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新系列開啟新交鋒,華為 MatePad Air 加速 iPad 失守-焦點快看

2023-05-18 20:20:07來源:ZAKER科技  

高端平板市場可以 " 硬剛 " 蘋果的,還是只有華為。

作 者 丨 宿藝


【資料圖】

編 輯 丨 子淇

全球平板電腦市場正在經歷一場 " 越過山丘 "。

Canalys 數據顯示,繼 2022 年全球平板出貨量下降了 13%、險些跌破 1 億臺關口之后,今年一季度再次同比下滑 18%,并且過去七個季度中有六個季度都出現了顯著下滑。

華為卻保持了強勁的 " 逆市增長 ":不僅 2022 全年保持正向增長,穩居中國市場第一陣營,以及中國平板主流檔位份額第一,并且成為 2023 年一季度全球 TOP5 榜單中表現最好平板品牌。要知道即使強如蘋果,也無法避免在中國與全球市場的雙下滑,其 2023 年一季度全球下滑幅度更是達到 17%。

華為與蘋果已經成為中國平板市場的 " 絕對兩強 ",兩家品牌總份額超過 60%(IDC 數據)。5 月 18 日,伴隨華為 MatePadAir 作為華為平板家族 " 新品類 " 發布,華為不僅形成了 MatePad"雙旗艦" 布局,與蘋果在平板市場的 "雙雄對決" 也再次全面升級。

高端平板市場可以 " 硬剛 " 蘋果的,只有華為

華為平板產品線為何需要 Air?

中國平板市場正在發生顯著的需求變化。

過去三年大量用戶完成新一輪平板更換,這也是平板市場從 2019 年出現新一輪銷量高峰的重要原因。同時,新一輪 " 換板 " 周期進入尾部,主力購買用戶的特征與需求更加聚焦。比如之前蘋果就公布過一個數據,其平板產品中 Air 系列銷售占比位居第二,僅次于標準版,表明如今用戶對 "輕薄高端平板" 存在旺盛需求。

究其原因,一方面的混合辦公時代用戶對 " 更便攜 " 生產力工具的新場景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如今年輕用戶群體對 " 輕生活主義 " 的追求。所謂 " 輕生活 " 是在物質和信息豐富時代成長的年輕用戶,如今更愿意尋求個性表達與自我提升,期待擺脫工作內卷和生活焦慮,敢于探索生活中的更多可能性,去追求輕松自由和愉悅自我的生活方式。比如今年爆火的 " 進淄趕烤 "、" 特種兵式旅游 " 都屬于這種說走就走的 " 輕出行 " 方式。

華為 MatePad Air 的 " 輕旗艦平板 " 產品定位,顯然就準確卡位了年輕新生代用戶的 " 輕生活 " 生活理念,已經對應的工作學習痛點需求。

華為終端 BG 平板與 PC 產品線總裁王銀鋒之前在與《壹觀察》對話中曾透露:華為將推出 "同檔位最輕,輕巧便攜又稱心應手" 的新系列平板。華為 MatePad Air 的發布,讓華為平板產品線整體布局更加完整與合理。更重要的是,在華為 MatePad 數字與 Pro 兩大平板系列之間,擁有了一個 "更加聚焦年輕目標用戶需求、且特點足夠鮮明" 的新系列,這也讓華為平板接下來在沖擊更高市場份額、以及精確吸引更多細分用戶群方面更加 " 游刃有余 "。

別忘了余承東之前給華為平板業務提出的 " 小目標 ":有信心做到行業第一

硬剛蘋果,華為 MatePad Air 開啟三大新交鋒

作為在智能手機、平板與筆記本市場、品牌和用戶口碑等多個層面,皆能與蘋果 " 掰手腕 " 的唯一國產品牌," 華為硬剛蘋果 " 也是媒體和用戶一直津津樂道的熱點話題。

作為華為平板全新系列的首款產品,華為 MatePad Air 同樣具備這一基因,并針對蘋果 iPad Air 系列帶來了三個維度的 " 新交鋒 "

首先,生產力和體驗交鋒。

" 體驗單一 " 曾經讓平板被用戶評價為 " 買前生產力、買后愛藝奇 ",甚至被很多用戶吐槽為 " 吃灰設備 ",這其實也是很多平板用戶 " 多年不更換 " 的重要原因。基于 " 生產力屬性 " 與 " 輕辦公 " 理念,華為 MatePad Air 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準的 " 輕辦公場景 " 智慧體驗,這也是包括 iOS 在內的平板長期在中國市場面臨的 "生產力效率和體驗瓶頸" 難題。

而華為在實現 " 真正的生產力 " 方面一直不斷提出新的解決和優化思路。比如 PC 應用引擎技術的創新,華為 MatePadAir 在平板上實現了堪比 PC 原生桌面應用的流暢、穩定體驗。以中國用戶常用的WPS 移動辦公應用為例,華為 MatePad Air 用戶即可體驗到 WPS 桌面級 UI、窗口隨處懸停、窗口自由縮放、觸控交互,以及鍵鼠交互等 PC 級功能,從而改變過去移動版應用在復查辦公場景下的局限性,大幅提升交互準確性與移動辦公效率。華為 MatePad Air 還率先引入了學研人群必備應用CAJViewer,用戶可在平板上使用如 PC 一樣的 CAJViewer 軟件,包括 PC 級的 UI 交互、目錄檢索、輔助閱讀與文檔翻譯等豐富功能,不再需要第三方閱讀器進行轉換格式,還可搭配華為 M-Pencil 手寫筆使用,方便標記批注,讓體驗便捷流暢性獲得升維進階。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華為針對平板生態的系統級應用創新。華為 MatePad Air 搭載的華為筆記此次全新升級了錄音管理能力,搭配華為首創的智慧多窗功能,可實現邊看視頻、邊錄語音、邊轉文字、邊寫筆記的四重多任務管理,成為用戶在線上線下辦公、學習等場景下的 " 效率神器 "。

第二,生態交鋒。

應用與生態豐富度是很多安卓平板相比 iPad 最顯著的短板之一。基于鴻蒙生態的快速生態拓展,以及貼近中國用戶痛點需求進行的精準生產力生態融合共創,既避免了 iPad"性能大于體驗的華而不實" 的用戶槽點,也形成了對安卓平板 "雞肋生產力生態" 的升維革新。

華為 MatePad Air 搭載的全新 " 平行視界 " 功能,在原有同一應用左右分屏的功能上,增加了分屏懸浮功能。以釘釘為例,左右分屏可同時進行會議和筆發送郵件,懸浮窗可隨時進行在線溝通,"一應用三窗口",可顯著提升用戶在 " 輕辦公 " 場景下的多任務并行效率。也可在旅途場景中,打開出行軟件同時三窗口進行多個酒店 / 航班的直觀比價。目前,已有 5000+ 應用支持華為平板的平行視界功能。

除此之外,鴻蒙超級終端特性也讓華為 MatePad Air 擁有諸多 " 超級能力 "。比如 "多設備移動通信共享",可實現平板與手機間的分布式網絡、通信、短信三大共享,以及一鍵登錄等功能。用戶不用在手機端設置移動熱點和手動連接,也無需擔心長時間使用過程中的 " 斷網 "、" 設備續航下降 " 與 " 漏話 " 問題。"超級中轉站" 則支持用戶進行文字、圖片、視頻的跨設備、跨應用、跨生態存儲與調用,搭配一鍵摘錄功能用戶可以快速提取出文本 / 圖片的關鍵信息,這在用戶出行、多設備混合使用等場景中尤為實用。"遠程 PC 服務" 支持用戶隨時登錄遠程 PC 調取各種文件、也可打開 PC 上的 PPT/ 視頻等文件進行遠程展示,甚至還可以調用 PC 上的移動辦公工具甚至是視頻剪輯軟件進行快速編輯處理,可以說真正讓偏愛 " 輕生活主義 " 的年輕用戶擺脫了 "PC 焦慮 "。

第三,系列交鋒。

無論是產品定義,還是定價策略,華為 MatePad Air" 超越競品 " 的目標其實都非常明確。

比如 6.4mm 厚度與 508 克重量打造的 " 同檔位最輕 " 機身設計;擁有諸多 " 首款 " 特質的平板屏幕(首款 3:2 生產力屏幕、華為首款支持最高 144Hz 屏幕刷新率、全球首款通過 HDR vivid 專業認證的平板);搭配 HUAWEI M-Pencil 智能手寫筆第二代(支持跨應用取色、跨設備取色、一鍵摘錄)與分體式磁吸鍵盤的 " 輕辦公生產力組合 ",方面移動辦公用戶使用的麥克定向收音、AI 降噪、48K 全頻通話功能;甚至細節方面如采用華為旗艦手機業界首創的玻纖光學鍍轉印膜凝霜工藝設計與多彩配色等等,以及在 2000-3000+ 的核心價位定價,都讓其明確指向了主要對標競品——蘋果 iPad Air 系列。

實際上," 把平板做薄 " 這件事情,對于如今的中國平板企業來說并沒有太大難度,但必須要直面三大挑戰:如何精準地聚焦用戶需求,如何滿足當下和未來的 " 輕辦公場景 ",以及如何在 " 綜合體驗 " 上超越蘋果。從最新發布的華為 MatePad Air 來看,其顯然對此擁有非常成熟的思考:貼近用戶端對 " 輕旗艦平板 " 的輕薄、顏值與輕生產力兼具需求;場景端繼續智慧辦公的差異化能力與典型優勢;聚合華為深厚的軟硬一體化創新與生態優勢為用戶提供 " 超預期的驚喜體驗 "。

" 華為要做的高端,就是要用最優秀的產品給用戶提供最優秀的體驗 ",這是余承東等華為高管等多次強調的 "華為產品方法論",其背后是華為對自身豐富技術貨架與用戶洞察能力的充分自信,也是華為在包括平板在內的市場皆可 " 硬剛 " 蘋果的底氣與實力。而這一次,顯然就輪到了華為 MatePad Air 與蘋果 iPad Air 的 " 正面對決 "。

蘋果 iPad" 不斷失守 "

2010 年 1 月喬布斯發布初代 iPad,曾經震撼了整個電子消費市場。但站在 13 年之后的今天,我們卻發現 iPad 本身已經陷入了創新、增長與口碑的 " 三維下滑 "。

2010 年三季度蘋果 iPad 在中國市場份額曾超過 70%(易觀數據),如今份額已腰斬了一半還多,主流檔位與增長發動機地位更是被華為所取代。根據蘋果最新發布的 2023 財年第二財季業績,iPad 營收同比下滑達 13%。蘋果 CFO Luca Maestri 甚至提前就給外界打了 " 預防針 ":"Mac 和 iPad 的銷售額預計將同比下降兩位數。"

蘋果 iPad" 增長乏力 " 和 " 缺乏信心 ",一方面是 iPad 自身進入 " 擠牙膏式創新 ",近幾代的 iPad 上市甚至都是 " 官網悄悄上新 ";另一方面則是主要競爭對手華為的逆市增長,并直接跳出了 " 蘋果創新邏輯 ",成為平板市場規則的重要制定者。在今年 2 月的華為平板 PC 創新技術媒體溝通會上,華為終端 BG PC 架構系統科學家、首席架構師甄海濤博士就公布了華為在平板 PC 領域長期深耕的成果,以及面向用戶體驗體系化提升構筑的美學、顯示、連接、交互、性能與音頻六大核心技術標準

從最新發布的華為 MatePad Air 來看,也都同樣遵循了這六大核心技術標準,并同樣具備 "出生即變革" 的顯著綜合創新引領優勢。

強勁的市場增長與高產品口碑同樣印證了用戶對華為平板的認可度:華為在 2022 年國內市場份額、用戶平板品牌提及率等維度長期位居前二品牌(另一家是蘋果),中國平板用戶 " 生產力維度品牌形象 "(科技感、辦公與學習體驗)更是位居行業首位。

華為在平板領域 " 持續進攻 " 與蘋果 iPad" 不斷失守 " 背后,其實是華為不斷引領平板行業 "重構" 與 "突破" 的過程。華為讓平產品跳出了原有的用戶固化使用習慣和產業思維,將 " 影音娛樂 " 單一功能拓展至創作、辦公、娛樂、學習的 " 通吃 " 全能表現。同時,每一個平板系列,都會聚焦不同的細分用戶市場需求,同時持續強化 " 智慧辦公 " 的戰略創新方向,并將其拉升至 " 整個移動辦公場景 " 的更高維度與蘋果進行技術、產品、生態和體驗對決。就像王銀鋒所說:"平板 PC 業務演進空間巨大,華為將繼續聚焦科技創新,引領智慧辦公走向更深、更遠的路"。

從這個角度,就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華為為何成為十多年來唯一堅持不斷平板迭代的主要國產品牌,為何持續不斷對平板業務進行重投入,以及為何不斷強化平板行業的創新話語權和趨勢引領力。而伴隨華為 MatePad Air 對華為平板產品線的 " 補足 ",不僅讓華為擁有了一款更適合年輕用戶 " 輕辦公 " 職場痛點需求的產品,更是形成了 " 雙平板旗艦布局 " 進一步加速沖擊蘋果 iPad 正在不斷失守的平板市場。同樣重要的是,華為 MatePad Air 有利于將更多年輕用戶吸引進入華為的 " 智慧辦公場景 " 之中,進而加速華為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走向大眾生活,同時也有利于陷入同質化的平板行業重新煥發創新活力。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