到愛馳長陽創谷總部、嘉定研發中心、以及幾家愛馳授權的售后門店。

滿目蕭然

汽車公社來到上海愛馳總部長陽創谷時,遇上了在收拾東西的王豐。

王豐是愛馳動力部門的員工,今年已經50多歲。當汽車公社問起公司近來的動向時,王豐放下手里的東西,抹了把額頭的汗說道:“目前我們接到的唯一通知,就是讓我們來辦公室,把東西收拾收拾,因為公司要退租了。”

“原先這邊五層樓都是我們的,現在一樓、二樓早就退租了,三樓、四樓馬上也要搬空了,公司只打算保留五樓的辦公室。至于什么時候復工復產,之前的工資什么時候發,新的總部在哪,即將進入的資方是誰,這些我們一概不知道,領導層沒說。”

愛馳總部的現狀與王豐說得差不多。

一樓本是愛馳的直營店,如今正對著愛馳路的前大門緊閉著,門上蒙了層細灰,空蕩蕩的展廳里除了一輛展車外空空如也。

后門電梯口只有一個保安在值守,陸續有來收拾個人物品的員工進出電梯;樓梯間的大門緊鎖著,門上貼著封條,昏暗的樓道里,只有門口的門禁系統閃著幽幽的藍光。

愛馳的研發中心亦呈現著一派蕭條氣象。

園區門口的快遞架上,零星幾個快遞散置在貨架第二層,據門口保安說:“以前這邊兩個貨架,快遞堆得滿滿的,現在除了角落里那堆是放了好久沒人拿的,只有那一兩個是最近送到的。”

貨架空了,是因為人走了,而此時已是愛馳宣布復工復產后的第二周。

整個研發中心仍和停擺時一般無二,“研發人員的工資也沒發。工作日只有一兩個人來上班,基本上都是電工,因為里頭的電、水需要專人看著,這幫人就是來邊睡覺邊辦公的”。

“沒停工的時候,這有100多號人上班,現在加上保安,這里也就5-6個人。”至于復工復產,保安表示:“目前這兒還沒有接到復工復產的正式通知,只能說有可能復產吧,但也沒有人敢打包票。”

有必要一提的是,蕭條的跡象,從去年年底就暴露了。

去年年底,愛馳合作伙伴賽孚希軟件公司的何雷“去了好幾趟愛馳研發中心”,看到“辦公室好多位置空了,不少人都在辦離職”,那時何雷便覺得自己已看到了這家公司“倒閉的苗頭”。

愛馳宣布復工復產整14天后,維修難仍是困擾愛馳車主的一大難題。

一個多月前,江西的愛馳車主李飛發覺車內空調只能吹出熱風,于是驅車來到最近的一家愛馳授權售后門店,檢查后,師傅直言目前沒法修,“因為有兩個配件要換,店里沒有貨”。

“那么熱的天,空調還吹熱風,我快瘋了。”無奈之下,李飛只好讓朋友試著聯系愛馳內部人員。朋友告訴李飛:“愛馳倉庫里有配件,但是已經沒人管理了,一大堆配件堆著,不容易找著。”朋友承諾會托人幫李飛找,但沒法保證什么時候能找到。

沒有配件,只能靠師傅們的技術強行給空調續命。“空調的出風口,現在是用捆扎帶綁著,不然要么就不吹風,要么就吹熱風。”但這樣修一次只能“堅持幾天”,7月21日,李飛才把車開回家,“只過了一個禮拜又要開去弄下”。

不光江西,全國許多地方的愛馳售后門店都缺零部件。上海寶山一家愛馳授權的售后中心,店里師傅表示:“愛馳車主來修車,能湊合著開的,我們就勸他湊合湊合,實在需要換零部件的,只能找廠家溝通,但非常麻煩,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從廠家那拿到貨,找零部件商的話,價格又太貴。”

維修難,有時也是因為愛馳拖欠款項。

不久前,嘉興一位車主的電池出了點問題,來到附近的維修點后,卻被工作人員告知“去杭州修”,“因為愛馳沒給他們結算,他們現在不修愛馳的車了”。

不過,如果愛馳真能起死回生,售后的布局倒還容易恢復,難恢復的是前端渠道的布局。

愛馳宣布復工復產16天后,愛馳車主群里流傳著這樣一張照片:江西上饒某商超店雖掛著愛馳的門頭,但從店內陳設能看出,昔日的愛馳銷售門店,現已被一家服裝店接盤。

而根據汽車公社調查的情況,愛馳在上海的渠道也已全軍覆沒,而且,除了楊浦總部那家直營店,其他幾家門店至少在“一兩年前就關了”。

其中一處店址現在屬于領克,當汽車公社向店員問起愛馳時,對方微不可見地搖了搖頭:“這個品牌早就成為過去了。”

就在幾年前,愛馳還是外界眼中“最靠譜的新勢力”,如今還沒破產清算,就先成了他人眼中的“過去”,愛馳的一手好牌怎么就被打成了這樣?

沒落的新勢力總是相似的

2017年,年近六旬的付強創立愛馳汽車,他將自己定義為“懷揣夢想的資深藍血汽車人”,意為“真正來自汽車,來自科班”的創始人。

在蔚小理還被戲稱為“造車三騙”的時候,這位“來自科班”的汽車人因“踏實做車”被市場寄予厚望。

但新能源車產業發展到今天,曾被視為騙子的新勢力依舊堅挺,反倒是當初一干傳統車企色彩濃厚、備受看好的新勢力現多已折戟沉沙,除了本文的主角愛馳,威馬、天際、博郡、拜騰等新勢力莫不如此。

這些新勢力沒落的最直接原因往往是資金鏈斷裂。愛馳草創之初,創始人就把攤子鋪得很大。

公司成立一個多月,愛馳便在江西上饒投資133億建廠,后又增資17.47億買下江鈴50%的股權,解決造車資質問題,刷新了新勢力獲取生產資質的最高紀錄。

在戰略選擇上,愛馳力求讓出海業務、出行業務、充電業務、融資租賃、人工智能等業務多點開花,卻忽略了一家創業公司是否有那么殷實的家底,去滿足領導層的既要又要還要。

人員管理上,愛馳許多員工的薪酬虛高,人效卻沒發揮出來,導致公司人員規模與運營成本很不平衡。

許多人都不理解,為何在愛馳欠薪數月后,部分員工仍愿留在公司,對此,曾在愛馳任職過的一位員工解釋:“不走的大概率是因為愛馳工資開的高,但自己的實際能力與之并不匹配,重新找工作拿不到這么高的薪資,只能寄希望于愛馳起死回生。真正有能力的早就走了。”

有愛馳員工感慨:“我從來沒見過一個創業公司這么亂花錢。”但更嚴重的問題或許在于,愛馳融資的速度跟不上花錢的速度。

自成立以來,愛馳汽車共獲得7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才超百億,而按李斌的說法,造車這么花錢的事,“沒有400億干不了”。

付強也承認自己在融資上的不成熟:“我們從一開始沒有按照資本市場所需要的方向走,明顯是有問題的。頭部三家新勢力的創始人都是連續創業者,公司創建時就想好了資本市場的長期節奏,所以做的動作、搭建的體系、找的人,都是按照這個節奏來的。”

融資能力的不足,疊加疫情后資本市場的冷卻,這家“亂花錢”的新勢力很快感受到了囊中羞澀的尷尬,辦公室租金、物業費、水電費,員工租金、經銷商款項等皆無著落。

愛馳的員工回憶,“有好幾次被欠錢的經銷商帶著一撥人在我們總部拉橫幅,甚至還有直接睡在總部一樓討錢的”。

與此同時,把錢都花在了刀把上,勢必會擠占其他開支,因而愛馳缺乏有效的研發體系,公司成立7年,只有U5一款車型實現了量產,這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愛馳研發體系薄弱的體現。

而愛馳作為一個新興的汽車品牌,缺少量產車型,便意味著消費者對品牌認知度不會太高,銷量不會好看,這些又促成了公司資金鏈緊張、融資困難。

于是,工廠停工、員工停薪留職、APP與小程序暫停服務……

既然說到了愛馳,當然不能忘了他的難兄難弟——拜騰、天際、博郡……這些“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新勢力,在人生軌跡上表現出高度的重合。

與頭部新勢力先出新車后投資建廠的路線相反,這些沒落新勢力的創始人在發展初期堅持走“自建工廠+造車資質”的重資產路線。

威馬成立之初花費11.8億解決資質問題,兩座工廠共投資267億;天際汽車首座工廠投資55億拜騰借道一汽夏利獲得資質的同時,承擔了8.5億債務,南京工廠總投資超110億;博郡汽車投資100多億在多地投資建廠……

同樣的,他們的融資水平與燒錢速度并不匹配。拜騰汽車經歷了6輪融資,總融資金額不超過100億;天際,就算加上C輪融資的7.5億,累計融資也未超過150億;博郡汽車六輪融資,其中五次未披露交易金額,但從最后一輪融資數目——25億來看,缺錢應該也是博郡頭上的緊箍咒。

這些“亂花錢”的新勢力幾乎也都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研發體系,因此拜騰“燒光84億未出量產車”;有著8年歷史的天際只有兩款車型;博郡4年沒有成功交付一款車型……

“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同于賽麟老板以詐財為目的造車,這幾家新勢力的創始人都有著深厚的行業資歷,入局之初,他們或許的確懷揣一顆雄心,可惜有時候,關鍵的那幾步路走錯了,淘汰出局就是必然。

據說8月4日,在江西愛馳工廠,員工正被組織著在廠區拔草,工廠的雜草易除,但公司過往的劣跡在資本市場、員工和消費者心中留下的污點,能是一筆續命資金就能抹去的嗎?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