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對九號公司而言,英偉達不是“那個小米”

2023-06-15 09:28:06來源:ZAKER科技  

要止住股價頹勢,九號公司還需要改變更多。

文 / 每日財報 呂明俠

近日有消息稱,英偉達發布全新的自主移動機器人平臺 Isaac AMR,而 Isaac AMR 的移動底盤來自九號公司的機器人移動平臺 RMP Lite 220,是九號機器人移動平臺 Robot Mobility Platform 系列產品之一,英偉達則主要負責軟件系統的集成。


(資料圖片)

對此,九號公司 -WD(689009.SH)證券部工作人員回應稱:" 消息屬實,公司是和英偉達有一些業務合作。"

緊接著,九號公司股價在 6 月 1 日漲停,可是目前已經多天過去,這次消息引發的股價拉升基本被 " 蠶食殆盡 ",價格又跌了回去。事實上,該公司股價已經處于低位多時,那么短暫的風口又是為何沒能將其拉出消極的預期呢?

卸下 " 小米光環 "

九號公司,光聽名字你甚至猜不出它是做什么的,但易烊千璽蹲在電動車或者平衡車旁的大紅海報,可能很多人都見過。作為一家生產兩輪電動車、電動平衡車、電動滑板車的公司,易烊千璽幾乎已經成為九號公司的一個標簽,而小米則是九號公司的另一個標簽。

公開資料顯示,九號公司成立于 2012 年,總部位于北京,該公司聯合創始人高祿峰、王野均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二人本科專業分別是飛行器控制和機械電子工程。

公司創立之初,就獲得了一眾明星投資人的青睞。2014 年,九號公司獲得小米、紅杉、順為等基金的 8000 余萬美元 A 輪投資,躋身小米生態鏈成員。2015 年,九號再發大招,以 " 蛇吞象 " 方式完成對 Segway 的全資收購。

背靠前些年,國內外掀起一股平衡車和滑板車的消費風潮,與此同時,國內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實施帶來換車潮,這都給九號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會。在此期間,公司規模和業績迅猛增長,并于 2020 年 10 月,成功在科創板掛牌上市。

作為小米生態鏈最早的成員之一,小米訂單曾是九號公司的營收支柱。不過,由于小米追求性價比的策略,能給予九號公司等供應商的利潤貢獻率越來越低。

此前九號公司的招股書提到,如果未來小米集團對公司采購金額顯著下降,公司的收入和利潤等經營業績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現在,這一風險提示已經變為現實。

2016 年 -2021 年,公司營業收入從 11.53 億元增至 91.46 億元,歸母凈利潤在 2020 年首次轉正,2021 年即同比增長 458.84% 至 4.11 億元。

進入 2022 年,公司高速增長的態勢不再。2022 年,九號公司實現營收 101.24 億元,同比增長 10.7%;歸母凈利潤為 4.51 億元,同比增長 9.73%;扣非凈利潤為 3.80 億元,同比增長 48.21%。

資本退潮

小米與九號公司的疏遠,大體發生在 2020 年,突出地表現為,九號公司自主產品收入占比上升。

2022 年,公司自主產品銷售收入為 62.34 億元,同比增長 42.73%,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約為 61.58%。定制產品銷售收入為 38.90 億元,同比下降 18.58%,占比為 38.42%。2021 年,自主產品收入和定制產品收入分別為 43.68 億元、47.78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67.44%、40.78%。

《每日財報》關注到,2022 年九號公司自主產品收入首次超過定制產品收入。可與之對應的是,資本在退潮。

2021 年 11 月 13 日,九號公司首次披露股東減持存托憑證計劃。股東 Sequoia Capital China GF Holdco III-A, Ltd.(簡稱 Sequoia)、People Better Limited(簡稱 People Better)、Shunwei TMT III Limited(簡稱 Shunwei)擬減持存托憑證數量分別不超過 3340.22 萬份、2114.07 萬份、2114.07 萬份。

在此之前,三者分別減持了 630 萬份、408.50 萬份、408.50 萬份,減持價格為 57 元 / 份,分別套現約 3.59 億元、2.33 億元、2.33 億元。

2022 年 5 月 13 日,九號公司再披露減持計劃結果,順為資本減持了 2114.07 萬份,套現約 11.80 億元。緊接著的 6 月 6 日,Sequoia、People Better 同時披露,二者分別減持了存托憑證 2860.28 萬份、1726.99 萬份,分別套現 14.27 億元、9.65 億元。

2023 年 1 月 13 日晚間,九號公司披露,Sequoia、People Better、Shunwei 分別減持了 355 萬份、455.40 萬份、690.02 萬份,對應套現 1.47 億元、1.98 億元、3.03 億元。

今年 6 月 1 日晚間,九號公司再度披露,存托持有人 Sequoia 通過詢價方式轉讓存托憑證,擬轉讓 716.45 萬份,轉讓價格為 35.50 元 / 份,目前已經確定 13 家機構投資者為受讓方。本次轉讓,Sequoia 將套現約 2.54 億元。

綜上,目前上述三大資本通過減持存托憑證已經累計套現約 53 億元。

兩輪電動車混戰

從財報來看,九號公司的業務主要分為電動平衡車、電動兩輪車、服務機器人和其他等四大板塊。其中,電動平衡車是九號公司當前業務營收的最大構成部分,2022 年營收占比為 55%。

營收占比 26% 的電動兩輪車業務緊隨其后,成為當前營收增長的核心驅動力。2023 年一季度,電動兩輪車業務實現銷量 18.47 萬臺,營業收入 5.43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106%。

據悉,九號的兩輪電動車產品主打中高端和智能化的差異化定位,整體均價在 4000 元以上,所宣稱的智能服務有智能感應、三重定位、遠程操控、智能 BMS、真防盜等。

不過,縱觀電動兩輪車行業,雖然九號公司借高端、智能化切口搶占了高端電動車市場的更多份額,但雅迪、愛瑪等老牌頭部企業在整體市場份額上的優勢地位仍難撼動。

雅迪、愛瑪、臺鈴等實力強勁的傳統品牌仍然坐穩了各自的江山,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相關數據顯示,以 2021 年的銷量計算,雅迪、愛瑪、臺鈴占據的市場份額分別為 27.9%、16.8% 和 13.1%,具有顯著優勢。

且近幾年,雅迪、愛瑪等傳統老玩家也開始推出創新產品,加速布局高端化市場。去年 6 月,雅迪推出了定價為 5599 元的冠能 3 代 E9 等主打高端智能的新品;愛瑪也在去年 3 月中旬,推出具有遠程控車、GPS 定位等智能化功能的 F692 高端新品。

顯然,脫離了小米,九號公司所要面臨的主要是電動平衡車、電動滑板車的市場,先不說這方面市場規模偏小,就其原有的賣點優勢而言,也是基本被同行追趕上,未來預期著實有限。背靠如此基本面,便不難理解即便 " 牽手 " 英偉達,對其股價有一定幫助。但若要止住股價頹勢,九號公司還需要改變更多。

聯系我們

內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投資者交流群:公號內留言微信號,由群主添加入群

掃碼關注我們

微博:@每日財報網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