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軌服務衛星共計45顆 中國北斗系統全面邁進全球服務新時代
5月26日,以“時空數據,賦能未來”為主題的“第十二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江西南昌盛大召開,這也是北斗系統提供全球服務、進入“十四五”發展新階段后舉辦的首屆年會。
在年會召開之際,最新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與發展》報告正式發布。報告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系統情況,第二部分應用推廣,第三部分國際合作。
報告指出,北斗系統已全面服務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救災減災、農林牧漁等行業,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基礎設施,廣泛進入大眾消費、共享經濟和民生領域,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截至2020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超過10億臺/套。
系統層面來看,目前在軌服務衛星共計45顆,包括北斗二號衛星15顆,北斗三號衛星30顆,健康狀態良好,在軌運行穩定。
截至今年3月,空間信號質量方面,北斗衛星實測信號功率譜譜包絡保持一致,信號質量良好,符合接口控制文件要求。
空間信號精度方面,北斗系統空間信號測距誤差(SISRE)均值為0.42米。
坐標基準與時間基準方面,北斗時與國際UTC時差偏差保持在26納秒以內,北斗坐標框架與國際ITRF2014坐標參數精度一致性保持在3厘米以內。
目前,北斗系統提供導航定位和通信數傳兩大類、七種服務,包括:面向全球范圍,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GSMC)和國際搜救(SAR)三種服務;在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星基增強(SBAS)、地基增強(GAS)、精密單點定位(PPP)和區域短報文通信(RSMC)四種服務。
應用層面來看,北斗系統已全面服務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救災減災、農林牧漁等行業,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基礎設施。
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增速繼續加快,達到4033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增長約16.9%,完成“十三五”目標。
截至2020年底,國產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塊銷量達到億級規模,季度出貨量突破1000萬片;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超過10億臺/套;2020年國內厘米級應用高精度芯片、模塊和板卡的總出貨量高速增長,突破100萬片。
隨著北斗+5G兩大基礎設施的彼此增強、相互賦能,促進融技術、融終端、融平臺、融數據、融服務發展,北斗系統應用模式將更加豐富。
預計到“十四五”末期,我國衛星導航位置與服務總體產值翻一番,突破萬億元大關,全球市場份額翻一番,北斗產業化向更寬范圍、更高水平、更高層次邁進。
北斗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去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開通,標志著北斗系統全面邁進全球服務新時代。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Epic訴蘋果壟斷案庭審結束 主審法官質疑蘋果和Epic或導致兩敗俱傷
5 月 26 日消息,游戲開發商 Epic Games 訴蘋果壟斷案為期三周的庭審已經結束,現在就等主審法官...
2021-05-26 -
國外公司推出緊急救援服務 利用Apple Watch跌倒檢測功能幫助弱勢人群
據外媒 AppleInsider 消息,Telus Health 公司在加拿大推出了一項安全服務,這項服務利用蘋果 Appl...
2021-05-26 -
iOS 15即將正式登場 鎖屏界面將發生大改變加入復雜操作模式
蘋果已經發出公告,WWDC 2021開發者大會將會在北京時間6月8日凌晨1點開幕,屆時,WWDC2021將免費向全世...
202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