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服了,到底是誰,讓騰訊和米哈游成了“敵人”?

2023-05-20 06:05:27來源:ZAKER科技  

就在兩天前,有 " 世仇 " 的《 原神 》微信游戲聯動了一波,搞了場 " 攜友之行,一起出發 " 活動,火到直接帶崩了微信 H5 頁面

當然哈,這兩家所謂的 " 世仇 ",可不是差評君說的,而是江湖上流傳已久的說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信咱可以去各大社交媒體上搜搜看,保準能看到諸如《 米哈游,騰訊的眼中釘 》、《 米哈游砸錢原神,騰訊認輸 》、《 因為得不到米哈游,騰訊打算將其毀滅 》這類標題,最早都可以追溯到 2020 年初。

如果只是喜歡這么起標題,也就算了,但他們往往還要配上 " 幾張臉 " 做封面,要么表情凝重,要么 P 上兩行眼淚,就怕味不夠沖。

說來也奇怪,現在這個年頭,有些人不搞點對立,感覺連話都說不利索。

今天性別對立,明天地域對立,甚至連數碼、汽車、游戲這種圈子,也要被牽扯進來。

而米哈游 VS 騰訊,就是各種 " 對立宣傳 " 里典型的流量熱點。

以至于,在頻繁的對立信息轟炸下,現在不少人已經認定了一件事,那就是——

因為妒忌《 原神 》的優秀表現,騰訊這個 " 曾經的老大 " 已經哭腫了臉、急紅了眼,每天都在絞盡腦汁陷害米哈游。

而米哈游作為后來者也不甘示弱,勢必要干倒騰訊,野心是成為國內游戲市場雄踞一方的霸主。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什么二流網文劇情。

當然,如果這些內容只是博眼球和自嗨,倒也沒什么。

但現在,已經影響到了玩家社區的輿論環境。

隨便點進一條相關帖子,評論區就能一口一個 X 批的吵起來,自動形成鄙視鏈和陣營,然后便是無休止的對噴。

導致如今放眼整個國內游戲圈子,都難找到一片凈土。

你猜這句引戰評論下面會有多少條回復?

看到這種現象,差評君覺得還是有必要跟大伙聊聊。

在一開始,我最想說的是——

那些引導玩家形成 " 米哈游與騰訊對立 " 觀念的人,如果是外行人,只能代表他根本不了解游戲和游戲行業;

如果是內行人,這是故意帶節奏,唯恐天下不亂。

為啥這么說?

因為這兩家公司無論從定位、體量、業務范圍,還是運營風格上,就不在同一個賽道。放到一起談競爭,相當于拿一家飯店和一家商場做比較,怎么看都有點離譜。

其中,米哈游是 " 二次元 " 類型游戲專業戶,既沒上市,業務范圍也更純粹,這么多年了,作品其實也就我們熟知的那幾個系列( 原神、崩壞,還有最近新出的星穹鐵道 ),好比是一家口味固定的私房菜館。

而騰訊,則是上市集團,像一家集齊了娛樂、餐飲、游泳健身的商場。游戲不過是海量業務中的一部分,甚至單單一個游戲業務里,也能細分出開發、發行、投資等多個鏈條。

并且,騰訊系的游戲類型,更偏向以社交、競技為中心( 如王者榮耀、和平精英 ),再圍繞這個基礎開發多個項目,包括各種老 IP 手游化( 如合金彈頭、魂斗羅 )、獨立游戲等。

與之相比,米哈游的目標用戶,顯然是總體來說更年輕化的二次元核心玩家。

二者在游戲類型上幾乎互不影響,就拿我自己來說,我既喜歡在周末和朋友開黑玩王者,又喜歡在平時的閑暇時間玩原神。

怎么,我算是米哈游的叛徒還是騰訊的叛徒?

不過他們揣著明白不說,只顧著制造輿論,最后搞得國內游戲生態烏煙瘴氣。

但這時候,肯定也有人會站出來質疑,表示——

" 明明騰訊正在開發與《 原神 》類似的競品,而且也嘗試開發了不少開放世界游戲,這不就是在狙擊原神,搶奪用戶么!"

呃,關于這點我只能說,從沒有人規定一個游戲類型火了,就不允許別人做了。

這些不過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就算真有 " 競爭 " 的味道在里面,那也是市場允許的良性競爭。

畢竟,沒人會因為育碧擅長清單式開放世界游戲,這時候索尼推出類型相似的《 對馬島之魂 》,我們就說 " 育碧是索尼的心病 "、" 索尼目標是干碎育碧 "、" 育碧 CEO 看完索尼發布會,速效救心丸當飯吃 " 了。揶揄的時候說兩句算了,誰當真了這不開玩笑么?

或者再直白一點,差評托尼做數碼評測做了五六年了,總不能因為人家極客灣異軍突起就說:極客灣是差評的心病?笑死。

除此之外,也一直有人懷疑雙方雇水軍,互相為對方新游戲刷一星評價,以此深化二者明爭暗斗的假象。

至于這個觀點,我教你一招,打開微信游戲圈,搜索關鍵字原神,你就能看到兩個公司的各種合作。

像差評君開頭提到的 " 原神 X 微信游戲圈 " 新活動,一看就是個成熟的商業合作案例。還有《 原神 》海燈節版本時期,玩家可以通過加入微信游戲圈的方法獲得原石,這合作還不夠深?

甚至今年年初那會兒,我還看到騰訊新春游戲盛典里,一堆騰訊游戲的專場中,專門給《 原神 》同時設置了官方直播渠道。以及騰訊應用寶早就上架了《 原神 》,還有微信游戲圈的 " 提瓦特游記 " 打卡活動、" 原神 X 必勝客 " 征集等專屬活動,基本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起。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你要說這兩家是死對頭,哪兒還能看到這東西?

如果真像那幫人說的,米哈游是騰訊克星、騰訊是米哈游樹下的敵人,那這些聯動咋還能陸續開展至今呢?

按他們這個邏輯,那老鄉雞豈不是肯德基的命中宿敵?醬香餅又是否要接下必勝客打下的江山?

大哥,歇歇吧。。。

不過即使咱都明白這個道理,以后肯定依然避免不了類似的內容繼續出現。

原因同樣不言自明,有熱度唄。

米哈游的玩家群體有多龐大、《 原神 》有多出圈、本身的話題度有多高,不用差評君多說。

而騰訊則更是眾矢之的,每每有什么動向,都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這時候來一手踩一捧一,添油加醋點二者的恩怨情仇,攛出一期文章或視頻,別說各位了,差評君都得特意點份 30 塊錢以上的外賣,邊吃邊看。

如此一來,不僅各種自媒體煽風點火,連不少正規媒體都得下場聊兩句。

可一時發言一時爽,說得多了,就怕大伙信以為真,畢竟三人成虎。

現在最直觀的后果就是,受當今互聯網大趨勢的影響,玩家群體已經開始互相攻擊,各種梗圖橫飛,動不動就獻祭家屬,整個游戲社區都被搞得充滿火藥味。

比如兩家同時出了款新游戲,根本就沒人關心兩款游戲什么類型、什么運營策略、面對哪種用戶,都會被拿出來批判對比,而玩家間也會迅速形成對立關系,開啟嘲諷輸出模式。

輸出些有價值的東西還則罷了,往往最后得出的結果,無非還是誰贏誰輸,誰急誰破防的老一套,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了。

在這些人眼里,騰訊和米哈游兩家公司都被具象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個人形象。

比如,騰訊就是個身材高大,西裝革履,頭上長角,還坐擁帝國的魔王;而米哈游則是年輕氣盛,穿著襯衫牛仔褲,手持神兵長劍的勇者。

聽起來或許挺帶感,但一旦對公司 " 擬人化 ",分析事情時就會變得狹隘與不成熟,把復雜的商業問題變成小學生文學,這其實是一種偷懶行為。

甚至,他們往往針對的也不是米哈游和騰訊,這些媒體只是需要一個拿來比較和批斗的靶子,今天可以是米騰之戰,明天就可以是鷹米相爭,怎么有噱頭就怎么來。

他們口中誰贏了誰、誰又成了誰的心病,但最后獲勝的,是自己。

如今,在這幫人的過度渲染下,騰訊成了瘦死的駱駝,米哈游加冕新王,終將在這片紅海里廝殺,至于那些其他同行,連口湯都別想喝。

事實是,騰訊游戲 2023 第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長了 11%,依然是其增速最快的業務類型。所以甭管騰訊還是米哈游,現在都已經跑通了各自的領域,不用咱們在這操心誰挨餓。

而且,國內玩家數量仍有相當大的挖掘空間,游戲公司并非只能在存量市場中爭個你死我活,反而有相當大的一片增量市場。

游戲類型也并不該局限在 MOBA、吃雞、開放世界、二次元回合制,導致廠商們不得不 " 追熱度 ",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由此出現大量同質化作品。

多多創新玩法、打磨質量、讓更多人接受游戲、開辟新賽道,合作共贏,才應該是值得倡導的風向,也是對整個游戲行業真正有益的。

這不比每天帶節奏、制造對立,更值得傳播?

話又說回來,現在除了每天搞些 " 騰訊 VS 米哈游 " 的噱頭以外,捧殺米哈游的現象也尤為嚴重。

今天被吹成國產游戲救世主,明天說是吊打各大 3A,所有新游戲出現都要用《 原神 》拉踩一波。

不得不承認的是,盡管《 原神 》的確質量不俗,但要是缺少 " 幸運 " 這個因素,恐怕也難以取得今天的成就。

畢竟,在移動端做一款偏單機的開放世界 RPG 游戲,當時看來簡直是一步險中又險的棋,過于理想主義。好在,All in 《 原神 》后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所以對目前的米哈游來說,穩定住游戲質量,長久地運營下去幾部拳頭游戲才是關鍵,要講究一個踏踏實實。

這時候外人盲目地吹捧、造神,其實是對開發組們的施壓,難免會影響產品質量。

現在這都成反串爛梗了

總之,差評君希望——

任何時候,玩家都要保持理智,別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對待自己喜歡的游戲也要平常心,過度打壓、吹捧、踩一捧一的行為,終究不會讓游戲更好玩。

同時,也期待米哈游和騰訊,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游戲公司,能在真正坐穩了各自的領域后,為游戲行業持續帶來高質量作品。

當然更重要的,就是那些每天扯老婆舌、偏愛帶節奏和制造對立的人,趕緊麻溜閉嘴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