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蘋果妥協?iPhone 可拆卸電池要來了!|天天快播

2023-06-27 13:06:42來源:ZAKER科技  

可以拆卸電池的 iPhone,你見過嗎?

有一說一,這世界上應該還沒有人見過這樣的 iPhone。


(資料圖)

可拆卸電池的 iPhone?

從喬布斯在 2007 年發布的初代 iPhone 開始,蘋果就已經率先采用上了一體化機身設計,內置不可自由拆卸的電池。

這在當時來說,是非常潮流先進的。

然而現在,在庫克帶領的 " 后蘋果時代 " 下,接下來的幾代 iPhone 新機,都將有可能掉頭采用可拆卸電池的設計。

emmm ……所以蘋果這是越活越回去了?

事實上,真相只有一個——歐盟出手了。

圖為外媒報道歐盟要求可拆卸電池

在歐盟最新通過的《新電池法》中,有一則限制性規定引人關注:" 所有消費電子產品中的電池都應該讓用戶可以輕松拆卸與更換。"

這其中,自然包括手機類消費電子產品。

圖為歐盟《新電池法》細則

簡單點說,當《新電池法》落地實施后,在歐洲市場上售賣的新機,都將有可能被強制要求換上可拆卸電池設計。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 iPhone。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歐盟新規的更改,蘋果為它妥協已經不是一件稀罕事了。

比如說,由于歐盟規定:" 自 2024 年起各類在歐盟范圍內銷售的手機、平板、數碼相機等電子設備必須統一使用 Type-C 充電接口。"

所以在多方爆料消息中,下一代 iPhone 新機,即今年 9 月份發布的 iPhone 15 系列,將非常有希望拋棄祖傳 Lightning 接口,改用 Type-C 接口。

這不是,媒體們打探到的 iPhone 15 機模圖中,已經全系換成了 Type-C 接口。

再比如說,由于歐盟出臺的《數字市場法》要求,iOS 17 也有望在今年秋天,針對歐盟地區開放第三方應用商店。這事,大概率也是板上釘釘。

正因如此,歐盟的規定對于蘋果的約束力有多強?

從蘋果放下傲慢,一次次低頭妥協中,可見一斑。

而這一次,蘋果會不會為了歐盟的《新電池法》再度妥協?改用可拆卸電池?

咱們目前還不知道,但是這個可能性還是擺在那里的。當然可能只在歐洲。

不過,倘若可拆卸電池這件事情真成了,那么也就意味著蘋果建立起的藩籬將再一次被推翻。

或許,按照這個趨勢來看,在幾年后,蘋果的辨識度將越來越低,也會有 " 泯然眾機 " 的一天。

對于用戶來講,也不知道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

當然,對于蘋果來講,肯定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

最希望回歸的手機設計

話說回來,關于可拆卸電池這個設計本身,一直以來都在 " 那些年大眾最希望回歸的手機設計 " 中,榜上有名。

原因無他,很多人認為,當有了可拆卸電池以后,遇上手機沒電,直接換一塊備用電池就能原地 " 滿血復活 "。

一方面,一塊小小的電池,比市面上大多數大容量的充電寶都要輕,外出攜帶會更方便。

另一方面,不論是用充電寶,還是用快充,只要離不開充電,那就避免不了得等上一會。

與其等待充電 5 分鐘,不如換電池 5 秒鐘。

另外,現在的手機,僅僅是維修電池的費用就不便宜。

舉個例子,一臺 iPhone 14 在沒有任何保險服務的情況下,換一塊原裝電池需要 748 元,約等于一臺新機售價的 1/8。

說實話,并不便宜。而且一旦內置的電池出現了問題,送修、檢測、維修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件十分牽扯精力的事。

但是用可拆卸電池就不一樣了,自己就能換了,一點都不耽誤。

當然,按蘋果的定價規則,假如真的單賣電池,定價也不會低。

此外,如果是兩塊電池輪流使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很簡單,就像你指著一雙鞋子穿,那么鞋子的磨損會很快。但是如果你是把兩雙鞋子交換著穿,就能把使用周期拉長,鞋子也能穿得更久。

說到這,大家會覺得可拆卸電池這項設計,似乎還是很不錯的。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項設計被放棄也是有原因的。

曾經我們也不是沒有經歷過可拆卸電池時代。遙想當年的 " 萬能充 ",那是真的頂。全家手機的電池充電,都能用它來解決。

但是為什么,可拆卸電池設計就被淘汰了呢?

因為,站在模塊化和一體化的分岔路口,智能手機在發展中走向了一體化。

而一體化對它的要求是什么?那就是在有限的空間內完成最高效率的集成。

而可拆卸電池是怎么實現的?那就是在它的內部空間塞下觸點的機械結構。

圖片截自 @三易生活 B 站《明明換電更方便,但為什么可拆卸式電池消失了?》

這兩個要求的同時存在,那不就自相矛盾了。

并且雖然這種金屬觸點的機械結構沒有升降攝像頭這種機械結構占公攤,但是在寸土寸金的手機內部空間上,也是一個累贅。

對了,如果用上可拆卸電池,為了保護這塊經常拆卸的電池,還需要額外加裝硬塑料保護條。這玩意兒,也是相當的占空間。

此外,可拆卸電池和快充不可兼得。

以前的可拆卸電池設計中,金屬觸點比較少,并且一般都是采用銅材質,過不去大電流,所以它的充電效率并不高。

這就和現在追求的高功率快充不符。

而由于厚度等原因,可拆卸電池的電池容量無法像現在的一體化電池一樣,有的能達到 5000mAh,反而會大打折扣。

同時,大家都還記得以前的可拆卸電池,一般都是從后蓋拆的吧?

而且為了方便拆開,以前的手機后蓋大多數都是采用的塑料材質。

首先,塑料后蓋的手感肯定不如現在流行的玻璃材質和金屬材質。

其次,塑料材質的后蓋經常拆卸,很容易松動、異響、扣不嚴實。

長此以往,大家想想那些合不攏的縫隙就很難受。硌手,還容易進灰,對于手機的防塵、防水也會造成影響。此外,磕碰也會造成一定安全隱患。

不過,如果是蘋果的話,這最后一個問題倒是比較容易解決。

因為在過去的可拆卸電池的手機中,有一款機型——LG G5,就很好地解決了機身重量、厚薄,以及防塵、防水問題。

它采用的還是全金屬機身,重量卻只有 159g,厚度只有 7.7mm,比現在市場上的很多機型都要輕薄。

它是怎么實現的呢?因為它的電池不是從手機的后蓋拆的,而是從手機下巴的地方,以彈夾式拆裝的。

雖然成本高了點,但蘋果如果真的參考來要做可拆卸電池的 iPhone 也不是不可以。

寫在最后

總的來說,蘋果或者其他手機廠商如果想要迎合歐洲市場推出可拆卸電池版本手機的可能性雖然不大,但又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對于手機廠商們而言,一旦大范圍推廣可拆卸電池,會直接影響其利潤。

并且,歐盟這項《新電池法》想要實現真正的落地,起碼還要等到 2027 年。

所以這其中的變數,那可就大了去。

圖為《新電池法》時間線,圖片源自申港證券

而用戶們又為什么如此期待可拆卸電池設計回歸呢?說白了,還是大家目前重度使用手機和手機續航能力無法匹配的問題。

大家希望有手機廠商,能夠解決電池技術問題,而不僅僅是快充。但是目前,這個 " 電池英雄 " 尚未出現,在電池技術獲得突破之前,采用可拆卸電池的方案,未嘗不是一個良好的過渡方案。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

真誠推薦你星標走一波,還能領紅包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