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一塊屏幕的空間穿越之旅,華為如何引爆空間交互革命?|即時焦點

2023-05-18 21:17:46來源:ZAKER科技  

交互性和可玩性,在筆者看來,是數字時代一個產品或應用安身立命之本。想想那些你手機中 " 卸載掉又重新安裝回來 " 的游戲 / 應用是怎么粘住你的,或者智能手機本身如何讓你 " 片刻不離身 ",便能體會這其中的真意。

當看到華為全屋智能 4.0 發布會亮出 " 空間交互智能再進化,一次裝修十年無憂 " 的主題時,筆者一度以為這是一個質量范疇的表述。直到看完發布會,才明白它其實更多是體驗維度的宣誓:由于交互體驗常用常新,所以十年看不厭、玩不膩。

華為終端 BG 首席戰略官、全屋智能產品線總裁 邵洋

喊出這句口號需要莫大的勇氣,因為傳統的智能家居設備生命周期往往不長久。用戶在嘗鮮把玩一段時間后,通常會讓它們變成脫網的 " 啞終端 ",或者干脆塵封墻角或扔進儲藏室,以至于智能家居行業發展了這么多年,獲得的 " 智能 " 贊譽仍遠低于 " 智障 " 調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那么問題來了,此番華為全屋智能 4.0 到底帶來了哪些新品和升級,具備怎樣的交互性與可玩性,自信能夠讓用戶常用常新、十年不棄?智能家居行業長期進展緩慢,代際升級特征不夠顯著,華為憑什么引爆空間交互革命?

空間穿越屏、智能 MINI 等新物種發布

一切為了更好的交互

本次華為全屋智能 4.0 主要推出了兩款新品,一是業界首款空間穿越屏——華為全屋智能中控屏 S2,二是配合中控屏使用的全屋交互新朋友——智能 MINI。

先看智能中控屏 S2。

將智能家居中控屏掛墻上或放桌上 " 固定 " 使用的場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智能中控屏 S2 帶來的最大變化是 " 移動 " 操控,即除了可掛墻、可放桌(搭配專業的墻面和桌面 Dock)以外,還支持手持操控,無論是從客廳走向臥室都可以無縫操控,對于移動操控場景更加方便。

如此,相對以往每個房間都需要配置單獨的控制面板,或者統一跑到客廳固定的中控屏去實現不同空間的分別控制,智能中控屏 S2 在單一中控屏上完成對全屋空間的管控,實現了一塊屏幕的最大化復用。

用華為的話來說,這塊屏幕實現了 " 五大穿越 ",包括物理形態、交互距離、自動識別與智能切換、用戶意圖、交互方式的穿越,可實現隨時、隨地、隨需的一屏掌控全局

比如,當你從客廳走到臥室時,將智能中控屏 S2 帶到臥室,插入墻面的 Dock(包含了位置 ID 信息)中,就能自動識別當前空間,智能地切換到當前空間的空間交互界面,形成了 " 一空間一屏 " 的伴隨式操控,避免讓用戶花時間滑動屏幕去搜尋對應的房間,也不用擔心 " 在這個房間打開了另一個房間的空調 "。

難得的是,這塊屏幕不僅功能強,而且顏值高,放在哪里都不掉價。它采用 10.4 英寸高清全面屏設計,視野更加廣闊,內置多種的壁紙可以選擇,視覺效果更加美觀。重量僅有約 450 克 ,手持邊緣采用溫潤圓角設計,手感更圓潤,手持更安全。

再看智能 MINI。

它的作用是延展智能中控屏 " 最后一公里 " 的服務能力,滿足任意地點、任意空間的隨處可控。使用時,只需要將它與智能中控屏一碰,就可以實現場景的導入,然后將它粘貼 / 放置在離用戶最近最方便的地方,需要時輕輕一按,便能代替智能中控屏執行事先導入的場景操控。

這一新玩意內置紐扣電池、無線天線、NFC,不用插電即可入網,兩年不用換電池,可以擺放在任何需要的位置,一碰一按實現智能中控屏能力的無限延伸。同時它支持自定義場景寫入及變更、AB 場景一鍵切換,一碰查詢電量等,具備較大的可玩性。可以想象,將 1 個智能中控屏 S2 與 N 個智能 MINI 搭配起來使用,針對不同家庭成員面向不同場景生成多種多樣的一鍵執行 " 快捷方式 ",必將進一步增加空間交互的可玩性,給生活帶來更多趣味和驚喜。

除了這兩款產品外,此次華為全屋智能 4.0 還升級了支持跨空間跨子系統隨心創作的超級快控,可識別人體所處不同空間并支持全雙工連續對話的智慧語音,全面配合智能中控屏 S2 這一空間智慧新物種,一切為了更好的交互。

居家環境探索進入空間 3.0 時代

空間穿越屏引爆空間交互革命

從遙控器、面板、手機、智能音箱到中控屏,智能家居環境下的控制設備和手段已經多種多樣,為何還要在這方面大做文章呢?

在華為看來,人類對居家環境的探索已經進入以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空間 3.0 時代,而交互是智能體驗的質變點。隨著家庭中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需要可視可控可管,人與空間內智能設備的交互也需要更加多元,實現從單一設備的控制變成多產品、多空間的系統化操控,讓家庭空間由一成不變進化到 " 瞬息萬變 ",顯著躍升數智生活體驗。

而要實現空間交互,就離不開標志性的交互設備、豐富的交互方式以及更生動的交互形式。空間穿越屏,正是這其中標志性的交互設備,肩負引爆空間交互的重任。通過承載華為創新的超級快控、智慧語音等交互方式及交互形式,空間穿越屏這一標志性交互設備可以在一屏集控全屋功能的基礎上,實現跨設備、跨系統、跨空間的操控,讓人與空間產生更多元、更自然的交互。本次發布會,華為升級了支持跨空間跨子系統隨心創作的超級快控。這一基于鴻蒙系統超級終端功能創新的空間交互新玩法,通過將空間中的所有子系統、設備,及其豐富的功能原子化打散后進行簡單的拼裝組合,可實現像搭樂高積木一樣打造個人專屬場景;同時它還支持對部分內置場景進行個性化的編輯和優化,方便用戶更好地根據自己的意圖 DIY 場景空間,將趣味性與可玩性拉滿。華為也對智慧語音進行了全新的升級,使之支持全雙工對話,可打斷、可插話,讓語音交互更加自然絲滑。內置智慧語音的智能中控屏,除了可以通過觸屏控制外,也可以通過語音指令控制當前空間的系統、設備與場景,同樣實現 " 一空間一 AI 助手 " 的伴隨式精準操控。如此,融合多種黑科技的空間穿越屏通過一塊屏幕的空間穿越之旅,便捷地實現了不同家庭成員與全屋、子空間、子系統、子場景,乃至虛擬空間場景的多元化、個性化交互,將人與設備之間的交互從點、線、面升級到三維立體空間,引爆空間交互革命,為空間 3.0 時代人們創新居家環境夯實基礎。

聚焦解決交互等空間智能化三大挑戰

華為意在引領行業代際升級

而在引爆空間交互革命背后,華為全屋智能瞄準的是一個更大的目標——順應空間 3.0 時代家庭市場對智能化的強需求,引領智能家居行業代際升級,邁向空間智能化時代。

毋庸諱言,全球智能家居市場雖已發展多年,歷經所謂的單品智能、智能互聯,以及當下各路玩家都在主推的全屋智能等階段,但用戶對家庭智慧體驗的感知度、認可度一直偏低。換個角度講,目前全球市場都還沒有出現一個真正有號召力的大型智能家居或全屋智能品牌,遠不如智能手機、智能汽車等領域的成熟度。

原因何在?華為洞察識別連接、交互、生態是阻礙行業發展的三大技術挑戰,導致家庭智能化缺乏堅實的底座,不能支撐上層業務應用規模化深入發展。為此自進軍全屋智能以來,華為便充分發揮在通信連接、智能終端、鴻蒙生態等領域多年的積累,通過獨特的 PLC 電力線載波技術、AI 傳感技術、開放鴻蒙生態搭建全屋智能 "1+2+N" 架構,牽引行業進入以 " 五高 "(高可靠、高掌控、高感官、高智能、高心意)體驗為標志的空間智能時代。

在這個進程中,華為全屋智能秉持了公司一貫的重投入 " 飽和攻擊 "。自去年提出未來空間進化三部曲(始動、進擊、引爆)以來,華為全屋智能便火力全開奔赴空間智能化時代。去年 6 月,華為全屋智能發布空間始動版,實現前后裝全屋方案的齊備,讓空間智能化動起來;10 月發布空間進擊版,產品方案全面進階,讓空間智能化前進一大步;今年 2 月,華為推出" 政、產、學、研、展 " 立體規劃的方舟壹號空間智能開放實驗室,首期占地高達 8600 平方米,締造空間智能化強勁引擎;此番發布空間穿越屏、智能 MINI 等智慧新物種,將真正引爆空間交互革命,推進空間智能化飛速發展。

就在發布會期間,華為全屋智能的 "N" 個子系統生態再次擴容壯大,照明、遮陽、安防、家電等子系統均迎來更多品類,松下、博西、AO 史密斯、美的、方太、九牧、西頓、歐普、企一等更多高端品牌的更多產品加入全屋大家族,進一步提升空間品質感,創造更多樣場景化體驗。

可預見,隨著華為全屋智能 4.0 以空間穿越屏為支點引爆空間交互革命,不斷擴大生態 " 朋友圈 " 營造更多場景空間,帶來更豐富的交互性和可玩性," 空間體驗常用常新,一次裝修十年無憂 " 將不是天方夜譚,智能家居行業的代際升級也必將發生!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