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索尼 CMOS “換標”上新,這次普通消費者能看懂嗎-即時

2023-06-18 19:20:56來源:ZAKER科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如果你與我們三易生活一樣,也很注重參數、并喜歡對比手機配置,那么你大概率就曾經抱怨過索尼 CMOS 傳感器那糟糕的命名體系。

就拿如今最常見的 IMX700、IMX800 系列為例,在 IMX707、IMX766、IMX787、IMX789、IMX800、IMX866、IMX890 這些型號中,你能看出它們之間到底誰 " 底 " 更大、誰的畫質更高,或者是不同代次產品之間的關系嗎(比如錯誤地以為 IMX866 繼承自 IMX766,但實際上 IMX890 才是 IMX766 的 " 后代 ")?

為什么索尼的 CMOS 命名會如此混亂?一方面,他們過去可能確實沒有在乎這類產品對于消費者的宣傳效果。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 " 名字無所謂,反正只要自己和客戶(手機廠商)" 不會記錯就行。

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有部分特定 CMOS 的型號數字,可能出自手機廠商的私心。特別是對于那些 " 定制 "、" 首發 " 的 CMOS 來說,它們的型號確實可能就有手機廠商有意制定(用更大的數字)的因素在里面。

然而一方面是索尼自己 " 不在乎 ",另一方面手機廠商和消費者又愈發在意這些 CMOS 的型號,在這兩相矛盾的因素推動下,整個索尼 IMX 系列 CMOS 的名稱體系也就變得愈發混亂起來。

面對這樣的情況,索尼方面似乎終于意識到了 " 改變 " 的重要性。就在不久前,隨著他們發布用于智能手機的全新 CMOS 傳感器產品線,一個全新的、以 "LYTIA",或者說 "LYT" 作為前綴的產品命名方式,也終于浮出水面。

根據官方公布的 LYTIA 產品線相關信息顯示,此次共有五款具體的型號,定位從低到高依次是 LYT500 到 LYT900,其中除了 LYT800 是 5300 萬像素外,其余型號則均為 5000 萬像素的設計。

更仔細地分析這些型號后就會發現,它們之中確實不乏一些技術相當先進的產品。比如定位旗艦的、1 英寸以上尺寸的 LYT900,采用雙層晶體管設計的 LYT800(疑似索尼 Xperia 1V 使用的那顆主攝 CMOS),還有 1/2 英寸、支持全像素對焦的新款中小尺寸 CMOS,就非常適合作為 IMX858 的繼任者、充當后續頂級影像機型的 " 副攝 " 配置。

然而這樣一來,一個新的、而且很現實的問題就出現了,在換用了新的產品命名方式后,如今的 LYTIA 系列能夠起到 " 重整產品線 ",讓所有人都看明白索尼 CMOS 命名規律的效果嗎?

大概率是可以的。因為過去索尼 CMOS 產品命名中的數字,幾乎是沒有什么明確規律的,頂多只能說數字明顯較大的產品,往往意味著更晚的發布時間(比如 IMX800 肯定比 IMX135 要新很多很多)。而且索尼那個時候各個不同領域的傳感器在命名上完全是混雜的,諸如手機用的小型 CMOS、單反用的中型 CMOS、還有各種工業級的超大尺寸 CMOS,都共享著 "IMX+ 三位數字 " 這樣的命名方式,而且相互之間完全是 " 見縫插針 "。如此一來,在沒有專業資料的前提下,根本就無法從型號上判斷一款 CMOS 的技術規格。

但隨著如今 LYTIA 系列的發布,一方面它被明確劃分為了 " 手機專用 " 的產品線,不再與其他類型的 CMOS 混雜。另一方面,至少從目前該系列產品的命名規律上來說,其中的數字也總算與產品定位有了更加明確的關聯性,而且三位數字的命名方式也為后續的年代改款,以及各種定制款留出了余量。

當然,倒也不是說索尼這一代全新 CMOS 產品線的構成就 " 完美無瑕 " 了。比如有些朋友可能已經發現,此次 "LYT700" 和 "LYT800" 之間,存在著較大的性能與技術規格代差。事實上,"LYT700" 從參數上看,幾乎與大家熟悉的 IMX766、IMX890 沒什么區別,這也就意味著它在定位上其實是要低于 IMX787、IMX800 這些較老的 IMX 系列傳感器。

如此一來,這其實就很容易產生一個隱憂,那就是未來隨著 "LYTIA" 系列傳感器正式投向市場后,它毫無疑問會成為手機廠商新的宣傳重點。雖然大家能夠很清楚地看出 LYTIA 系列產品的定位高低關系,但較低定位的 LYTIA 系列 CMOS 與以往高端的 IMX 系列之間的優劣比對,可能就不是普通消費者能夠搞清楚的問題了。正因如此,也不能排除會有廠商 " 渾水摸魚 ",打著升級新款 CMOS 的名義、行減配之實的可能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