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極兔”攪局,快遞行業(yè)洗牌開始了!

2023-06-21 23:09:59來源:ZAKER科技  

號外號外有一只兔子把順豐的兒子豐網(wǎng)給吃干抹凈,還赴港交所上市了!

我敲,今早我去順豐寄快遞來著,突然想起這茬了,立馬來跟你們嘮嘮。

吶吶吶,事情是這樣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 月 16 日晚間,據(jù)港交所官方信息顯示,極兔速遞提交了上市申請文件,并計劃募集 5 到 10 億美元。

在招股書中可以看到,極兔已完成包括:騰訊、博裕、高瓴、紅杉等知名投資機構的多輪融資。

你猜猜我還看到了什么??

順豐居然也在極兔的股東名單中,而且持股約 1.54 %。

狐妹不得不承認,曾幾何時在消費者眼中, 95% 訂單量依靠拼多多的極兔快遞,闖出了一條更寬的道路。

回到這份招股書,還是有很多細節(jié)值得扒一扒的。

相比起 " 四通一達 ",我發(fā)現(xiàn)大家普遍對極兔印象不深。

2013 年, OPPO 高管李杰赴印尼開拓業(yè)務,將 OPPO 打入印尼高端手機市場,并將市場份額從 0% 提高到 7% 。

此時他發(fā)現(xiàn)當?shù)匚锪鳡顩r堪憂,丟件錯件等已經(jīng)影響到了手機銷量。

于是李杰決定自立門戶,在 2015 年成立了極兔( J&T Express )。

雖說是照搬中國快遞的模式,但極兔在短短兩年間,就躋身印尼快遞公司第二。

并在接下去的兩年,以壓倒性的優(yōu)勢橫掃整個東南亞,日均收派 300 萬個包裹,占領當?shù)?20% 市場份額。

極兔在東南亞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但在 " 三通一達 " 和順豐占了 73% 份額中國市場又該如何呢?2020 年,在收購龍邦快遞后,李杰將那套東南亞模式搬到了中國, OPPO 經(jīng)銷商也順勢轉化成極兔的加盟商。

狐妹說了這么久,所以李杰這套 " 模式 ",到底是啥?

想必大家已經(jīng)猜到了,就是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錢的 " 8 毛發(fā)全國 "。

這口號是不是很熟悉?

你要知道,當年疫情為了扶持實體,中通率先在義烏將快遞價格從 4 塊 2 打到 1 塊 2 ,就這價格每個快件都得倒虧 1 塊 5 呢。

極兔直接來了個 8 毛發(fā)全國,還讓不讓人活了??

據(jù)統(tǒng)計,在 2020 年到 2021 年間,極兔為了搶市場,在不同地區(qū)都以低于當?shù)乜爝f 30% - 50% 的價格攬客。

據(jù)中國網(wǎng)科技報道,在 2020 年七八月市場沖刺期,極兔每天都要燒掉近 1 億元。

輕資產(chǎn),一口價,保價費,巨額補貼,這套路跟當年的瑞幸有得一拼。

但事實證明,燒錢真的有用。

極兔用了十個月時間,訂單量從 0 突破 2000 萬單,一躍成為國內(nèi)單量第六的快遞公司。

讓極兔突飛猛進的另一名功臣,要屬阿里和京東之外的電商新勢力——拼多多。

極兔從 2020 年 4 月開始,大規(guī)模收割拼多多的訂單,直接將其單量從日均 3000 萬增加到日均 7000 萬。

emm 說到這,狐妹不得不說一句牛皮!

極兔一出手,順勢把幾位友商鞏固多年的價格也打下來了。

因此在競爭激烈的 2020 年,申通和韻達都罕見地出現(xiàn)了負增長,凈利潤跌幅一度達到 91.51% 和 47.47% 。

但是,物極必反的道理,極兔沒理由不知道。

極兔彼時的訂單量雖多,但快件承載力卻不夠。

據(jù)晚點 LatePost 報道, 2020 年極兔在多數(shù)中轉場中,依然在使用需要人工卸貨的半自動設備;

而中通、申通和韻達,早在 2016 年的時候就已經(jīng)引入自動化分揀了。

* 圖片來源招商證券

中通曾表示,這樣的系統(tǒng)每小時可分揀 2 萬件包裹,準確率高達 99.99% ,直接降低 70% 到 80% 的人工成本。

也由于基礎設備的落后,極兔的單票成本比中通要高出 30%-50% 。

其次由于分撥中心告急,倉儲場地欠缺、交通運輸?shù)鹊葐栴},極兔的物流基建一時半會得不到解決。

那么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收購。

2021 年,極兔花了 68 億元,將百世收入囊中。

那為什么是百世?而不是 " 三通一達 "?

早在 2017 年,阿里就實現(xiàn)了對百世的絕對控股,換句話說,百世是菜鳥的大客戶,作為一家全網(wǎng)型快遞公司,百世的倉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比圓通還牛皮的。

但與此同時,以租賃運營場地崛起的百世,到了后期,轉運中心和運輸車隊的管理問題頻發(fā),直到 2021 年累計虧損近 150 億,急需輸血。

換句話說,極兔承載了百世的基建和阿里系訂單,也算是救了它一命。

但是雙贏的局面沒有如期發(fā)生,麻煩卻先一步來臨。

狐妹曾在拼多多上看到過有人的用戶 id 叫做:發(fā)極兔直接退。

是因為曾經(jīng)有網(wǎng)友下單了種植用的盆土,但商家卻推遲了 17 天沒有發(fā)貨,有網(wǎng)友的快遞甚至延遲了整整一個月。

消費者叫苦不迭,商家賠本背鍋,一二級加盟商利益沖突,管理團隊難融合,直到 2022 年,極兔加盟商被爆出,拖欠快遞員工資 30 余萬,這才將所有環(huán)節(jié)的問題暴露在公眾面前。

總之,極兔彼時處境尷尬。

而此時另一家依傍順豐的快遞豐網(wǎng),局勢也不明朗。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豐網(wǎng)派件依靠順豐快遞員,久而久之也影響了順豐的整體效率;

后來逐漸減少對豐網(wǎng)的扶持后,客戶原以為有順豐背書,但收到的包裹卻寫著豐網(wǎng)速運,這導致客訴大大增加,加盟商苦不堪言。

2022 年,豐網(wǎng)虧損 7.47 億元,今年一季度再虧 1.43 億元,截至今年 3 月末負債高達 21.3 億元。

但就在這時,極兔卻斥資 11.83 億元接手了這塊 " 燙手山芋 ",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仔細想想,豐網(wǎng)雖然起網(wǎng)晚,但作為順豐在經(jīng)濟型快遞市場的唯一平臺,豐網(wǎng)在電商領域的客戶以及加盟商資源都不少。

如果能資源組合一下,對極兔來說,估值也會進一步上漲。

一系列瘋狂操作后,極兔有了百世和豐網(wǎng),中國市場份額占到了 10.9% ,那么到底有沒有賺到錢?

招股書顯示,極兔用了三年,從 2020 年營收 15.35 億美元,到 2022 年營收 72.67 億美元,成績單十分耀眼。

但經(jīng)營利潤卻不太樂觀,三年多虧損了 200 多億人民幣。

說到底,持續(xù)的價格戰(zhàn)讓極兔短時間內(nèi)難以回血。

此番在虧損的情況下沖擊 IPO ,對極兔來說也是個挑戰(zhàn)。

如今集三家快遞于一身的極兔,再加之順豐投資的 1.54% 股權份額,如若極兔成功上市,那么友商們的份額真有可能被進一步稀釋。

再加之極兔本身的東南亞血統(tǒng)和國際化視野,未來的快遞版圖怎么走,還是個未知數(shù)。

作為消費者,雖說很樂意看到快遞價格被打下來,但比起這個,狐妹更希望看到良性競爭的商業(yè)環(huán)境和優(yōu)質的客戶服務哦 ~

參考資料:

中國商報:斥資 11.83 億元收購持續(xù)虧損的豐網(wǎng) 極兔偷著樂

時代財經(jīng):極兔百世融合 150 天,人人叫苦:買家收到快遞 " 都臭了 ",網(wǎng)點生意腰斬、加盟商心寒

視覺中國:港交所遞表,極兔終于 " 蹦 " 上 IPO

巨潮 WAVE:極兔續(xù)命全靠上市

編輯:桃子

圈錢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