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換了 C 口又如何?iPhone 15 系列又要割一波韭菜

2023-04-28 21:21:00來源:ZAKER科技  

不愧是蘋果 ......


(相關資料圖)

終于,蘋果總算要徹底放棄 Lightning 接口了。

從去年開始,就有不少外媒爆料 iPhone 15 全系都會從 Lightning 接口更換成更先進且實用的 Type-C 接口。關于 Type-C 接口的好處有多少大家應該都清楚,比如支持最高 100W 的快充功率,而且在兼容性方面也遠比 lightning 接口豐富得多,十分有利于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但當時的小雷就意識到一個問題,雖然看上去蘋果使用 C 口充電是一件好事,大家出門也不用專門再帶一條 Lightning 線,而且隨便找一根 C 口線就能充電;但誰也不知道蘋果會不會直接拋棄 PD 充電方案,搞出一個屬于蘋果自己的私有協議呢?

正巧就在近日,外媒表示蘋果公司目前并未給全面轉向 USB-C 接口的 iPhone 15 系列采用 MFi 限制,這也意味著用戶無需使用通過 MFi 認證的數據線就能對 iPhone 15 系列進行充電以及數據傳輸。但讓人好奇的是,外媒還表示蘋果在 iPhone 15 系列中內置了一顆接口 IC 認證,具體作用還不得而知。

可能有部分讀者不了解蘋果 MFi 協議到底是怎樣一種存在,趁著這個機會小雷也跟大家詳細科普一波,畢竟在歐盟的努力下,說不定 MFi 協議要成為歷史了呢。

MFi 是英文 "Made for iPhone/iPod/iPad" 的縮寫,是蘋果公司對其授權配件廠商生產的外置配件的一種標識使用許可,也就是說第三方廠商想要生產支持蘋果設備的充電頭、數據線、充電寶等配件等都需要找到蘋果申請 MFi 相關認證。

如果用戶使用的數據線非 MFi 認證款,一般來說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無法觸發蘋果的快充協議,幾乎全程都維持在 5V1A,充電速度極慢;二是直接跳出彈窗,表示用戶使用的數據線未經認證無法使用,到頭來還是得掏錢重新買一根。

(圖片來源:anker 京東自營旗艦店)

當然 MFi 認證可不是免費的,它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據業內人士透露,生產一根通過 MFi 標準的數據線,需要歷經 32 道指定工序,每條流水線至少 45 個工人,最后通過率只有 2%。

而且每條 MFi 認證的線還需要在其內部植入一顆認證芯片(價格大概在 2 美元左右),換句話說單是一根通過了 MFi 認證的數據線,就起碼要讓廠商多出 20 到 30 元。這也是為什么擁有 MFi 認證的數據線要比那些普通數據線貴個三四十塊錢的原因了。(當然其中大部分利潤都被蘋果給抽走了)

(圖片來源:京東)

而且蘋果還會時不時地抽查一些獲得過 MFi 認證資格的廠商,如果被檢測出哪款產品沒交 " 保護費 " 的話,輕者罰款重者直接取消掉整個廠商的認證資格。

蘋果之前寧愿挨罵也不把 lightning 接口換成 C 口的主要原因便是 MFi 協議每年都能帶來巨大的利潤。根據權威機構統計,蘋果每年依靠 MFi 認證所收取的專利費在 30 億美元以上,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

因此單看這個利潤,小雷就認為蘋果絕不會這么輕易地放棄 MFi 認證協議,甚至可能變本加厲搞出另一套方案:日常充電時可以使用普通的 Type-C 線,但想要激活蘋果的快充或是傳輸文件時就必須用到擁有 MFi 協議的蘋果數據線。

對此郭明錤也給出了自己的預測,他認為 iPhone 15 系列都會采用 Type-C 接口,但只有定位更高的 iPhone 15 Pro 和 iPhone 15 Pro Max 支持雷靂 3 接口,支持雙向最高 40Gbps 的帶寬速率、支持最高 100W 的 PD 快充、拓展性極強,幾乎可以說是當下實用性最高的接口之一,而 iPhone 15 和 iPhone 15 Plus 依舊只支持 USB 2.0 規格。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這也驗證了小雷的猜想,用戶想要獲得完整的使用體驗還得花錢去買蘋果認證的數據線。目前蘋果官網售賣的雷靂 3 數據線價格為 320 元,而第三方平臺的價格大多也在 100 到 300 元之間,顯然用戶更換線材的成本更高了。

要是蘋果對自家產品一視同仁,那也還能忍,可 iPad 上的 C 口卻不需要 MFi 認證,同樣方法怎么就不能用在 iPhone 15 上了呢?說到底還是 iPhone 巨大銷量讓蘋果無法舍棄 MFi 認證帶來的利益,即便得罪用戶也在所不惜。

天下苦 Lightning 久矣,而蘋果在消費者的強烈意愿下,甚至在各方組織、聯盟、國家的施壓下,才依依不舍地將 Lightning 更換為 Type-C。但更換成 Type-C 接口就一定能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嗎?也不見得。

外媒表示 iPhone 15 系列并沒有因為更換成 Type-C 接口就提升其充電功率,哪怕是定位最高的 iPhone 15 Pro 系列也只有 27W 左右的功率,標準版則是延續 20W 的充電功率。

(圖片來源:推特)

雖說蘋果對于新技術一直屬于比較保守的一方,在沒有經過市場驗證之前或是自己沒有十足把握之前都不會盲目推向市場,但快充技術已經蓬勃發展近 10 年,早已不是什么新鮮技術,國產手機這邊都已經把有線充電功率堆到 200W 以上。前還可以說是受到 Lighting 接口的限制,但如今看來更像是懶和傲慢罷了。

更別說蘋果旗下并非沒有支持快充的產品,像 MacBook Pro 系列的充電功率都在 100W 左右,而且走的也是最主流的 PD 協議,市面上也有不少安卓手機能夠支持最高 80W 左右的 PD 協議,因此不存在所謂技術差異的問題。

當然,雖說安卓手機陣營已經在充電速度上領先了蘋果好幾年,但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體驗反而是落后于蘋果的,那便是兼容性。

在之前雷科技做的手機充電兼容性橫評中就發現國內不少旗艦手機的充電兼容性做得十分糟糕,使用原裝充電器確實能達到 60W 左右的功率,但只要更換非原裝充電頭或充電線后,充電功率就會迅速下滑,甚者出現了個位數的情況。所以對于同時使用兩款不同品牌手機的用戶來說,每次充電還得找對應的充電套裝,屬實有些麻煩。

(圖片來源:Aohi 京東自營旗艦店)

不過,好在中國信通院、華為、OPPO、vivo、小米等國產廠商聯合多家終端、芯片企業共同推出了新一代融合快充協議—— UFCS 融合快充協議。目前也有部分機型支持該協議,并且在相應官網上也能買到支持 UFCS 融合快充協議的充電頭。雖然目前該協議只支持最高 40W 快充,而且支持的機型并不多,但邁出第一步對大眾來說總歸是一件好事。

UFCS 協議的推出在小雷看來其實是各家手機廠商的一次妥協,未來不管是千元價位的入門款,還是萬元旗艦,都能獲得支持,同時帶來安全快速的充電體驗,縮小 " 電池焦慮 ",這才是 UFCS 推出的真正意義。雖說它的充電功率雖遠不及機型本身能達到的最高充電功率,但對比蘋果關起門來給出的低速充電方案,還是誠意十足的。

iPhone 15 系列更換接口已然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但什么時候蘋果才能徹底解決充電和傳輸的痛點,就真的只能等到蘋果自己良心發現了。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