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小米 CyberDog2 “更狗了”,“賽博寵物”時代到來?

2023-08-21 21:14:03來源:ZAKER科技  

人手一只 " 賽博寵物 " 的時代到來?

最近一周,隨著 2023 世界機器人大會的火熱,也被三只 " 狗 " 成功吸引住目光:小米 CyberDog2、追覓 DreameDog 和兵器裝備集團的 " 四足仿生機器人 "。

小米 CyberDog2,即鐵蛋 2,因為有雷軍和小米的光環加持,是目前國內仿生四足機器人中最大的 " 明星 "。作為 "One More Little Things",在 2023 雷軍年度演講上壓軸出場。

小米 CyberDog2,官方資料圖 ?

相較于上一代產品,鐵蛋 2 的外形更接近真狗,腿部和腰部比例也更加自然。同時支持手勢互動、語音控制、人臉識別、AIoT 聯動等技能,可實現動態平衡、倒地恢復、摔倒保護等運動控制。用雷軍的話來說,鐵蛋 2" 更狗了 "。


(資料圖)

DreameDog 則來自國內廣義機器人公司追覓科技,其外形和體積和小米 CyberDog2 類似,也很 " 狗 "。根據媒體介紹,追覓機器狗是行業內首款頭身聯動的仿生四足機器人,在追覓為其開發的 DreameDog 情緒系統支持下,可以借助頭部表情,在互動中給用戶提供情緒反饋。

追覓機器人產品線,2023 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拍攝

兵器裝備集團的機器狗則是察打一體的仿生四足機器人,通過 " 出品 " 公司和產品名稱,大概能猜出這款機器人的基本定位和功能,在此不方便贅述。

察打一體四足機器人,2023 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拍攝??????????

其實,除了這三只機器狗,典型的仿生四足機器人公司還有著名的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云深處、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等。

很多消費者都對這類仿生四足機器人產生濃厚的興趣,但受其高昂的售價、仍顯稚嫩的產品以及機器人材料和技術的限制,機器狗很難像智能手機、穿戴設備等成熟電子產品,在確定的應用場景里迅速成長為消費級產品。CyberDog 一代直接被定義為 " 工程探索版 ",更像實驗室的半成品,用來技術探路。

為什么都要做 " 狗 "???

即便如此,小米、追覓、波士頓動力甚至包括騰訊,都仍在持續耕耘并迭代機器狗。以小米為例,我們可以看到此類公司押注機器狗的內在邏輯。

一方面,CyberDog 是加深公眾對小米是技術公司認知的重要載體。無論是主觀的影視劇渲染,還是客觀的行業發展階段,機器人都是技術密度極高的賽道。小米公司的定位即 " 是一家以智能手機、智能硬件和 IoT 平臺為核心的消費電子及智能制造公司。" 其使命為始終堅持做 " 感動人心、價格厚道 " 的好產品,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在 2023 年度演講現場,雷軍宣布小米科技戰略升級,并公布了小米的科技理念。雷軍還拆解了小米科技戰略升級的四個關鍵路徑與原則,即深耕底層技術,長期持續投入,軟硬深度融合,AI(人工智能)全面賦能。值得提一的是,此次雷軍重點提到了小米對于 AI 的思考以及小米在大模型領域的布局。

他同時強調,小米會用 AI 賦能軟件和硬件,為此小米還特別總結了一個公式,雷軍認為,AI 在小米技術研發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CyberDog2 和小米集團其他智能產品,不斷加深大眾對不可具體觸摸的技術、戰略的感性認知,也在為小米的高端化戰略添一把柴火。簡單理解,CyberDog 是一扇窗,展示的是小米的技術實力,這也是小米極力對外傳達的品牌形象。

小米科技戰略公式

另外一方面,雷軍精準布局機器人賽道,搶占具身智能的風口。雷軍曾說,站在風口,豬都會飛。人工智能的下一個浪潮可能就是具身智能。英偉達 CEO 黃仁勛曾表示,"AI 的下一個浪潮將是具身智能 ";美籍華裔人工智能學者李飛飛也曾表示,具身智能將會成為 AI 領域的下一個 " 北極星問題 " 之一。

具身智能 + 人形機器人的 " 風口 " 儼然已經到來。這里的具身智能是具有身體體驗的智能。理論上是由感知、想象和執行三個基礎模塊構成。其中,感知是具身智能的基礎。

與此同時,AI 的發展引入多模態大模型,為感知能力的構建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軟件基礎。有媒體評論指出,人形機器人不斷智能化則需要感知硬件的持續支撐,控制和執行中需要不斷感知提供實時反饋。眼下機器人行業的發展階段,類似于智能手機發展歷程中的應用生態期,推動機器人應用場景落地的關鍵要素其實是軟件生態。

小米等相關公司正在布局未來,尋求新的發展空間。目前,除了迭代到第二代的 CyberDog,小米還推出過一款人形機器人,Cyberone,即鐵大,與知名的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和特斯拉的擎天柱同臺競技,其背后就是人工智能技術的外延。

此外,雷軍在年度演講中說過一段場面話,他表示,推出 CyberDog 2 是為了推動行業快速發展,讓科技更好地服務于人類。但我們嘗試拆解 CyberDog 的發展策略,可以看到雷軍的另外一層野心。根據官方介紹,基于首款 CyberDog 的成功經驗,小米決定繼續堅持開放的策略,將 CyberDog2 的研發技術面向全球開源,鼓勵全球的米粉和技術極客共同參與。

作為一個開放平臺,CyberDog 2 從底層的硬件架構到上層的精密算法,保持著超 80% 的開源率,并且還開放了超過 100 個接口。雖然還處于拓荒期,但雷軍試圖打造下一代機器人的底層開發平臺,也成為一個合理的猜想。類似的演進路徑有華為鴻蒙,更為接近的案例則為蘋果 Vision Pro。

作為蘋果首款 MR 頭顯,蘋果 CEO 庫克稱 Vision Pro 是開啟空間計算時代的革命性產品,這也被不少分析人士將其捧高到庫克的 "iPhone" 的高度。但實際上,Vision Pro 缺陷不少,比如硬件層面的外接電源設計,軟件上配套生態的不成熟,包括消費內容稀缺等。

業界有一個共識,即蘋果發布第一代 Vision Pro,其根本目的可能不是面對消費者,而是為全球開發者提供一個全新的軟件平臺。因為蘋果還是一家軟件公司。喬布斯曾公開宣稱,蘋果最大的秘密就是蘋果把自己看成是一家軟件公司(Apple views itself as a software company)。

CyberDog 的演進路線何其相似,這樣的小米,可能更當得起科技公司的名頭。

" 賽博寵物 " 時代到來?關鍵是解決吃飯問題

但我們也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品牌認知戰和未來賽道的野心布局,更多是仰望星空的探路,眼下的商業應用場景開發,才是最關鍵的吃飯問題。任何的戰略構想,都需要落地的商業模式執行,否則都是空中樓閣。

目前,手機廠商都在準備過冬,降本提效成為主流。如何拓寬 IoT 航線,在智能手機之外,為物聯網配備新的 " 開門鑰匙 ",是擺在小米們面前的 " 近水 ",挖到就可以解渴。

智能家居是物聯網及 AI 技術落地的一大核心場景,也是目前最為成熟、搭建最為完善的 IoT 產物。值得注意的是,在發布 CyberDog2 時,雷軍介紹,鐵蛋 2 將接入小愛同學的 AI 語音交互系統,可以語音控制米家設備。

從中可以看到,小米 AIoT 發展策略新的思路:雷軍最為現實,也是最具有快速變現能力的算盤是重新激活 IoT 體系,繼續挖掘物聯網商機。

IoT 業務無疑是小米路線最為清晰第二增長曲線。在小米汽車形成競爭力之前,IoT 已經是小米僅次于手機業務的第二大收入來源,也是小米集團的發展戰略。

2018 年小米上市時,雷軍對外的故事是:小米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 IoT(物聯網)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極力擺脫小米就是手機廠商的印象,以拉高估值。隨后,雷軍進一步明確,AIoT 戰略是小米未來 5-10 年的核心戰略。

市場接受了這個故事,在 IoT、AI 等概念的助推下,小米的市值一度飆升至千億美元。作為物聯網的重要入口,小米的 AIoT 戰略為其贏得更大的商業想象力和現實收益。因為物聯網這塊蛋糕確實太誘人。有報告顯示,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 2015 年達到 7510.6 億元,到 2019 年已經膨脹至 15700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20.2%;第三方報告認為,受益于物聯網產業鏈景氣度持續升高,其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

但手機行業的成熟,手機的銷量也觸頂,并開始下滑。被手機廠商寄予厚望的 IoT 業務也受到負面影響。財報顯示,小米 2023 年一季度總營收為 595 億元,同比下降 18.9%。其中,小米 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則同比減收 13.6%,營收 168 億元。而 2022 年第一季度銷售收入為 195 億元。

不止小米,華為、OPPO、榮耀等重力布局 IoT 業務的手機廠商也未能阻止業績頹勢。以 OPPO 為例,2021 年上半年,OPPO 將 " 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 " 改為 "IoT 事業群 ",同時將組織架構一分為三,分為 " 穿戴事業部(手表、手環)"、" 智能顯示事業部(電視)" 和 " 音頻事業部(耳機)"。

可謂出師未捷,今年 8 月初,業界盛傳 OPPO 集團助理副總裁、IoT 事業群負責人李開新已離職。隨后,OPPO 對媒體表示:" 李開新因個人原因已離職,不影響業務的正常運行。" 對于李開新的離職,市場分析普遍認為或許與 OPPO 物聯網業務進展不佳有關。

目前看,CyberDog 有這個潛力,也有這個實力,扛起小米 IoT 的希望。根據各類官方介紹,仿生四足機器人的主要用途有:特種巡檢、家用陪伴、科研教育和軍事。由此延伸,機器狗可以作為賽博朋克寵物,與用戶親密互動,給人帶去情緒價值,比如陪伴、互動以及調教帶來的成就感、獲得感。這固然是一個很好的設想,治愈系經濟也是一片藍海,但對小米來說,還不夠性感。

假如把 CyberDog 置于核心位置,智能家居的不少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比如語音控制,行走的機器狗可以成為一個中樞,大模型讓智能語音助手真正能夠讀懂、聽懂我們,其易用性的提升是極為顯著的,也具備更高的智能和互動要素,極大程度操控過程中無感情、反應慢甚至失靈的 " 智障 " 體驗。

而且,不需要再借助手機的繁復操作,比如解鎖手機、打開 APP、設置模式、找到設備、操控設備等,讓智能家居回歸簡化生活的本質,甚至有可能實現科幻電影里才出現的情節。

目前,手機廠商深耕 IoT 還有個致命的痛點。小米、華為等廠商可以最大限度的補齊智能音箱、智能窗簾、燈控、安防等業務線,即便手機廠商已經通過智能電視撕開一道口子,但對于家居核心的大家電,還缺少關鍵能力,仍然無法與海爾、海信、格力等企業抗衡,而這些家電巨頭都有自身的智能家居方案,除非它們放棄自身的方案,否則手機廠商的萬物互聯可能始終都無法打通所有家電。

CyberDog 在系統和軟件層面,從更高維度的開放策略為小米提供了一套和家電巨頭合作的方案。在消費端,成為 IoT 產品樞紐并成為智能控制中心,化身萬億物聯網的新一代入口,更有想象力。

追覓也是如此,從 2023 世界機器人大會得知,追覓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機器人產品線,技術和產品都已經很成熟,比如追覓機器狗,也已經演進到第二代。對于深入家居環境的追覓來說,如何拓寬生存空間,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新巨頭,智能家居是個不錯的機會。

由此看來,小米 CyberDog" 更狗了 ",追覓們也爭相跟進,不只是人手一只 " 賽博寵物 " 的時代到來,我們也能看到一個人工智能加持的新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的到來。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