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全球新要聞】魅族 20 系列敢為行業先,3 年質保意味著什么

2023-05-15 20:15:34來源:ZAKER科技  

此前在今年 2 月末,脫胎換骨的魅族開放了新款旗艦機型魅族 20 系列的預訂,并公布了相關福利,即參與預售活動、并在首銷當日購機的用戶,將會獲得長達 36 個月的質保服務。由于肯定會有部分謹慎的消費者選擇持幣觀望,進而錯過了魅族 20 系列的預售活動福利,為了給消費者一顆 " 后悔藥 ",近日星紀魅族集團方面宣布,在 6 月 20 日前購買魅族 20 系列機型、并于 6 月 27 日前激活的用戶,將均可獲得 3 年的超長質保服務。

據悉,此次 3 年超長質保服務將 " 全量 " 覆蓋魅族 20 系列機型的用戶。無論是已經購買、還是尚未購機的用戶,只需在 6 月 20 日前購買、并在 6 月 27 日前激活,均可享受到 3 年的超長質保權益。要知道,目前手機行業普遍提供的質保時間為 12 個月,而這也是《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中所規定、移動電話機主機享受 1 年的免費保修服務。事實上,比行業常規更長的保修期,近年來也成為了手機廠商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格局下,試圖贏得更多消費者青睞的方式之一。

此前在 2019 年 1 月,Redmi 在發布獨立運營后的首款新機 Redmi Note 7 時,就成為了首個在質保上吃螃蟹的品牌,打破了手機行業 12 個月質保的慣例,宣布提供 18 個月的超長質保。隨后在 2021 年消費者權益日當天,一加方面曾宣布,當時即將發布的一加 9 系列將可享受 2 年的官方質保服務。

在 Redmi、一加當時的宣傳中,都將比常規更長的質保時間作為了用戶福利著重渲染。從 18 個月到 24 個月,再到如今魅族提出的 36 個月,其實手機廠商在質保時間上的逐步升級背后,已然是愈發殘酷的市場競爭環境。

例如在 Redmi 方面提出 18 個月質保的 2019 年,據極光大數據公布的《2019 年 Q3 智能手機行業季度數據研究報告》顯示,近八成用戶的換機周期在 1 年半以上,主流消費者的換機頻率也從原來的 1 年轉變為了 24 個月。


【資料圖】

此前 vivo 執行副總裁、COO 胡柏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 我記得最早(手機更換周期)是 16~18 個月,之后是 20~24 個月,最近則是 36 個月了 "。到了 2023 年,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等多家研究機構的預測顯示,史上最長的換機周期將要來臨,全球智能手機的換機周期或將達到 43 個月,中國市場智能手機的換機周期預計也將增加到 34 個月。

而換機周期不斷拉長,也就意味著手機在消費者群體中的印象被扭轉,已經不再需要經常更換了,甚至是從類似快消品變為耐用消費品了。

不難發現,魅族 20 系列機型提供的 3 年質保時間,基本就覆蓋了當下國內消費者的平均換機周期。這也就意味著購買魅族 20 系列機型的用戶自購機后的 3 年里,只要不是人為損壞,只要出現產品質量問題、官方都會 " 兜底 ",可謂是是魄力驚人。

為什么會這樣說呢?在這里就要引入一個制造業的概念,設備故障特征曲線,或者說浴盆曲線(Bathtub curve)了。

眾所周知,無論是再高精尖的產品都不太可能不會出現故障,并且實踐證明大多數產品的故障率是時間的函數。所謂浴盆曲線,就是指產品從投入到報廢為止的整個壽命周期內,其可靠性的變化呈現出一定的規律。如果取設備的失效率作為產品的可靠性特征值,那么它就是以使用時間為橫坐標、以失效率為縱坐標的一條曲線,其特質就是兩頭高、中間低,形似 " 浴盆 "。

浴盆曲線會將一款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以及耗損失效期。其中,早期故障期指的是產品剛生產出來的時候,由于本身的設計和制造可能存在缺陷,或者生產過程中的靜電、運輸震動、環境溫濕度變化等因素影響,導致故障率攀升。而這一點,新上市的手機有時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其實就是基于這一現象。

在渡過了偶然故障期,也就是正常設計的有效使用壽命后,產品就會進入耗損失效期。在這一階段里,產品由于經過了長時間的使用,導致元器件自然老化和磨損后,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問題,導致它實際上處于隨時報廢的邊緣。顯而易見,如果在產品進入耗損失效期之前棄用,用戶體驗一定會非常糟糕,用戶也會很明顯感受到產品的問題開始爆發式增長。

如何讓產品在剛剛度過有效使命壽命時就被用戶放棄,這里就要引入 " 計劃報廢 " 這個概念了。有些廠商會更青睞使用計劃報廢,也就是在產品設計之初,就有意規劃一個固定的使用壽命,超期使用會大幅度降低用戶體驗。其中最典型的例證,就是蘋果當年在 iPhone 6S 系列爆發的 " 電池門 " 事件。

當然,在手機圈的玩法并非如此簡單,相關廠商同時也會選擇通過 " 新技術 " 、" 新功能 ",來誘導用戶主動 " 報廢 " 自己正在使用的手機,而這一點在過去幾年間的 Android 陣營也表現得尤為突出。

然而遺憾的是,蘋果當初的 " 電池門 " 事件可謂是貽害無窮,直到如今、即此事爆發的第五年,也仍有人揪著不放。而借助新技術來吸引用戶換機的策略,看看近年來每況愈下的手機出貨量就知道,這招似乎也已經不再管用了。而手機的質保時間從 12 個月增加到 36 個月,也就意味著維保期限大概率會覆蓋到整個耗損失效期。

以目前手機行業常規 1 年質保的情況下,平均 2% 左右的返修率來計算,假設早期故障期和耗損失效期的故障率保持一致,那么就代表著在魅族 20 系列的 36 個月質保時間里,至少有 6% 的設備需要返修。如果魅族 20 系列在整個銷售周期里賣出 200 萬臺,也就是說 3 年時間里大約會有 12 萬臺需要被維修。在如今相關元器件價格大漲的年景里,這無疑是一筆極為驚人的預期成本,所以大量業內人士都表示,魅族這一次可以說是非常有魄力。

更別提,售后還是一個重資產的項目,3 年質保也就代表著魅族的門店或售后網點,需要覆蓋全國經濟地圖的主要節點,網點內也需要大量相對專業的人員和足夠多品類的備件,才能確保產品萬一出了問題,可以盡量減少用戶遭遇問題時候的麻煩。不然的話,魅族 20 系列即便提供了 3 年質保,可用戶享受維保服務的代價太高顯然也是不行的。

為此,星紀魅族集團此前就已宣布,將在 2023 年完成 400+ 家服務中心的鋪設目標,并在 40 個城市實現 VIP 上門快修服務,并覆蓋所有省會及核心城市。

但需要注意的是,魅族 20 系列支持 3 年質保或許并不完全是為了更好的賣貨,以及增加魅族 20 系列機型的市場競爭力,而可能是為了著眼未來。盡管此前魅族打出的 " 三零手機 " 旗幟,曾直指手機圈的后向收費模式,但不可否認的是,用戶確實是手機廠商的重要資產,并且通過后向收費確實也是一個已經在實踐中被證明的盈利模式,即便蘋果都無法對這一塊收入視而不見。

試想一下,如果一位消費者完完整整地體驗了魅族 20 系列的 3 年質保,那么 TA 大概率會在這三年的時間里收到相關推送廣告,或是從應用商店里下載 APP 和游戲,無形中也會一直為魅族貢獻收益。更別提習慣成自然,能堅持用 3 年魅族手機的用戶,下一臺手機大概率也會是魅族。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